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干货轻松帮你搭建自媒体内容运营框架

内容运营主要的作用有两个

1 提供内容给用户消费;

2 连接与产品价值观一致用户,传递产品调性

内容运营分三步

内容编辑,内容框架,产品运营

今天来分享下第二步的内容框架

想看第一步的可点下方蓝字链接

月薪6k的新媒体小编,有哪些基本操作?

1.确定内容定位

这是做内容优先级最高的一件事,假如你连这件事都没有解决,就兴冲冲地去写文章,即便你内容质量比较高,那也有可能事倍功半,因为你可能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这件事就是内容的定位。来举几个例子,扎七扎九这个产品定为「互相分享学习,孤独的个体的避风港」,那我的内容定位为「个人笔记+倾诉心声+默默学习」

B站早期的风格则偏向「ACG爱好者的聚集地」,图虫的内容偏向为「国内质量最高的摄影图片社区」

一旦你建立了自己的调性和定位,你就可以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位置,从而大大降低以后建立用户认知的成本。

2.内容生产、组织和包

在互联网行业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内容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PGC专业内容生产 和 UGC用户内容生产

这两者的区别比较明显,前者是企业或机构自产内容,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内容量少的产品,如新浪、凤凰、腾讯等门户站;而后者是依靠用户去生产内容,官方从中甄别和挑选内容,这方面的代表是知乎、豆瓣、猫眼电影、等产品。

PGC

内容运营中,PGC是由点到面的一项工程,主要覆盖了单篇内容、内容聚合、内容索引3大块

单篇内容很容易理解,即内容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条微博等等;内容聚合则是靠专题、话题、相关推荐等手段,把内容打包并呈现给用户,这方面的例子如下:

在用户量达到一定基数以后,用户的行为可能会更加主动,想找点乐子,这时候就需要用内容索引去迎合用户的需求,常用的手段有分类、算法推荐、信息流等等,例如亚马逊首页的「为你推荐」

UGC

UGC听起来像是让用户在论坛发发贴、灌灌水就完事了,但实际上运营过程极其艰难,远大于PGC。运营人员要从零开始填充内容、引入用户加入内容生产、激励内容生产者,再引入更多用户。

以APP为例,一开始需要自己注册马甲小号,不断发帖,给社区营造一种热闹的氛围,吸引到种子用户进入

接着再通过各种运营手段,鼓励这批用户在平台和其它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以此引入更多用户进入社区,保证了社区的内容供给。

3.内容的流通

内容的流通,即通过某种方式让你的内容流动起来,让新旧内容更有效率的展现在用户面前。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手段,那么大量的旧内容就无缘用户了。

加强内容流通,主要通过人工维护和算法推荐,前者比较适合一些用户基数较小的产品或专业度强的产品,后者反之,适合用户体量大、个性化需求多的产品。

人工维护最典型的就是简书官方专题,由简书官方邀请用户成为专题主编,筛选其它生产者的投稿作品。

算法推荐方面,今日头条、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等产品都属于这种类型。

4.关注数据

想要在运营之路上更快成长,必须关注产品的相关数据指标,用数据驱动自己的产品。在内容运营方面,主要关注以下指标:

1. 与内容直接相关的数据:UV/PV、转发数、互动数、访问时长、点击率等等基础数据,每日监控;

2. 产品数据:DAU、留存或整个栏目的UV,通过数据寻找内容对产品的增长效果;

3. 眼光放长远,关注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变化,这点最关键。内容对产品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而是要经过一段漫长的过程,市场需要培育,好内容扩散需要时间。

5.结尾

作为一个内容运营,我们要明确自身的内容定位、用户需求、产品调性等等因素,来确定自己的内容生产和流通机制,同时,不断监测运营数据变化,在实践中迭代运营策略和手段。这便是做内容运营的框架和流程。

做内容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如果你也是一名内容运营,也许会更懂这一点。

下一期二娃来说说,4A公司的营销文案该怎么写

如有帮助,不妨点个关注,我们互相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