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怎样做好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对很多行业过去的经营理念都是颠覆性的。餐饮行业进行了大洗牌,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做好弄潮儿,对每一个餐饮人意义非凡。

餐饮店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想要在新的趋势下,脱颖而出,做大做强,关键做好差异度。差异度不应是点,而应是面。在做餐饮店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要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餐饮店的地段

互联网崛起的浪潮下,传统市口的定义正在逐渐被改变。靠市口吸引过路客流的重要性会逐渐被靠互联网引流侵蚀。依赖市口的餐厅往往吸引的是激情消费。小吃型的餐厅会比较难绕过这个槛,但以计划型消费为主的正餐餐厅对于市口的依赖在被改变。

互联网互联网引流侵蚀下,餐饮店选址的方式在改变。

第一种择址方式是一流商圈二流地段。这种择址方式最近比较火是有一定道理的。选择一流商圈是方便解决交通问题。一流商圈保证了用户基数。选择二流地段则通过损失一部分过路客流换取相对较低的租金,节约经营成本。

第二种择址方式是朝偏远区域走。现在交通的便利和发达为这种可能性提供了支持。代驾公司的发展也完美解决了吃完饭回家的问题。对于这类地段,交通方便,时间成本和消费成本都可以接受。这样的选址基本不依赖过路客流,靠的是互联网引流。这对餐饮店运营推广能力是考验。好处是租金成本低,形式可以比较灵活自由,容易做出文化和逼格,可挖掘的潜力更是充满想象空间。

第三种种择址方式是做到出其不意。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在了写字楼、地下室、居民区等不易发现的地方。如果这类餐饮店能搞定职能部门的话,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择址方向。当然要想做好,也是需要比较强的运营推广才能做好。

地段选址

餐饮店的规模

餐饮店的面积越小越抗风险。餐饮业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演变为小面积单品主题餐厅。餐饮店的规模大,它的前期投入和后期人力成本相对于小规模餐饮店是呈线性增长。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困难,多数情况下就是非线性增加的了。

小规模餐饮店的劣势也很明显,一方面天花板会特别明显,做到像一线翻台率餐厅那样翻8次台很难。虽然这是发展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能考虑到这些问题,就准备着手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后期在餐饮店火爆之后能快速复制,潜力就会显著提升。

中档餐厅装修规模

餐饮店的装修

大部分情况下,餐饮店装潢应本着花尽量少的钱做出看似比较高大上的效果。餐饮店的核心是产品而不是环境,主次矛盾要分清。产品很好,环境一般的餐厅很多,反过来的,基本不存在。

有些知名品牌的餐饮店虽然装修很奢华,花了很多钱。是不是值得这样做,这就不能肯定了。例如,外婆家每家店的装潢都是很烧钱,但不一定要这样做。餐饮店的装潢的折旧不存在二手处置的可能性,所以要在允许的范围内缩减装潢开支。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例如员工培训、请一个好的推销员,做活动等。

意大利地中海装修风格

外部环境影响

美食一条街、美食商城,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餐饮店靠聚集形成效应,吸引客户。外部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要想存活下来,餐饮店只能改变自身。

一种是跳出环境的束缚,不依赖环境,打造自身的品牌。

一种是在环境中取得相对优势。适度的聚集效应是有利的,也容易形成恶性竞争。

餐饮从业者应当是转换自身的思维方式,不要跟风恶性竞争,要学会合作,优势互补。按照目前餐饮业的现状,很多时候供需是严重不平衡,是僧多粥少的情况,在现有的环境里,没有什么比学会合作,优势互补更有效了。

