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营销案例大盘点只知道华帝可不够

不知不觉间,2018年世界杯就已经结束了,赛场内激动人心冷门频出,赛场外也是一场各品牌之间绞尽脑汁的“营销之战”。

从喝了蒙牛坚决“要强”的梅西,到洗脑的“Boss直聘”、“马蜂窝”,再到宽凳科技评球,各品牌商们纷纷大开脑洞,与世界杯好好的“互动”了一把,带来了一场不一样的营销盛宴。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世界杯期间都有哪些堪称经典的营销案例

华帝退全款

作为本届世界杯法国队的赞助商,华帝公司可谓是从比赛开始便铺设了一盘大棋。

“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

带有董事长签名的承诺书一现世,便引发网友们一片热血沸腾,更是为今年人们追世界杯的热情添了把火。

据统计,本次活动期间,华帝线下渠道总零售额预计超7亿元,同比增长20%;;线上渠道总零售额预计超3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

而通过查阅华帝股份2017年财报发现,华帝股份2017年总营收为57.31亿元,华帝厨电产品的毛利率约为45.47%,

以此推算,华帝此次世界杯活动总销售额的营业利润约为4.5亿元(10亿*45%),销售增长(2.3亿元)部分的营利约为1.03亿元。

这样算来,营利与7900万元的“退全款”产品一对比,华帝不仅赚了钱,更由此营销事件引来大量关注,可谓是名利双收的典范。

由此看来,世界杯营销,“敢想”“敢做”“敢赌”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极佳方式,当然,前提一定要算好账哦。

可口可乐

在世界杯开赛前,可口可乐上线了三支广告片,核心意义为“Being Ready”。

第一支广告讲的是球迷们为了买可乐而错过了球赛的关键时刻,提醒球迷要在世界杯开始之前就准备好可乐。

第二支广告描述的是可乐厂的员工对分发到各地的可乐讲话,就像对出征的士兵鼓舞士气,拟人化让可乐的存在有了自己的意义。

第三支广告则是老套路,可口可乐鼓舞着热爱运动、不服输的运动健儿们,表现了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

此外,可口可乐还在日本上线了数字瓶,鼓励消费者用不同数字的瓶身分享自己的比分预测。

在中国上线了手环瓶,不同国家的球队对应一种手环,人们可以把手环撕下支持自己喜欢的球队。

可口可乐通过产品包装,紧密结合世界杯比赛热点,刺激了粉丝的集体荣誉感,更通过广告片打出感情牌,线上线上同步行进,双管齐下,势必占优。

“要强”的蒙牛

作为蒙牛的代言人,今年的梅西靠着“天生要强”的不服输精神,让自己代言的品牌着实火了一把。

小组赛中冰岛1比1逼平阿根廷一役后,点球不进的阿根廷队长梅西遭遇了一众网友的跟风调侃,用网络词汇“慌的一P”制作出了梅西、勒夫、内马尔在球场上的图片,并取名为“梦之队”。

另外,脑洞大开的网友还将原广告词“我只是天生要强”化为谐音“我只是天生要墙”,给梅西P了一堵堵人墙,图片吸引一众网友的转发传播,蒙牛也因此真的“要强”。

由此看来,世界杯压错宝没关系,重点是抓住大众的胃口,挑起网友们的敏感神经,得民心者得天下,机智幽默的调侃说不定就可以将原本弱势的局面顺利扳回。

看了这几个品牌的经典营销手法,你学到了吗?下一届世界杯,点禾期待与您一同打造您专属的品牌营销经典!

本文来自感官独角兽,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