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短短几年,中国的社会化媒体环境经历了从博客、到微博和微信的迅速变化。
在新媒体越来越碎片化的环境下,如何进行新媒体营销推广,是所有媒体人、营销人面临的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该如何做新媒体营销?
在这个媒体环境迅速裂变的时代,新的媒体生态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收与表达习惯,调动着受众的互动方式和沟通思维,这无疑也对品牌营销提出了诸多挑战。
一、传播篇
法则1
人人都是传播者,
需要利益机制的推动
在互联网时代,几乎人人都是媒介的传播者,因此,互联网时代又可称之为共享经济时代。在这个共享经济的时代,用户与用户之间几乎是连通的,对于产品,尤其是好的产品,用户是很愿意分享的。
但互联网时代除了经济共享外,信息也是共享的,因此,在面对如此众多的同类信息时,用户很难分辨好坏,所以传播很难自发,而引发自用户愿意分享传播的最大原动力就是利益的推动。 例如:目前最火的两款手机支付APP支付宝和百度钱包。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使用,各自都推出了相应的分享奖励措施。比如指定人群可获得代金券,或者满多少件多少等,一系列的优惠活动。
法则2
传播方式的转变,
从“以品牌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众所周知,在过去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大品牌企业在进行企业运营传播时主打的是“品牌效应”,以品牌作为企业传播的中心。但现在,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品牌效应虽然还是存在但其效果却大大打了折扣。
因为,网络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是非常迅速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企业只有有一点小小的负面,但经过网络的疯狂传播,负面越滚越大,人们对于产品的好感以及信任度也直线下降,对其品牌也会产生质疑。
所以,在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时代,传统的“以品牌为中心”传播方式已不再是重点,企业做传播更看重的是人,买我的产品主要是哪类人群,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法则3
新媒体营销更看重的
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
作为媒体人应该都知道,传统媒体传播和新媒体营销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最后所达成的目的。传统媒体传播,公司更关注,一次品牌传播带来多少曝光率,覆盖多少媒体,以曝光量,阅读量作为传播行为的考核标准。
而在互联网时代应更应该看重这次传播带来多少用户下载,带来多少销售额,以结果为导向,以实际销售效果作为考核标准。
法则4
做好话题传播,
四两拨千斤
互联网时代,话题传播显得尤其重要。策划一个好的话题,可以让媒体、大众“自发”传播、转载,获取巨大的品牌曝光量。
所以作为话题策划者,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话题策划者,有着对事件的强烈把控性,头脑更应时常保持创新思维。
法则5
网络直播电商,
专家型网红比明星销售更靠谱
要说最近这段时间网络上最火的是什么,那莫过于直播了,比如“papi酱”。
没错,随着网络直播的火热,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商机了,明星直播平台卖货已不是什么新闻。
例如angelababy2个小时卖出了1万支口红,很多行业人纷纷说“明星直播电商时代来临”。
深度思考,angelababy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加上直播平台大力推荐,1万支显然少的可怜。
如果其连续卖几天,卖几个月呢,销售结果显而易见,明星直播卖货,更多还是透支多年积累的知名度,靠粉丝推动。
一个明星可能是个好的演员,好的歌手,可未必是一个好的销售。要知道,直播电商,专家型网红显然会比明星销售更靠谱。
法则6
借势造势,找准精准人群
自古以来,要说恒古不变的就是人们的八卦心理了。什么事情都抵不过大家有一个八卦好奇的心。
尤其是在网络信息通讯如此发达,信息传播如此迅猛的时代,借势造势也是现代企业在传播运营中不可获取的重要要素。
二、内容篇
6
以想不到的内容和视角
跳过用户思维
新媒体要靠内容引发用户尖叫。琢磨用户就是要研究他们“在什么情况、什么场景下会产生分享行为”。做内容的时候,一个普遍要遵循的逻辑是:跳出用户思维,要用户想不到我下面要做什么以及说什么。举个例子:
手机是你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样东西,你几乎天天都用它。但是现在请你将手机锁屏,回忆一下你手机界面第二页、第二行、最右边的第一个图标是什么?
