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3月23日讯英国经济学人网站3月22日发表了题为《秘密与谎言》的文章。文章称,在智能手机兴起的时代里,一些“流氓软件”传播流言,恶意中伤他人,给使用者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了伤害。
全文摘编如下:
社交媒介将千千万万的人连接在一起,也使千千万万的人被迫分离。以前,不良少年们在操场上骚扰别人,而今,他们选择在智能手机上骚扰别人,由网络暴力引发的自杀现象已经很普遍。近来一份调查显示,保守地说,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成为网络暴力的施行者或受害者。
智能手机上的新应用软件对网络暴力的解决毫无帮助。比如像Whisper, Secret, Wut, Yik Yak, Confide 和Sneeky这样的应用软件,使用者们可以匿名地向在使用同样软件的伙伴们发送信息,图片或两者都发。某些信息一旦发出,是具有毁灭性的。发送者们因为匿名发送而存在安全感,所以肆无忌惮。如果你在Facebook或Twitter上被骚扰了,那么你可以查出元凶,但如果你是一款匿名信息发送软件的受害者,你就找不出是谁害了你,你充其量只能猜猜是哪个朋友在网络世界上宣扬了你已经怀孕这件事。正如作者在前面所说的一样,传统社会的伦理,良心和道德束缚你的一言一行,而网络虚拟世界恰恰解开了这一束缚。
毫不令人惊奇,没人能够阻止社交领域的风险投资。Whisper去年十一月份上市,已经从诸如红杉基金等多家一流基金会筹集到2千多万资金。
并不是每一个风投家都那么乐观,都能够投资到所谓的“流氓软件”。美国网景公司合伙人,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主要合作伙伴Marc Andreessen说,“作为设计师,投资人,评论员,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一下这些系统是否合法,是否有价值。并非从利益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另一位知名投资人Mark Suster在博客上说道,“谣言是害人害己的。硅谷中伤别人的话最后都会将自己绊倒。”
“流氓软件”开发公司一直坚称他们在阻止流言和伤害性言论。Secret说他们及时删除伤害性言论,但他们删得从来不及时,也没有连续性。Yik Yak发过一些有伤害性的言论,这些言论引发了枪击和爆炸案,之后该应用公司使用geofencing技术来阻止该应用软件被美国初高中学生使用。然而,这丝毫不影响校外学生的使用和学生们放学后使用。
创业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寻求商业模式,广告属于强行推销:除了地理位置和年龄,他们似乎很少或几乎不能搜集到用户的数据。广告商们几乎都不希望他们的核心服务和爆炸案扯上什么关系。然而社交软件的主要使用者是青少年群体,他们的选择总是变幻不定。一旦他们意识到他们的秘密不被人关注,至少不像那些女明星们那么抢眼,他们就会转移阵地。
秘密社交软件有一些原始版本,比如2005年出道的PostSecret。在2011年9月他们决定加入智能手机行列,在苹果手机上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他们不断尝试清除攻击性言论,最终失败了。四个月后,PostSecret下线了,从此再没有崛起。像这样的一笔风险投资可能就这样打了水漂。
译者:方晓恬
海外网国际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