例如:想开咖啡馆的找酒吧合作,租酒吧白天的时间卖咖啡。想卖早点的承包其它餐厅6-10点的时间段等。

丽江古城美食一条街

菜品和市场培育

菜品是餐厅产品设计里面最重要环节。现在,在大城市里,全球各地菜肴都能吃到。餐饮店要想从众多同行中生出,能脱颖而出的恐怕真的只有小众方向和自我创新这两方面了。

小众即大众。真正的好东西,总会有人欣赏。选择细分、小众市场,风险是用户接受程度和市场培育周期较长,很多餐饮店撑不到那个时期就死了。

一般,市场越垂直,启动难度越大。同样覆盖面的推广力度下,受众占比会比较小。所以餐饮店在运营时要做好相比大众餐厅而言更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这种餐饮店的优势是同行竞争弱,一旦获得先发优势可以比较容易树立起竞争壁垒,从而局部垄断市场。

热门小吃牛排杯

产品的定价

这几年的餐饮现状大家都很了解,在国家反腐高压的情况下,因公消费被打击的体无完肤。过去的公款高端消费渐渐消亡了。所以,才有俏江南上市失败,小南国转型,王品店是越开越多,但利润越来越少。

公款高端消费做不了,非公中高端的市场还是存在的,而且也会越来越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环境灵活选择模式而不是孤立静止的看待问题才是根本的赚钱之道。

餐饮店价格牌

餐饮店的流程

点菜流程是不多的能直接为商户节省人力成本的设计环节。商家应尽可能的鼓励和帮助用户自助点餐,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的节省传菜成本。

举个例子,漫咖啡的标志性传菜小熊和星巴克的站等模式究竟是相比,孰优孰劣。漫咖啡为何不支持顾客移动端自助点餐?这两个问题如果足够重视起来,无论理论还是实际上都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成本的。

餐饮店运作流程

做好外卖渠道

O2O领域最近很火。4大外卖平台烧钱扩张。外卖将是餐饮行业复活的一剂强心针。任何上门到家类的O2O都符合人性的刚需。

科技的发展从本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未来,叫外卖这种用户习惯一旦被培育,就很难再被扭转。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抛开饭局的附加属性(社交、应酬等),叫外卖更符合现代人的基本就餐需求。这样一个时期,餐饮从业者需要做的是权衡外卖对于自身的价值,适度调整自身的模式,尽早的入驻有前途的平台,并在其上做出漂亮的数据。在这样典型的平台红利期圈地的商户都将会是未来的大后期。

在平台红利期推广难度和成本都将会是极低的。早期的跟进会为将来积累巨大的优势。虽然说外卖的崛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刺激消费需求的,但是堂食与外卖的此消彼长也是情理之中。

百度外卖平台

餐饮店的运营

餐饮是要运营的。传统的线下运营方法很多,之前的文章也说过。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好社交网络做好客户关系管理,是餐饮从业者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为什么日本有很多没有门店,开在写字楼、民居深处的杂货铺、餐厅,还活的非常滋润?

为什么那些位置隐蔽、口味一般、价格奇高的居酒屋能代代相传成为老字号?

一方面是不依赖过路客引流而采用客户关系管理方式做推广,另一方面就是对顾客做深度维护。这样的好处是用户品牌忠诚度极高。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有些药妆品牌几十年可能只做几款产品却不倒闭的原因。

这是一个得粉丝者得天下的时代。深度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是把顾客变成朋友。如果你在顾客心目中是商家,他们或多或少就会把你放在对立面。如果你把顾客转化为熟人,赚熟人的钱会容易得多。

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都是用心商户能同顾客进行有效交互的平台。当你的品牌单店粉丝破万的时候,基本就不会愁生意。当粉丝破十万的时候,你拥有的是一个社群,基本上想卖啥就能卖啥了。

移动互联网思维

对于大部分餐饮从业者来说,付工资请专人做网络运营很难,这样的餐饮从业者的心态需调整。时代在进步,技术日新月异,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复返。

餐饮行业是一个看似门槛低、人人都能做,但其实无论从产品、运营、推广、创新、融资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面面俱到的立体行业,如果从业者自身能力无法与时俱进,必将被趋势无情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