那么别偷懒,现在请你配合这个游戏,立即将手机锁屏。
你的回忆是否清晰,是否能够准确的说出。现在请你关闭微信,去确认一下这个图标。
那么别偷懒,现在请你关闭微信,返回到桌面确认。
你刚刚确认过这个图标了吗?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在你解锁手机之前,你一定先看到的是解锁界面,那么你现在能否准确的说出当时手机显示的准确时间呢?
其次,还要给用户制造一些惊喜感。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会有一个精算师,计算付出和回报。大脑每天会接收很多信息:比如你今天带没带信用卡,昨天晚上吃了什么等等,这些信息被接收的时候,大脑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处理,他就要翻阅资料。在这个时候,你向用户植入一些理念和观点,就会带他跳过他的思维。
7
内容即产品
包装很重要
我们做的内容其实就是产品,包装很重要,包装如果不重要的话,大家就不愿意花很多的钱来去买你这个东西。在内容上,用户虽然不会花钱去买,但是他可以花他的精力、流量、以及朋友圈传播。如果一篇文章很精致,图片、风格、画风很优美,大家就愿意去分享。
8
寻找已有优选内容
用全新视角诠释
其实一篇文章真正有用的就是一个点,一个点就可以打动用户的内心。把这个点抽离出来,加上自己的视角去诠释。
9
内容源自生活
解决用户问题
在一次当滴滴车主的过程中,我拉到这样一位乘客,通过他在车上跟室友打电话,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大学生,他说:“我不考研,考研没有用,钱挣那么多有什么用。”把这个话拿到内容里边来看,是有独立观点存在的,他没做到的事情就去评论别人,这个观点我把它剖析出来,把这个案例带到生活当中,让用户找到共鸣,觉得这种人存在,或者身边就有,或者自己就是。
这个就是说内容源自生活,做内容善于发现身边的任何一个点,观点如果加以利用,跟做菜是一样的,把一个最核心的食材,或者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食材,再在里边加上佐料。
10
表达、社交、学识、情绪
满足用户四大需求
表达,你想表达给用户,和用户想表达给他的圈子的内容,如果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是OK的。
社交,我给我的文章定义为什么呢?提交社交逼格的文章,每篇文章里就七、八百字,人活着其实很大部分都是为了社交,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满足社交需求的。
学识,回到第一个点,跳出用户思维,你将用户不知道,或者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告诉给他,打破他的空白区,才会产生一些他的首次阅读的延展性,诱导他分享的动机。
情绪,用户情绪分两点,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你满足他的两种情绪都是OK的。什么叫消极情绪?“我为什么讨厌你不回我的微信”,这个就是一个消极的情绪。积极情绪是什么?“我最喜欢秒回的人”。跳到另外一个观点,就是社交成本,为什么人们会讨厌不回你的微信,或者回的很慢,因为他社交成本很低。比如,评论的社交成本要高于点赞,为什么大家过年的时候收到群发的时候基本不看,因为群发社交成本很低,点对点给你,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成本。
11
用脑洞激发脑洞
激发年轻人自发发起活动
我们一共举办了3000余场线下活动,这些活动全是用户自己发起的,我们有一些方法论,用来激发年轻人发起活动。
