在酒店行业整体经营形势严峻、业绩不振的大环境下,即有星级酒店的服务功能、又有家庭居住氛围的高性价比的服务式公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据国际酒店数据机构STRGlobal统计,按照级别来说,2016年中国地区新增中档偏上的酒店只有10%,在未来一段时间,中端酒店仍然是市场热点。而这也是服务式公寓的发展机会。如何把握机会,提升服务、优化价格,特别是二三线城市或者供给一直在增加的城市,怎样把服务式公寓的业绩、利润做到最好,是服务式公寓运营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3月30日,在2017亚洲酒店论坛年会上,上海源涞实业有限公司合伙人总裁陈莹、恺信亚洲管理集团戴伟强、途家盛捷服务公寓副总经理陈显刚、逸兰公寓管理集团中国区运营总监黄锦硕等四位嘉宾,围绕“新媒体时代服务式公寓的营销策略”,就服务式公寓的客群结构、营销独特性、如何借助新媒体营销等问题,与新旅界创始人李阳展开一场精彩对话。
服务式公寓的客群结构
新旅界:服务式公寓在获客方式、营销渠道的选择上有何特点?客群分布和客群结构是怎么样?
陈莹:我们定位金领人群,深耕上海。目前有1500套分散公寓房源,整栋集中式有一栋,有两栋在筹建,今年达到3栋确定开业。我们客户主力人群是携家来中国的外派高管,一般在40岁往上。我们的营销渠道跟其他行业不太一样,线下比例比较多,因为这部分人群可能从线上找房渠道相对少一点。源涞在大部分地区有涉外中介,为上述客户群来中国提供一条龙服务,依靠涉外中介及大公司直接客户BD、 HR,线下做长期签约服务,较多属于专属服务,来自线上的比例在20%左右。
戴伟强:恺信不做分散,我们只做集中式,虽然企业扎根上海,但是已经走出上海区域,在做全国战略。目前将近1200套物业在运作,已经进入全国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各省1.5线城市等12个城市。和酒店以及服务式公寓同行不一样,我们给自己定位的是增量地产销售渠道,也是存量地产运营管理者。根据目前签约情况,我们会在2018年有爆发式增长,到时候做到50个项目,大概有一万多套的体量。
租客的年龄层和属性方面,我们原先做了二十多年,都是做五百强企业客户,而且做外企比较多。但这三年来看,客户群体正向“年轻化”及“2C”转变,这一现象在一线城市特别明显。还有很多城市新贵、富二代,他们对市中心公寓感兴趣,但因为现在房价高企,购买太贵,他们愿意花租金拥有自己的第二个居所。
新媒体营销渠道来说我们企业做中长租为主,主要还是线下为主。
陈显刚:途家盛捷在过去一年当中扩展项目是12个,储备超过50个,房源套数2200套,实际运营1100套。过去依托雅诗阁运营和销售,我们覆盖到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我们的定位很明确,只做商旅客,只做整栋服务公寓,不做分散。
营销渠道方面,途家盛捷主要从雅诗阁分享客源,二者定位互补。因为我们在一二线城市,租金从7500到15000一个月都有,目前经营几个项目出租率和房价都高于当地酒店平均水平。我们未来的方向会越来越靠近雅诗阁运作模式,新开物业和拓展物业融入到雅诗阁区域公司里面,整合在一起做运营和管理。
黄锦硕:逸兰公寓专门管理独栋,主要面对五百强公司、外宾、本地高收入人群等高端客户。我们在上海有5个项目,5个不同的项目,面向的客群都有点不一样,目的是尽量避免自己斗自己。我们希望租约越长越好,如果没有必要,就不去碰FIT的层面。
如何通过新媒体进行营销
新旅界:听大家聊下来,4家做的服务式公寓偏中长期租客为主,大家在营销渠道选择以线下为主。如果更多借助新媒体,有可能放大未来的获客效果吗?
戴伟强:当前线上线下只是形式的不同,线上获客还只是一个技术问题,目前服务式公寓的客群在年轻化,正在从 “2B”向“2C”靠拢。公寓的营销方式在转变,会更多的用到新媒体,更加重视事件营销。应用新媒体的最终目的是让公寓项目取得市场关注,跟线上线下没有太大关系。
陈莹:我觉得新媒体命题比较大,要看从哪一个方面去切入和运用,如果只是将新媒体当成单纯技术手段,用来线上选房、登记入住等,那它仅仅只是一个形式。我们更多的会选择线上营销事件,在目标人群中产生共鸣,提高目标人群的品牌认知度。我们看重的更多是线上引流渠道,如结合VR看房等技术手段,节约人力成本进行流量转换。
新旅界:哪个方向开展事件营销更符合服务式公寓产品和客群的定位?
