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编 者 按
11月13日,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启动“我到贵州来看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40余家新闻媒体走近贵州桥,将通过2天的集中采访和为期5个月的巡展,以“桥”为窗口,集中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快跟着小编一起,与各大主流媒体一起走进贵州大桥,共同感受贵州大桥的雄伟壮观!
人民网
01
贵州桥:千沟万壑架通途
贵瓮高速公路清水河大桥。刘叶琳 摄
人民网贵阳11月16日电 改革开放40年,贵州交通大发展,以往“隔山喊得应,见面要半天”,如今“一桥飞架南北,千沟万壑变通途”,实现了从“五尺道”上的马蹄绝响,到“县县通高速”的华丽转身,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贵州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高山峡谷成为天然屏障,阻隔了山与山之间的距离。架桥,成为连通外界的关键。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必修桥,这就注定了贵州人有“桥梁意识”,渴望以“桥”为窗口,让贵州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贵州地表破碎,河谷深切,是修路架桥经常遇到的难题,每克服一道难题,就有可能会刷新一项世界纪录,打开与外界连接的‘窗口’。”贵州省公路局副局长阮有力举例,2016年开工建设的平塘特大桥,工程编号为16号的主塔塔高332米,当时很难对桥墩基座进行选址,往前移是地质断裂带,往后挪山谷很深,施工难度更大,最终的选址至关重要。这也成就了目前高混凝土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
贵州地势复杂,造桥更加不易。数代贵州交通设计者、建设者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攻关,突破了多个世界级峡谷桥梁建设难题,在这片喀斯特高原上架起了2万多座桥梁,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峡谷桥梁博物馆”。如今,穿行在贵州高原上,处处有桥梁,座座皆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彩贵州桥文化。
跨过高山和峡谷,贵州桥将各地紧密连接在一起,覆盖全省、通达全国、内捷外畅的“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地位得以形成,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风格各异,一座座民生桥、产业桥、致富桥,成为贵州一处处独特的景观,有力地助推全省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现在修桥和10年前相比,速度快了很多倍,也让贵州桥梁不断刷新着记录。”平罗高速公路大小井特大桥代建办主任万麟回忆,以前修建一个40米的桥墩,从选址到开工建设需要一年时间,摆脱不了建设经验少参考少的“桎梏”,现在一个月就能完成一个40米的桥墩建设。
贵州是世界上特大峡谷桥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斜拉桥、世界第一高桥、世界山区第一座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世界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世界梁式桥梁最高墩、山区最大跨径悬索桥、世界第一高混凝土索塔、世界最大跨径上承式拱桥……贵州桥已成为一种地标性的“符号”,见证了贵州交通史的变迁。
截至目前,贵州已建成公路桥梁2.1万座、单幅总长约2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桥梁占1/3多,已建成高速公路桥梁达8800多座,其中特大桥275座;在建桥梁5000多座、单幅总长10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桥梁1400多座、单幅总长900多公里。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贵州一路搏击、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创造了“西部样本”。特别是40年来,贵州交通建设者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2万余座桥梁,打造了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的“桥梁博物馆”,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据统计,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40多座在贵州。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贵州因地制宜,千沟万壑架通途,连接世界万水千山。 (王钦 实习生 何开松)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5639.html
央视新闻
02
110层楼高!未来上面还要建一座桥
11月13日
贵州省平塘县境内的
平塘特大桥桥塔顺利封顶????
大桥主塔高332米
相当于110层楼高
是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
戳视频,感受????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
平塘特大桥是连接贵州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桥梁全长2135米。大桥主塔使用钢筋达8000吨、混凝土4万多方,光底部的桥塔承台就浇筑混凝土达10080方。目前,平塘特大桥已进入桥面安装阶段,预计在2019年年内建成通车。
???? 网友:壮哉!中国桥
原文链接:110层楼高!未来上面还要建一座桥
中央广播总台国际在线
03
贵州大小井特大桥刷新世界纪录 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在建设中的大小井特大桥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11月14日,“我到贵州来看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位于黔南州罗甸县大小井风景区境内的大小井特大桥,该桥是贵州本地企业完全自主建设的首座世界级大桥,项目预计投资3.7亿元。
??据介绍,大小井特大桥左幅桥长1501米;右幅桥长1486米,其中主桥为计算跨径450米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面系采用跨径1531.6米的钢混叠合梁,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大小井特大桥是贵州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的关键性工程,于2016 年6月29日动工,工期38个月。该桥由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营运,由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施工。
贵州大小井特大桥刷新世界纪录 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作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大跨度钢管拱桥和世界同类型桥梁之最,大小井特大桥结构、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全桥共58个吊装节段,节段最大净吊重达160吨,上百吨重的节段被一节一节吊到200多米的高空后再精确移动到位拼接起来合龙。其中,该桥以“优质、安全、廉政、环保、生态”为全新建设理念,以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打造品质工程,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工程实施中树立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程理念,严格执行标准,全力打造品质工程,建百年大桥。
??2018年6月30日,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大小井特大桥顺利合龙,合龙精度精确到毫米级,大小井特大桥合龙成功意味着“贵州桥”又一次刷新世界纪录,“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再“收录”一件新“藏品”。该大桥预计2019年8月全部竣工,2019年底实现通车,通车后从平塘县到罗甸县将只需1个小时,这对打通贵州的“断头路”,加快黔南地区横向连接运输大通道的形成, 加快贵州建设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助推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有着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5643.html
中国发展网
04
桥,镶嵌在贵州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2018年11月13日上午,在贵阳市启动的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主办的“我到贵州来看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仪式上,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与读者、与网友一起互动:让我们一起来贵州瞧瞧贵州的桥。
贵州的桥有什样的魅力?看桥,其实就是看贵州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巨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境内地形地貌山高谷深。典型的发育完全成熟的喀斯特地质特点,给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一度成为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之一。
