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心智的建立过程品牌营销之社群运营和跨界合作

馒头学院,逻辑思维、Kaoker有什么相同点?可乐缘何从药品变成了饮料、米其林卖轮胎为何又要做美食指南、美的做家电怎么就有了做烘焙的Kaoker?

这两个问题正是这篇文章所要说明的问题。其中前者的相同点都涉及社群运营,而后者的相同点则是同为跨界营销。

先说社群运营!

社群运营有什么特点呢?其因拥有垂直度高、转化率高、缩小用户距离感的优势,现在已成为品牌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营方式。那社群运营有什么难点呢?一是如何找到精准的高质量用户群体,二是如何持续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价值需求。特别是有些社群还有很高的入门门槛,为何还会有那么多的用户趋之若骛呢?

简单来说,社群与普通常见的QQ群、微信群等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承载于高效和沟通互动工具上,成员拥有共同需求、目标、兴趣、爱好或属性。而不同点则在于社群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独特性的价值需求,运营好坏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群员的“利益”诉求,以完成价值的延伸。

以Kaoker举例来说,其用户群体定位在中产消费群体,这部分人的消费观念已不是简单的花钱置办“基本物品”了,而是追求一种品质生活的态度。同时,Kaoker专注于烘焙专业,也是基于小家电商业的消费升级为依据,同时基于西式烘焙文化的逐年普及,烘焙原材料多样化带来的变量、玩法和机会的增多,品质生活人群对于分享美好照片获得认同的需求,品质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机遇挑战等,这些都是Kaoker决定立足于“烘焙”圈的因素所在。

那Kaoker在高质量用户群体和定位方面获得成功后,又是如何做到持续不断的提供高质量价值需求的呢?如何做到对用户的社群价值进行有效保障的呢?一句话,就是对内进行潜力挖掘,对外实行合作共赢而达到。

目前Kaoker有1094739位高质量用户,其通过核心渠道挖掘、学员推荐、讲师推荐、自主报名等多种形式,获得了190位+烘焙讲师,其中包含有蓝带、米其林星厨等超优质讲师。Kaoker对这些讲师进行了大力度的扶持,联手维护各自粉丝,合力打造讲师个人品牌,帮助讲师实现商业化转型,因其建立了一个有活力的价值供给体系,所以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提供源,故不论是对讲师自己,还是Kaoker本身,亦或是普通用户,成就一个三方共赢局面。

再说跨界合作!

可乐最早是在药店当作药品销售,后来跨界到超市才成为饮料;米其林也做美食,其将高品质的美食指南和快乐的进食体验与米其林轮胎进行了链接,我们才从不同的渠道有更多几率获得了米其林轮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美的能从家电企业跨界到烘焙圈,正是其基于小家电商业的消费升级而考虑。

它们看着是毫不相干,实际都有某种共性的联系,关键是看你如何挖掘以及如何把握。而跨界营销正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偏好的消费者之间所拥有的共性和联系,把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进行融合、互相渗透,进而彰显出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并赢得目标消费者的好感,使得跨界合作的品牌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营销。

继续以Kaoker举例,实际其跨界可以说存在两个层面,一是美的向Kaoker跨界,二是Kaoker向其它领域的跨界。美的向Kaoker的跨界可以说是美的尝试从消费者入手进行的产品模式研发,其目的是借助小家电商业消费升级的风口,加深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其延伸的更长、更深、更久,也为自己后边的新产品、新模式推送做出探索。而Kaoker向其它领域的跨界,则是基于烘焙、发源于美食、共识于提升生活品质的思路进行。目前Kaoker成立仅仅2年时间,其已同各行业进行过多次合作,曾携手腾讯Image、3W咖啡合作、一加手机、Kido儿童手表、支付宝、小黄车等多达18家一线品牌进行商业创新,将独有的社群营销模式、烘焙文化与新科技进行融合,在互联网界和烘焙圈都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一个成立于2016年1月26日的烘焙社群,仅仅两年时间就成长为当前互联网行业发展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创新的社群运营模式、优秀的跨界商业合作规范,以立体感和纵深感为主的渗透融合,或许正是kaoker 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