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话题之前,忽然想起那个曾经有机会成长为智能手机行业巨无霸的智能机厂商HTC怎么样了呢? HTC象征着安卓系统的崛起,是安卓领域的始祖级人物,2010年左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比肩苹果,那么2016年怎么样了呢?今年10月,据知情人士称HTC对外透露了2016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是令人吃惊的1000万台,尽管今年负责代工了谷歌的Pixel和Piexl XL两款手机, HTC还是跌出了人们的视野。曾经是无冕之王,如今已经沦为鸡肋,那么国内的其他的手机厂商又怎么样了呢?
华为自主研发,独立潮头,已经是位居全球前三的智能机厂商,OPPO、vivo凭借线下渠道的带动野蛮生长,小米的业绩虽然有所下滑,但随着小米MIX和NOTE系列今年也做到了雄踞一方,而联想呢?酷派呢?中兴呢?联想虽然有MOTO在手,但随着移动老总的频繁变动也没能让ZUK风行起来,酷派已经委身乐视,中兴倒是有自己的天机系列苦撑,但无论是天机还是努比亚,也都和一加手机一样的,进入不了主流智能机的行列了,可以说,即将到来的2017年,还有多少个品牌可以苦撑下去?又会是哪些个品牌的死祭,时间会证明。
回到正题,说我们可亲可敬的老罗的锤子科技以及锤子手机。就在这两天,看到了一些关于罗永浩有1300万粉丝,为什么没能让锤子收手机大卖呢?粉丝经济缘何没能使锤子手机进入行业前列呢?
吉客君是很欣赏老罗的情怀主义的,可正如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的,情怀融资可以,但变现却要靠真正让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产品来实现。
曾经三天两头出现的关于锤子被收购的传闻,让吉客君觉得,如果锤子哪一天被收够了,这一点也不感觉到奇怪,就连罗永浩也坦言,无风不起浪,外界传闻并非完全是捕风捉影。看一组数据:根据查询在证监会网站发布的IPO招股书显示,上半年锤子科技资产总额为2.96亿元,净利润为-1.92亿元。而2015年的锤子科技资产总额为8.26亿元,全年亏损4.63亿元。今年6月,为缓解资金压力,罗永浩将锤子科技的205万股的股权出质给阿里巴巴,接近老罗此前持股的一半,在推出M1后,资金压力减小,老罗才将股权赎回。这里插一句,锤子T1,T2的销量惨淡证明情怀可以吸粉,但还无法变现,倒是M1的大众妥协,才让锤子有了稍微的喘息。
那么问题来了,老罗有没有想过其他的盈利方式呢?曾经的VR传闻,也被老罗否认,因为那种虚幻的东西,如果可以,老罗也不用把股票质押给阿里巴巴来融资了。但吉客君大胆的猜想了一下,以老罗的粉丝数量,如果做个内容经营,是否可行?
老罗本身就是厚厚的一本教科书,丰厚的人生阅历,复杂的经商历程,如果拿出来分享,会不会有人买单?至少吉客君认为,罗永浩的内容如果拿出来,应该比另一个罗胖要有竞争力!为什么这么说?
罗永浩的教育经历也好,互联网经验也罢,都是这个双创时代所必须的,上面符合政策,下面有屌丝接单,何乐而不为呢?罗永浩的制造业精力,就是一部完美的制造业百科书,可以让很多想要轻易踏入制造领域的人获取重要的宝贵经验。至少,老罗进过的坑,摔过的跟头,连起来肯定比锤子的供应链要长很多。老罗的互联网营销技巧,就是很好的内容分发渠道。有了上面两条的内容储备,加上这些营销的技巧,老罗做内容创业——妥妥的!
最后的,重要的一点,老罗做内容,有天然的载体——锤子手机。是否可以学习一下亚马逊的kindle,把老罗的内容嵌入到锤子手机,那无论是卖手机,还是卖内容,都是可以看得见未来的盈利的。至少比很多手机现在这样的好:强制你从他的应用市场下载应用,否则就提示你不安全,也比魅族一样的把浏览器改的莫名其妙的,非要插进媒体这个领域,也搞个头条,删还删不掉,屏蔽也屏蔽不了,强迫式的让用户接受,这反倒让人最后抛弃掉……
老罗,赶紧出来做内容创业吧……头条的千人万元计划,百度百家号的百亿分成,腾讯企鹅好的芒种计划,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欢迎理性评论,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