经过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精心谋划和贵州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广大交通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到2015年,贵州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高速公路成为贵州改革开放40周年,翻天覆地的、历史性的、根本性的巨大变化。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建设者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将一座座大桥、特大桥横跨在贵州高山峡谷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般的大桥,将贵州的高速公路连成线、结成片、形成网,推动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镶嵌在贵州大地上、镶嵌在贵州高速公速公路上明珠般的贵州桥,同时还成为贵州向世人所展示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经过数代贵州交通设计者、建设者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攻关,突破了多个世界级峡谷桥梁建设难题,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了2万多座桥梁,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峡谷桥梁博物馆”,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
赫章大桥——世界梁式桥梁最高墩(195 米)。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记者得到数据,目前,贵州已建成公路桥梁2.1万座、单幅总长约2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桥梁占1/3多,已建成高速公路桥梁达8800多座,其中特大桥275座;在建桥梁5000多座、单幅总长10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桥梁1400多座、单幅总长900多公里。贵州是世界上特大峡谷桥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打造了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的“桥梁博物馆”。
数据显示,世界高桥前100座中,有80多座在中国,其中有40多座就在贵州;《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实录》收录100座特大峡谷桥,有一半在贵州。
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斜拉桥、世界第一高桥、世界山区第一座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世界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世界梁式桥梁最高墩、山区最大跨径悬索桥、世界第一高混凝土索塔、世界最大跨径上承式拱桥等等桥梁,令世人人目不暇接,令贵州无比自豪。
令贵州自豪的还有,贵州桥梁覆盖了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桥梁结构形式,几乎包揽了当今世界上的全部桥型。
建成的是桥,连起的是路,沟通旳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聚集起的是贵州发展的自信心。
根据《2017年贵州省交通物流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全省物流总费用2216.6亿元,同比增长6%;高速公路货车交通量4917万辆次,货运量达2.6亿吨,同比增长18.22%和17.92%,日均通行量超过13万车辆次,货运承载量突破70万吨/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路货物周转量增幅连续6年保持全国前列。
随着 “大生态”战略实施,“大交通”引领发展,贵州旅游呈现“井喷”增长态势。过去五年,入黔游客数量年均增长30%、旅游人次由全国第19位跃升到第8位,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8%、全国排名由第15位跃升到第7位。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州发展的天也亮了。五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增速连续保持全国前两位,总量突破万亿元、达到1.35万亿元,人均达到3.8万元,在全国的位次分别上升1位和2位;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23.9%、11.5%、19.9%和20.3%,达到1.5万亿元、1613.6亿元、2.6万亿元和2.1万亿元,在全国的位次上升8位、2位、4位和2位,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实现了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
2018年上半年,贵州的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632.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6.8%)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7.7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761.82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3023.26亿元,增长11.2%。贵州增速继续在全国领先。
2018年6月28日,贵州省政府印发了《贵州省新时代高速公路建设五年决战实施方案》,决定从2018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时代高速公路建设五年决战。在2015年县县通高速公路时通车里程5128公里的基础上,明确到2022年,高速公路完成投资5000亿元,通车里程突破一万公里。
届时,贵州还将会建成一座座结构、造型各异,甚至是功能有创新的桥梁,这些桥梁将会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引擎。
原文链接:http://special.chinadevelopment.com.cn/2018zt/40zhounian/ssnjz/2018/11/1395823.shtml
法治生活报
05
【关注】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桥即将在贵州建成
2万桥梁架黔地,山地变身大“平原”。作为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一路搏击、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建造了2万余座桥梁,创造了“西部样本”,建立起了山区“平原”,成为了世界“峡谷桥梁博物馆”。
11月13日,“我到贵州来看桥——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平塘特大桥建设现场。平塘特大桥位于平塘县牙舟镇与通州镇之间,横跨槽渡河峡谷,全长2135米。已于10月16日完成十五号主墩封顶、10月26日完成十六号主墩封顶、11月10日完成十七号主墩封顶。
该桥桥塔采用“钻石形”空间塔型,每座塔都由基桩、承台、塔身三部分组成,其中工程编号为16号的主塔塔高332米,为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
平塘特大桥为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平罗高速”)架设项目中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被业内专家和同行称为当今“最高、最美”的空间索塔。该桥计划在2019年10月底前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混凝土高塔桥的“第一”。
据贵州省公路局副局长阮有力介绍,该座大桥施工技术非常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属于世界级桥梁,建成后将成为贵州又一地标性建筑。
据悉,平罗高速全长93.478km,桥隧比例为47.9%,总投资132.7亿元,是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重要的一段。项目起点位于平塘县东北面的冲头,途经甘寨、卡罗、牙舟、通州、克度、董架、沫阳等主要城镇,于纳散设置枢纽互通连接银川至白色高速公路惠水至罗甸段。全线共有桥梁约29845.5米/80座,其中特大桥4710米/3座,其中包括两座“世界第一”平塘特大桥、大小井特大桥;共设隧道17944.5m/22座,其中,特长隧道4460.5米/1座。截至目前,平塘至牙舟段通过交工验收,并于10月17日正式通车运营。
项目建成后,平塘至罗甸行车时间将从现在的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将形成贵州南部地区横向连接的运输大通道,改善沿线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地方旅游业大增长,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对精准扶贫、开发开放和同步建成小康意义重大。
原文链接:【关注】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桥即将在贵州建成
厉害了
我的贵州桥!
来源:宣教处综合
编辑:班文娟
编审:王晨娟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