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之前,先向大家分享我最近读完的一本书—《超越门户,搜狐新媒体操作手册》。
本书由现一点资讯副总裁,原南方周末,搜狐网总编吴晨光老师撰写。
该书用大量丰富的案例讲述了搜狐在新媒体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结合自身新闻媒体的专业性和敬业态度,去做门户网站的内容发布与新闻报道。
由于《搜狐新闻采编规范》是搜狐的内部工作手册,为了求到它,我甚至带有“稍许目的性”的去结交了一些在搜狐工作的互联网同仁,直到终于有一天,因缘际会的我也是加到了吴晨光老师的微信,为此我按捺不住激动,诚恳的向他请求:
“吴老师,我是您的忠实粉丝,您那本《搜狐新闻采编规范》可否卖我一本?多钱都行”。
“那本书已经出版了,叫《超越门户》,可以说是《搜狐新闻采编规范》的加强版,你直接去买就好”。
听到这句话简直太惊喜了!
书到手后,如获至宝,用了一周的“地铁时间”突击读完,读毕感叹:
你所习以为常的一切,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大部分做内容运营的同仁(包括微信,微博运营)都把这份工作想的略显简单和枯燥,并逐渐对它充满了倦怠之情。
比如我现在随便打开一篇微信公众号的内容,错别字连篇,文章语句不通顺,版式混乱;打开某门户网站,标题党横行,低俗驳眼球内容比比皆是,评论区里骂声一片;打开某资讯类APP,内容重复,更新缓慢,最后也只能卸载了事。
1第一个原则:建立内容运营的流程化
对比我们新起步的团队来看,面临的问题其实要比搜狐更加严峻。
本来人数就少,每个人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负责一个板块的内容运营,既要负责找内容,还要自己负责编辑,录入,发布。每个人的工作流程都要转到多个平台去做,这就造成了工作量很大,周期很长,但产出却很小。如果借鉴搜狐的“中央厨房”制,将团队进行分组,缩短每个人的工作周期,有的组负责找内容,有的组负责编辑,有的组负责统一发布,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
2第二个原则:内容运营的无限精细化
我一直认为运营人员应该是一个性格多面体:
既要有敢想敢干的拼劲,又要有细腻入微的沉稳。复制粘贴别人的内容而不修改错别字;喜欢用各种标题党驳人眼球;总是不考虑用户的阅读体验进行排版;永远为应付KPI而遴选内容。做过以上种种的,我不相信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营人员。因为优秀的运营人员一定是有着无限的认真与细致,力求将每一处做到完美。
当然,虽然极其专业的搜狐团队不太可能犯上面的低级错误,但吴晨光对于他们关于内容运营的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吴晨光对搜狐团队部分精彩标题的修改分析。(搜狐不允许标题党,主要原因是因为当用户通过标题点进正文后,会发现原文内容与标题落差较大,从而影响阅读体验)也是从侧面看出搜狐内容团队的细节之美。
1.标题新闻点及关键字要尽量靠前
原题:中国第一座深水钻井平台明日于南海开钻
改:南海明日开钻中国第一座深水钻井平台
分析:中国南海争议颇多,为新闻点,故关键字要靠前
2.起标题利用名人效应,更有看点
原题:协和女医生:接诊多起吃烧烤引发鼠药中毒病例
改:急诊科女超人:接诊多起吃烧烤引发鼠药中毒病例
(注:急诊科女超人为著名微博红人。)
3.要善于利用地点的知名度做新闻
原题:秦皇岛部队医院发生命案6名护士被砍死
改:北戴河部队医院发生命案6名护士被砍死
分析:秦皇岛知名度不如北戴河。北戴河为国家领导疗养地,敏感度较高。
4.不鼓励标题党,但鼓励标题创新
例:霾霾霾霾北霾霾霾霾方霾霾霾霾
原则:出手如电,惜墨如金,下笔如神。
条例:
重大时间发生后第一时间推送,除此之外,早中晚高峰,各需要Push一条重要新闻。
早高峰Push一般在7—8时,以“重大硬新闻为主”
午高峰一般在中午12—13时,一般以“重要+可读性”为选择标准。
晚高峰一般选择20—22时,以“可读性”为选择标准。
一般情况下,每日Push不宜超过6条,否则有打扰之嫌……..
以上摘自《超越门户—搜狐新媒体操作手册》
读完之后对比一下自己的运营工作,是否做到如他们一样精细?是否做的比他们还要好?
至少我还没有做到。
>>>做内容运营 用搜狐快站,请关注搜狐快站微信公众号:souhukuaizhan 超多干货等着你!
发稿网软文代写、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报纸广告、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