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开热点新闻是许多人每天都要做的事,像今日头条这样的新闻类应用,它之所以火爆,主要就是因为其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程序,它可以聪明地归纳了一个人看新闻时的不同习惯爱好,给不同用户推荐不同的新闻内容。
而且带智能推荐功能的应用,如果做得好,用户就会越经常,越经常使用机器,该软件就越懂得自己的心思。一段时间后,这个应用程序就不亚于一个量身定制的新闻管家了。且AI的技术还不至于新闻推荐。
你知道吗?现在相当数量的新闻内容,根本就是由计算机上的人工智能程序自动撰写的,在2010年的时候,一个名叫罗比.艾伦的思科公司工程师,将自己创办的一家小公司改名为Automated insights。这个名字大有深意,罗比.艾伦立志研发人工智能自动写作程序,而公司新名字的首字母缩写,恰好就是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Al.
借助一套名为’作家’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Automated insights 公司首先与美联社的新闻机构合作,用机器自动撰写新闻稿件。2013年机器自动撰写的新闻稿件数量已达3亿篇,超过了所有主要新闻机构的稿件产出数量。在2014年的时候,Automated insights的人工智能程序,已撰写出超过10亿篇的新闻稿。
世界三大通讯社之一的美联社于2014年宣布,将使用Automated insights 公司的技术,为所有美国和加拿大上市公司撰写营收业绩报告。目前每季度美联社使用人工智能程序自动撰写的营收报告数量接近3700篇。
其实自动撰写新闻稿件的好处不言而喻,这不但可以节省记者和编辑的大量劳动,而且可以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充分体现出计算机的闪电速度。
在2014年3月17日的凌晨,仍在梦乡的洛杉矶市居民被轻微的地面晃动惊醒,这是一次震级不大的地震,但因为震源较浅,市民的感觉比较明显,地震发生后不到三分钟,洛杉矶时报就在网上发布了一则有关这次地震的详细报道,报道不但提及了地震台网观测到的详细数据,还回顾了旧金山区域最近十天的地震观测情况。
人们在新闻报道的网页上看到了洛杉矶时报记者的姓名,但该新闻之所以能够在如此快的时间里发出,完全要归功于可以不眠不休工作的人工智能新闻撰写程序。地震发生的瞬间,计算机就从地震台网的数据接口中获得了有关地震的所有数据,然后飞速生成英文报道全文。刚刚从睡梦中惊醒的记者,一睁眼就看到了屏幕上的报道文稿,他快速审阅后,用鼠标点击了发布按钮,一篇自动生成并由人工复核的新闻稿,就这样在第一时间快速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