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用户全攻略三PMF阶段后的种子用户运营

按照Sean Ellis的后两个阶段,今天聊一聊Transition to Growth(增长过渡期)和Growth(增长期),种子用户应该如何运营。

增长过渡期的种子用户运营

在增长过渡期Sean Ellis提出过我们要理清楚2个问题:

1.从最热情、最活跃的用户那里提取产品最核心的价值;

2.将用户对核心价值的观点打造成吸引新用户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 『如果现在不能使用我们的产品了,你的感受是?』

前面的文章 《种子用户全攻略(一)》 提到过种子用户和超级粉丝,在增长过渡期要再次甄别种子用户中的超级粉丝。因为之前讲到达到PMF阶段是40%以上的种子用户对产品已经非常满意了,所以不排除在这个阶段还有些种子用户对产品的态度不那么忠实。而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多运营会用“利益”绑定种子用户,利益类的种子用户一般而言对产品的忠诚度不那么高。 这一批超级粉丝对产品价值的看法和见解,远远比我们自己预设的产品价值更加重要 。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细分这些『超级用户』,深入研究他们的反馈,来优化我们的价值展示。

如何甄别?也就是上面的问题,如果用户的回答是“对于他是一种损失,或者很失望”,那么我们进行下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 『我们的产品给你带来最主要的好处是什么?』

这个问题实际上问的是对于这些忠实粉丝而言, 我们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一般产品的核心价值点1-2个,不能超过3个,在后续运营指标体系设定时会注重介绍)。 我们可以将『超级粉丝』分为两组:第一组进行开放式提问,提问他们这个产品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第二组采用多项选择,选项来自第一组的答案。 对用户的答案进行分析,找到1-2个用户眼中的核心价值,这个价值也是后续产品需要不断做透的价值点。

再接着美发O2O平台举例,我们做了好商户的个性化推荐后,用户回答这个问题是“店很有品质,会去”。那么我们总结出来的核心价值是“你值得拥有的品质好店”。

第三个问题: 『 最初接触到产品的时候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什么? 』

这个问题是为了找到用户使用产品的初始意图,包括你去挖掘种子用户的时候第一眼看到名字想到了什么、预想的包含什么功能、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往往 我们收集到的用户初始意图,会和我们产品提供的核心价值有较大的出入。 而这一步的重点就是:我们需要在偌大的市场中挖掘出用户的意图,并且导向我们产品的核心价值;而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吸引很多好的点子来进一步优化我们的产品 。 比如百度百家,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而去?

再接着美发O2O平台举例,用户回答这个问题是“看看我所在这个城市有哪些知名发型师,用户口碑好的点到底是哪些”。那么后续我们在引导用户的时候,会告诉她们“明星御用发型师亲自操刀”等。

第四个问题: 『 你是否愿意推荐我们的产品?你会如何推荐? 』

这个问题是为了了解用户之间是如何进行口碑传播的,可以说是集思广益为后续的增长策略提供素材和弹药。甚至有时候你可以从你的“超级粉丝”那里找到对产品的最佳描述,你可以不再绞尽脑汁想如何设计slogan。

再接着美发O2O平台举例,用户回答这个问题是“我这个发型是在这个app上找到的店做的”。那么后续是否可以告诉用户“99%用户满意度”、”女神都用这个选择御用发型师”;或者做“ 明星用户的发型秀为店代言 ”的活动

第五个问题: 『 我们应该如何根据用户反馈来宣传我们的产品 』

这个问题不是问用户,而是问我自己。根据以上的答案,我们应该如何核心价值、组织什么渠道、组织什么活动将产品推出去。而且,随着我们不断优化和体现给用户提供的核心价值,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我们的产品会形成正循环。

增长阶段种子用户运营

在增长阶段,我们首先会迎来“早期采用者”,而早期采用者一般会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比如 渠道购买/导流、 社交平台、 病毒传播、 营销手段(饥饿营销、品牌打造、活动利诱)、线下拉新、内容营销等等;后续会有文章着重介绍。我们假定产品在不断成长,那么我们拉进来的种子用户应该如何运营下去呢?

用户反馈不能停,持续优化产品

用户反馈在产品任何阶段都不能停,除非有一天产品不再持续投入。用户反馈是产品进化的根本依据。但是在这个阶段用户反馈不仅仅限于种子用户,可以有更多平台更多用户(比如产品内的反馈渠道、微博、贴吧等等用户吐槽的地方),但是对于种子用户的反馈及时性可以更高一些;相比而言种子用户的积极性、忠诚度和对产品的轻钢更深,体验也会更深入。

用户反馈收集平台

编外运营规范化,实现运营效率最大化

到增长阶段,运营团队有更多的事情需要跟进,编外运营能帮助你去管理种子用户,以保证种子用户的高度粘性。所以我们需要建设编外运营的工作规范,比如团队分组,每个团队的职责、奖惩机制、周会月历等管理工具、甚至可以设定KPI,让他们来完成我们需要完成的工作,特别是其中比较繁杂、没有资源的工作。比如你们可以看到贴吧吧主帮助组织同城会,他们的加入可以让运营人员减轻很多工作;比如也有团队邀请编外运营去百度知道协助回答相关的产品问题。

某编外运营团队的组建方案

根据产品战略,决定是否做粉丝运营

对于除编外运营,其他的种子用户是否重运营,就取决于我们是否要做粉丝运营了, 《种子用户全攻略(一)》 也提到过哪些产品比较适合做粉丝运营,总体来讲:

(1)高ARPU值的,比如游戏中的大R;

(2)亚文化,小众文化产品,比如bilibili、小米。

(3)头部用户贡献特别大,比如微博的明星、大V等

after30_yu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