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运营角度围观薛之谦李雨桐撕逼事件

谁曾想在结束一天工作的下班路上,还有如此精彩程度堪比好莱坞电影,干货满满犹如考前辅导般的史诗级撕逼可看。

不会追热点的文案不是好运营,下面开始写影评做课堂小结:

先说爆料人李小姐,文字功底扎实,描述风格冷静,平铺直叙、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在关键段落添加备注晒出论据,几篇通稿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尤以第三篇结尾最为精彩。

先是对个人私事侵占媒体资源表达了歉意,尽显大气优雅,再对每日奋斗在一线的媒体小编进行致歉,拉一份路人好感。临近结尾那句“举头三尺有神明”说的坦荡凛然,义正辞严。后面那句“钱我分文不取,请系数捐于慈善机构”简直是拍案叫绝,即表达了自己一不碰瓷二不求财,又有种反正是我的钱,我说怎么处理就处理的实锤之感。

以一己之力怒撕有3400万粉丝的薛先生,并且不慌不忙、撕的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且文采斐然,要是文章全部是李小姐自己写的。虽然事件狗血,但凭着李小姐这胆识和心理素质,我佩服!

贴图自行感受

高中老师说文字之美其一是雾里看花,让看客们即看清了事实,又留有充分的遐想空间。个人以为李小姐这几篇公关稿,无论是在叙述陈情还是在情绪渲染上,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有事实、有故事、有反转、有煽情、面面俱到,完全可以成为教科书级公关稿案例,做撕逼文的参考。

再来说被撕者薛先生,对于大多数人说薛先生文字功底若,公关水平不行,我是完全不认可的。

首先,沉默是最好的发声,再不知道对方手里有什么证据的时候静观其变绝非坐以待毙,先看看网民动态,在整理分析对自己所有有利的不利的证据,该删的先删,该拉拢的知情人尽快打好招呼,再站出来回应才是理智的。

毕竟是会写歌词的段子手,薛先生利用高频……(省略号),和不符合语法逻辑的短句、断句,把整篇撕逼文基调奠定的无奈又心痛。先是表达自己不发声是不想炒作,延续了一贯的深情好男人人设。再是贴心的为粉丝标注拼音,顺便曝光女主和家人信息,可谓一举两得。

然后以轻描淡写、模糊不清的叙述手法交代事件始末,用性格上的差异这种没有是非标准的措辞来形容二人纠葛,再用我从未做过XXX,并愿为此承担法律责任,这类坚定不移但比没有实质内容的话来给粉丝吃下定心丸,号召粉丝坚定不移支持我。

第一篇公关稿一经发出,全网差评。

第二篇公关稿薛先生也效仿李小姐,晒出了石锤,转账截图聊天记录应有尽有,且每一份都与李小姐之前证据针锋相对,李小姐说她给薛先生还钱,薛立马证明自己是给李发工资的老板,力证自己有情有义。李说他摇摆不定私生活混乱,他立马不惜绿了自己说李出轨在先且自己大度原谅,再为自己深情人设添砖加瓦。最后,无奈又痛苦的表达自己乃一股清流,不想参与你们凡间这些纷纷扰扰,一方面,令粉丝心疼,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留足后路,再用沉默是最好的发声这一套。而后,不管再来多大的锤,自会有粉丝揭竿而起自发为其捍卫尊严。

撕逼至此,李小姐一锤接一锤,锤锤照脸砸,俨然一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架势。薛先生也不甘示弱抛出各种实弹,就差把鞋脱下来扔到对方脸上,大有砸不死你恶心死你的阵仗。一来一往、环环相扣可谓精彩至极。

第二篇稿图一出,全网高潮。粉丝沸腾了,段子手过年了,娱记们加班了。修图的拿起了放大镜、程序们端起了泡面碗、银行的开始了对账分析。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即使晒出了高清原图,依然逃不过网友显微镜般的眼睛,被质疑P图、做假账、买营销,人设一蹦不可收拾。全网掀起了八黑料热潮,豆瓣、天涯、博客、知乎、一个个沦陷、13年至今的感情经历、车祸事件、翻红过程被扒了个底朝天。什么范冰冰被求婚、林心如扎小人、汪峰开演唱会,统统给让路。

总结,按理来说大V撕网红胜算应该很大,但薛先生可谓成也人设败也人设,之前的戏太足、各种场合发言太多、留下了数不清的时间线供网友翻腾。两篇通稿,速度缓慢、避重就轻、回应含糊,且证据被质疑造假,这些都造成了除了他的谦友,全网倒戈李小姐。

文字风格除了李小姐的雾里看花还有薛先生的这种盲人摸象,也就是,你站在什么角度,看见的就是什么。薛粉绝对是无条件相信,其他吗,就见仁见智了。

好了说完主角,我们再看看在事件推波助澜上功不可没的李小姐闺蜜团和薛先生粉丝团。

薛先生的粉丝们是真的爱他,在李小姐发声的第一时间全网站队求证据,合照有吗?协议有吗?人证有吗?古人曰:三千越甲可吞吴,三千万的粉丝可谓气吞山河。不问不要紧,李小姐的闺蜜帮们上线了,要合影有合影、要协议有协议、要受伤照有受伤照、要人证有一大堆,可谓是有买有送。

虽然李小姐闺蜜们的文采和逻辑实在比不上当事人,但贵在量大且坚持,游击队般的东家报一点、西家再添一点。一点点形成了包围网,让薛先生无话可说,只好以不再回应草草收尾。

这一仗谁赢谁输尚未可知,但谁是智囊团谁是猪队友一目了然。

最后这个事件能在全网掀起高潮,最最最大的功臣当然是我们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们啦!你们的每次点击,都是二位撕逼前进的动力。果然是高手在民间,看评论真是品尽世间百态既视感,为了生动形象,不说话,上图。

除了哈哈哈哈哈哈,就只剩佩服佩服了~

最后总结,从热点和选题角度看,事件包含金钱、暴力、性,三大主力吸睛元素,外加大众对明星私生活的窥探欲,不上热搜天理不容。

第二从营销角度来看,艺人也属于产品,走红需要充分的人设和包装,但切记不要过分浮夸,必须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人设蹦和质量垮是一个道理。

第三从社会角度看,所有的偶然事件都是必然。从文章出轨、到王宝强离婚、从崔欣欣骗婚到薛之谦这次的风波,人们对事件的讨论已不止于事件本身,早已到了讨论关于“渣男、捞女、直男癌、绿茶婊”等社会话题上。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婚姻和爱情的焦虑感。

第四从我自己看,他们怎么样和我有啥关系啊,主要是我太久没更新了、这个八卦又真是太精彩了。现在的领导、上家的领导、上上家的领导,都在和我说要追热点、追热点、追热点!!!好了终于连夜追了个热点,记得关注我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