其中的一个办法是做“专题活动”。专题活动和活动是两个概念,专题活动和线下活动的区别就在于,专题要达成的目标是一场活动没有办法完成的。举一个具有激发活动作用的专题的例子“解锁第一次”:顾名思义,这个专题的目的就是激发大家“第一次去做一些一直想做但没有做的事情”,如果有些事情你一直想做但是没有做,可能困于一些现实的原因,比如自己一个人不敢做,不好意思做,我们就给你这么一个机会。只要把你的这个想法提给我们,我们可以帮你发起这个活动,招徕参与者,和你一起完成这个“解锁第一次”的愿望。比如说第一次去gay吧、第一次去纹身、第一次剪短发的体验。
除了专题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其它激发用户发起活动的方法。用户社群运营,发起人聚会,等等等等。
12
线上、线下内容的转化
其实他们不冲突
第二部分是如何实现线上内容和线下内容相互转化,其实它们之间是不冲突的。线上内容对于用户有启发性,而线下活动的内容本身包含了媒体属性,也是具有线上传播性的。
“专题”就是一个从线上内容转化到线下活动的例子。我们在微信推文当中抛出一个框架,用户就会基于这个框架发起一场场线下活动。线上内容对于线下活动的意义就在于对用户的启发性。再比如朋友圈的文章,举个例子,当微信文章“薯片测评”“辣条测评”在朋友圈很火的时候,就有用户在Someet上自发发起了很多场测评活动。
从线下活动到线上内容的转换。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自己概念叫时空档案。时空档案其实就是线下活动的回顾型体验文章。一些比较好玩的活动,有线上传播性内容的活动,我们就会派一些作者去参加,然后活动过后会岀一篇体验文章发在我们的公众号里,我们会根据阅读量给作者发稿费。比如前几天有一篇时空档案叫做《他发明了一种Pokemon Go线下玩法,带大家在中国区解锁前尝了尝鲜》。这个活动的发起人依据微信定位的功能设计了一种Pokemon Go的线下玩法,主体是一个追逐游戏。作者拍摄了这个活动的视频和动图,把发起人设计的玩法也写在了推文里。推文发出后,就有人留言,想要在公司团建当中玩这个游戏。又加上这篇推文本身也紧扣当下热点,迅速就有了一定量的传播。
除此之外,每周也会有发起人自发给我们写自己的活动回顾。我们也有专门的视频团队会跟一些适合的活动,拍摄活动视频。
13
如何用公众号来传递品牌
首先要有“性格”
我们的品牌形象在用户的眼中是:有趣、真诚、年轻。
建立这样的品牌形象,是一个颇费周章的过程。
首先是我们的活动内容本身传递了我们的品牌形象。我们做的活动是小型、脑洞大、面向年轻人、有交流的,这本身就让阅读到我们活动推文和参加过活动的用户通过我们的活动对Someet的品牌有了一个感知。
其次是公众号推文,我们的量级没有那么大,但是我们的公众号是有“性格”的。公众号的推文是什么样,这个品牌在用户眼中就是什么样的,品牌就是什么样的。一年半的时间,我们都是用这一个公众号在做活动,公众号推文对于我们的用户建立品牌认知还是蛮重要的。
我们每周都会推送活动,我们会用好玩的方式把这些活动描述出来。
14
经验和技巧
有关运营公众号
最后一部分给大家分享一些运营公众号的经验和小技巧,在进行公众号编辑的过程中有一些挺需要注意的地方。简单分享几条吧:
1、同屏不要出现两个二维码,有用户在刷手机看推文的时候,如果大家在同屏内看到两个二维码,长按识别二维码后,会经常自动跳转到上一个二维码的链接里;
2、尽量多用关键字索引,如果你想要在一篇推文的末尾给用户推荐一些“拓展阅读”,可以用关键字这种形式。关键字索引的好处是,用户必须关注后才能回复关键字,如果用户真的感兴趣,就会为你带来粉丝;
3、推文正文文字默认颜色并不是黑色,在编辑推文的时候经常有颜色改错了的情况,很多人会把颜色改成黑色,但其实微信推文的字体默认颜色是灰的,和黑色是能够看出明显区别的;
4、如何破解“预览链接”,大家知道预览链接吧,这个链接在一天24小时之内,以及500阅读量之内是存在的,如果过了的话就会失效。你可以在你的公众号后台留言,然后进入消息管理,给自己的消息回复预览链接,你收到的这个链接的地址就是长期存在的。▲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