黄锦硕:服务式公寓和酒店的经营模式及客户群不同。服务式公寓入住时间比较长,租客在选择居住地点时往往比较慎重,一般是看过房子再来决定入住与否。在整个销售过程,人缘关系更加重要,这是服务式公寓和酒店的基本区别。
戴伟强:非标住宿业房源比较复杂,酒店业相较更单纯。非标住宿业房源面对的可能是大业主、基金,或小业主联合,营销面广,非常符合新媒体的运用。
首先我们想打造一种生态圈,把所有租客群或者小业主群黏着在平台。我们也会引进一些网红,这也是很好的营销手段,未必一定要用脸书,推特,关键要有内容。
我们提供的是非标住宿,场景我们最擅长。酒店永远是一个套房,永远是这个形式,而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物业,可能是联排别墅,可能是LOFT,各种场景都可以做营销,目的让他们黏着,反复消费,这个是很好的新媒体应用。
服务式公寓的营销独特性
新旅界:非标住宿的范畴比酒店更加多元,怎样界定服务式公寓?介于酒店以及Airbnb非标产品之间的服务式公寓,怎样传达服务和产品?
陈莹:首先要谈到人群的定位,我们以前做酒店,基本上都是FIT,其实整个渠道是不一样,我们可能会跟会议会展公司,跟旅行社等拿到清单,包括线上客人的引流,基本采用这种方式,常住客占比比较少,控制在10%。
但是现在跨界过来做非标,最初不太适应。我们的短租一个月起,这部分人群在哪里?我首先要找到客户定位,再找到渠道。以前我们跟五百强公司联系,是找到采购部,或者行政部,但现在是联系HR,因为HR负责管理层来到中国,安排所有的住宿等等衣食住行的部门。营销的渠道和对接口不太一样,这个是取决于人群的定位。
另外,我们也不是不做低于一个月散客,但这个服务成本比较高。通过长租和短租把房间填满,我们一直维持90%以上出租率,空置率不到10%,短租至少一个月以上来进行填满。当时转换思路的时候花了一点时间,现在基本觉得非标套路基本差不多。
新旅界:在这场对话之前,其实微信是目前新媒体营销非常重要的平台,在座4家企业目前有没有专门负责营销市场的团队?
陈显刚:我们依托集团的架构,在做活动的时候会纳入我们母公司,比如说雅诗阁或者途家当地活动一起做。作为公寓来说,大部分客户都是来自于线下拜访过来,或者开发过来,我们通过新媒体增强客人黏性,我们开发了一个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端联络,途家盛捷也是希望房间有很多智能产品,我们跟租客有联络,租客和社区有联络,租客和员工联络。
我们每个季度有租客活动,我们经营的物业以及所在城市其他物业联合在一起,还会和社区联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活动,比如事件营销,把活动传播出去,让租客觉得自己舒服,把满意度传播出去,让朋友、同行等更多人选择在这里租住。我们也会考虑为租客带来的便利性,帮忙解决小孩读书问题,提供医疗以及其他生活福利。
黄锦硕:我们希望提供给租客一个社交平台,一般每个月都有组织两次租客活动,让租客互相之间有交流,他们有孩子的,一般都最终变成好朋友。
戴伟强:从我们企业来说,这部分IT团队是外包形式,现在没有完全落地,因为不断思考之后,我们希望延展功能做的更多。我们探索了几种形式,一种是公众号,一个是公众APP,还有小程序,其实现在微信本身也没有下定决心把小程序推好,所以第三方给我们的建议,希望我们想的更加仔细一点。
陈莹:2016年我们IT是外包,目前我们的IT团队已经建立好了。我们互联网团队是营销支持部门,有互联网产品,就是专门做产品端,还有做技术支持的。之前我们把这块外包,但是做出来的东西,跟我们想要的契合度不是太高。其实这块因为在中国起步比较晚,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2017年我们会着力打造这点,有专门团队介入,我们在前端成立了互联网销售团队,把产品搭建好,前面做一系列互联网销售,不是说跟其他很多公寓品牌一样,只是增强线上营销这块,我们是通过线上做客户黏和度,从这块促进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