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推广渠道ROI预测

背景

早已成为红海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失殆尽,获取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价格的飞涨成为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负担。一般来说企业推广的结构是应用市场,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产品换量合作,第三方付费推广(网盟),线下预装等。

1. 应用市场特点:流量大,质量高

2. 百度竞价排名:流量大,质量一般,费用高

3. 产品换量合作:流量小,质量一般,费用低

4. 第三方付费推广:流量大,质量差,费用一般

5. 线下预装渠道:流量一般,质量一般,费用一般

本文内容不讨论方法论,从数据产品角度给出渠道投放建议,商务同学再也不需要在繁杂的数据指标中挣扎,只需要ROI这个维度就可以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

LTV(生命周期)

目的是ROI预测,核心是LTV。

LT:渠道用户生命周期,举个例子,假设今天在A渠道新增了1w个用户,这些用户平均的生命周期是30天,那么当天新增的用户在生命周期内一共可以为你贡献30w天的PV流量。很好理解,问题来了生命周期的30天是怎么得到的呢?

阴影面积=LT

以上是渠道A的留存率曲线,曲线下的面积其实就是该渠道的生命周期,通过数学模型,可以计算该曲线下的面积,也就求得了生命周期,是不是很简单,该问题的本质是求留存率曲线,通过定积分求得阴影面积。

其实上面的已经把渠道LT预测的核心东西讲完了,业务逻辑很简单,难点在于程序化,模型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不断调整,不断优化自己,这也是我们在该项目中最为精彩亮眼的地方。

在过去我们有几千个推广渠道,积累了丰富的渠道推广数据,我们为所有渠道建立一个模型,通过相似度算法找到相似渠道,用该渠道数据作为预测渠道数据进行建模,预估该渠道生命周期。

相似渠道匹配

以上数据为例,我们有AB两个历史渠道,当一个新渠道C推广了7天后,就可以通过相似度算法,给预测渠道C找到一个相似度较高的匹配渠道,注意新渠道我们称为预测渠道,历史渠道我们称为匹配渠道,在通过补偿算法去弥补匹配渠道与预测渠道数据差异,当预测渠道C有了第8天的数据后,它仍然会按照上面的逻辑去寻找一个相似渠道,通过这种循环迭代,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会越来越高,我们现有的LT预测误差在1%以内。

1. 新渠道推广时间满足7天

2. 相似度算法进行匹配,找出相似渠道进行建模

3. 建模预测结果输出

4. 反复上面操作,直到该渠道满足90天

V:就是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对于该项目来说V就是该渠道的人均收入

LTV=LT*V

ROI(投入产出比)

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算法计算出LTV,下面的工作就非常简单了,渠道ROI=LTV/成本,目前我们已将该数据在平台例行产出,商务同学会根据该数据就行渠道的选择投放,下面是选择两个渠道的生命周期,以蓝色趋势线的渠道来说,该渠道用户生命周期评价在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