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2017年3月20日百度发布公告称,因百度对时效性内容识别技术升级,原独立新闻源数据库的形式已不再适合使用,故取消新闻源数据库。无疑这一公告,让无数媒体人落泪。好多人有一个疑问,为何百度要这样做?尽管这一则消息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但是笔者为了解答这个疑问,从网络上收集一些信息让大伙一起揭秘背后的原因。
1. 内容富媒体化演变
音频,图片,短视频是未来各种内容行业领域都必须拥抱的变化,如果仍然停留在仅文字上,必将被替代或者遗忘。
2.内容和用户互动体系组合
用户能长期持续留在某个内容服务或者内容链平台,除了内容限制,最核心的就是用户互动沉淀的长期价值。同时,新互动体系成为能带来长期增量价值必备手段。
3. KOL经济逐步MCN化
单纯靠某个KOL(Key Opinion Leader)带动收入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细分领域增量预期,未来必须MCN(Multi-Channel Network)化建立联盟,扩充武装部队规模,构造多条供应链,全面提升产能和服务结构多元化。
4. 内容服务形态根据需求递层化发展
未来内容形态将更加多样化,形成长、中、短不同长度的,更丰富地内容形态,并且各自开花。如视频有7-10秒、3-5分钟、1小时以上分别造就不同服务形态成功案例。
5.短视频各行业渗透规模继续飙升
各种服务号、百科、知道、出版方、O2O、电商等等各种不同行业都在短视频化。
6.直播成为内容和服务以及各行业基础化服务设施
纯直播类APP增长放缓,直播和短视频,图片结合反而更如鱼得水,成就商业变现规模之一。
7.用户付费行为逐步演变为一种自然意识习惯
知乎live、分答、得到、在行、百度云盘,各种资讯打赏 ,线下场景微信打赏吃饭等都成为典型代表,“10块钱学点内容很值”的想法会更加自然。
8.版权化是细分领域有效壁垒
比如 “得到”内容版权化,成为了其在垂直细分领域的有效壁垒,BAT进入则必须买版权。未来一年,巨头间的版权之争将加速,不管是长中短版权还是跨界转述版权。
9.内容智能化生产(智能评论,智能机器人编辑等)
由于内容大量需求和内容分散化,势必带来机器服务的价值空间,比如:激发用户生成内容,冷启动时需要用机器聚合生成内容,规则类报道可机器化替代,图文、视频长,中,短内容半自动化识别,切分,生成等。
10. 号群替代站群,PGC替代站长
优质内容是平台型业务巨头争抢的中心场地。原有的“站长刷内容、组合内容、灌入搜索”的分发模式已经完全失效,大闭环生态环境驱动下,仍无法生产优质内容的站长必将被淘汰。
以上是笔者从网络收集到的十个原因,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媒体人带来启发!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