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和传播环境越发复杂的今天,企业时常陷入谣言危机。几乎所有的公关和营销人都在头痛:企业究竟如何应对谣言?
?
很多人的做法是勇敢地站出来辟谣:“现在针对我们企业的谣言是毫无根据、一派胡言!” 但是这样的辟谣几乎从来就没有真正有效过,企业还容易陷入越辟越谣的窘境。因为他们辟谣的信息完全没有“生存力”。
?
不过,谣言危机也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可怕,其实既有“危”,也有“机”。
?
沃伦·巴菲特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树立良好的声誉需要二十年的时间,而毁掉它,五分钟就足够了。”到了社交媒体时代,巴菲特所说的五分钟可能变得更短,谣言危机公关处理不当会让企业陷入危险境地,甚至让企业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毁于一旦。
?
从另一角度看,一场谣言危机往往也是企业宣传自己的好机会,企业正好可以借机举例证、摆事实,证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没有问题,借此宣传自己,从而转换为一场漂亮的营销战,所谓“危中有机”就是这个道理。
?
谣言危机很考验企业的应对能力,处理不好会变得难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处理得当还会变成送上门的免费营销资源。事实上,大多数企业都遭遇到过各种公关危机,有的漂亮地转危为安,有的则沦为了负面典型。
发稿网帮大家分析如何化解一场谣言危机?
?
案例:不让谣言“堰塞湖”越积越高
?
谣言起因:
时间回到2月18日晚上,当我接到“塑料紫菜”线索后,我心里紧了一下:不会又是一个“椰果门”吧!只是我没有预料到,这一次谣言的风力比起几个月前的“椰果门”要高出许多,甚至一度让晋江紫菜这个年销售近20亿元的产业陷入困境。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网友自制的视频,明显违背科学常识,并不难分辨。更加意外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导火索。2月19日,事态发展更加严峻,除了阿一波外,福广家、优滋美、乐惠、鲜之惠等多个晋江紫菜品牌先后“中枪”,谣言从东北蔓延到北京、河北、陕西、新疆等地,迅速刮遍全国,所到之处均出现产品被下架的现象。
?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网友自制的视频,明显违背科学常识,并不难分辨。更加意外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导火索。2月19日,事态发展更加严峻,除了阿一波外,福广家、优滋美、乐惠、鲜之惠等多个晋江紫菜品牌先后“中枪”,谣言从东北蔓延到北京、河北、陕西、新疆等地,迅速刮遍全国,所到之处均出现产品被下架的现象。
?
?
案例总结:
“塑料紫菜”谣言风波平息后,产值达20亿元的晋江紫菜产业终于“雨过天晴”,“晋江紫菜”国家地理标志申报工作也于近日正式启动。
?
在这场谣言反击战中,各级主流媒体堪称“定海神针”。晋江经济报以及时、迅捷的反应,冲在第一线与谣言“搏杀”,并发挥融媒体优势,主动设置议题,有效引导了舆论。可以说,主动设置议题是这场战斗决胜的法宝。
?
这则“紫菜是塑料做的”视频从2月中旬开始,从东北奔袭而下,像病毒一样,不断变异出十多个版本,点击量达5000万次以上。“躺枪”企业则被各地商家下架、退货,还接到不少消费者责问电话。
?
一场行业“风暴”迅速生成,黑云压城,风雨欲来。
晋江紫菜行业产值占全省半壁江山以上,事关全省数万人的生计和饭碗。“暴风雨”裹挟而来,企业订单减少,紫菜收购价格跳水,据估算损失高达上亿元。
在这场与谣言争分夺秒的决战中,晋江经济报通过三个阶段议题的设置——既正面交火,又迂回包抄,再乘胜追击,最终和各路友军一道获得大捷。
?
首先,积极发声,寻找热点消解和打击谣言——
?
2月18日晚,阿一波紫菜率先发出声明,但企业单方发声很难让人信服。
?
当晚,晋江经济报采访企业之后,找到专家进行解读。专家明确指出这违背常识,是“谣言”,本报第一时间报道,筑牢第一道防线。
?
此后,一线蹲守采访的记者捕捉到两个信息点:
一是有多家企业反映,有人借机“敲诈”;
二是外地警方已经锁定了两名涉嫌造谣者。晋江经济报将这两条信息及时向社会披露,迅速扭转了舆论走向,把舆情从消解谣言转向打击谣言阶段。
?
其次,主动出击,以融媒体为武器揭示真相——
随后,记者跟随本地监管部门全面抽检了紫菜企业,证实没有“塑料紫菜”一事。为更有效引导舆论,晋江经济报主动出击,利用融媒体优势,走进车间拍摄紫菜实验视频,通过视频与视频的比对,进一步揭示真相。
?
再次,乘势而上,策划落地活动把坏事变好——
2月27日,在国新闻办最权威的声音发出后,晋江经济报立即与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着手策划“正名”活动,邀请晋江相关部门联合主办,于3月11日在晋江“城市会客厅”五店市举办晋江首届紫菜文化节,真正把坏事变好,广受赞誉。
?
可以说,在“人人麦克风”的时代,一朵小浪花经病毒式的传播,很快就能掀起滔天大浪,这是谣言的最大危害。作为主流媒体,既然肩负引领舆论重任,在关键时刻必须主动设置议题,像“大禹治水”一样及时疏导,不让谣言的“堰塞湖”越积越高,避免最后的没顶之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