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百讲 | 陶冶 PGC爆款PK综艺自制 品牌如何玩好内容营销

【 以下为演讲实录节选 】

陶冶:很高兴在一招的平台上跟大家做分享,我主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关于 PGC 与平台自制,品牌应如何选择。

从 2005 年开始我一直从事新媒体内容营销的探索。在优酷这个平台上,我一直做内容营销这一块。我和我团队先后做了王老吉大电影、乐堡啤酒和《暴走大事件》、及良品铺子与《穿越吧厨房》等合作,金额都是过亿的量级。

但是在项目合作中,我发现在视频平台上随着平台越来越成熟,我们在做内容营销的时候,空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反而在 PGC 和自媒体这一块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流量空间。

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品牌如何建立 PGC 爆款,以及 PGC 如何实现商业化升级的话题。

在聊品牌如何建立 PGC 爆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平台自制的情况,如今所有的视频平台都会随着版权采购的费用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于头部项目的一些投入。

那么品牌主在综艺节目里做内容营销的时候采用什么模式呢?

■?第一种叫爸爸模式。现在平台方很喜欢把广告主叫做金主爸爸,只要你能砸出 6000 万左右的费用,就可以做这个项目的王,在里面可以得到充分的曝光和体现。

■?第二种是撒网模式。最佳的代表者就是 vivo 手机。很多节目里都会看到它的身影。去玩这种模式要准备大概 1 到 2 亿。

■?第三种是后期模式。就是当一个节目已经录完了在平台上播放时,把品牌的 LOGO 和内容捆绑在一起。

在这些模式下,我们觉得广告主在用硬广购买的方式在做所谓的内容营销,与其说成内容营销不如说成是又硬又直,这并不是我们想做的内容营销模式。

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的几个困境,第一就是营销费用特别高。当广告主拿着一两千万想在节目里做价值输出,基本上做不到。广告主是在为明星的阵容和制作成本买单,买来的也是一堆硬广的植入。

第二是植入形式非常单一。

第三缺乏价值输出。在一档节目里面大概有五到六个品牌主,在 45 分钟的节目里主持人要做 20 多次的口播,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把品牌价值很好的输出出来。

第四是评估效果非常单一。在所有做内容营销和评估里面,LOGO 的大小、口播的长短变成了评估标准,这是不正确的。

在王老吉和万万大电影的合作中,这个项目拿了很多奖项,在过去被很多次提起。我不会把这个项目重新翻过来讲一下,我只讲在内容营销上我们怎么做。

饮料的旺季是夏季,而影片上线时间是在冬天,且这部片子还是古装片,客户没办法在其中植入。但在整个过程中,其实客户已经整合了在这个 IP 里面所有能吸取到的信息和能够蹭到的热度。

从 6 月份开始,王老吉一直跟着电影的推广和宣传,我们有电影彩蛋的植入和产品风格内容的定制,最关键的是所有线下推广和宣发过程都带上了客户的资源,让品牌整个夏天的营销做的非常有内容。

回顾一下整个过程,从 6 月份到 12 月份王老吉都在用《万万没想到》这个 IP 做自己的营销。可以说 IP 的爆款可以为广告主带来非常多营销红利。

再看乐堡啤酒和暴走大事件的合作,这个案例可以说明品牌主是如何通过内容进行创新,并且拉近自己和消费者的距离。

首先客户提出需求的时候,我们先在优酷的节目库里面找了一堆,但找完后发现真是找不到。这个时候我们把目光投向了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暴走大事件。

当时我们做了 8 期暴走大事件的冠名。品牌冠名分了三个阶段,中间有四期中断,我们研究这几期弹幕,发现一开始消费者发现品牌、谈论品牌,当品牌没有冠名的这几期,弹幕数量仍然很多,观众们看到以后就会在想为什么这个冠名没有了。当品牌冠名再次出现的时候,大家已经非常接受品牌和内容在一起的这件事。甚至开始去调戏品牌。这是我们希望品牌主通过内容达到最好的境界。

我们做一个小结,PGC 首先具有精准的主题和受众群体,选择内容时主要看粉丝的匹配和整个内容的调性。第二粉丝的参与度更好。第三品牌和内容“同流合污”受众才会爱屋及乌。第四内容营销能让消费者用自己的方式喜爱品牌。

新媒体发展到今天,在受众每个人品位都不一样的情况下,我们在运用新媒体和 PGC 的时候,品牌主可以稍微放下自己的身段,真正和内容方与消费者玩在一起。

接下来我们再讲一讲 PGC 如何实现自己商业化升级。我们认为在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内,一定会出现百亿级规模的内容航母,他们和平台之间会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单一的 IP、单一的内容会由于它内容选题和自身生产者的特点,致使生命周期和扩展性有限。

?

在 2017 年,PGC 急需解决和面对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内容生产商应该尽量让自己成为优质独立版权的供应商,来提供垂直领域的专业内容。

第二,我建议内容生产者们和创造者具备独立的招商能力,建立有深入合作的内容客户。

第三,希望 PGC 具备一定的发行能力,在平台流量支持减少的情况下维持高速增长。

单纯从营销角度看 PGC,我给大家提的建议是把该卖的尽早卖,早点转型做新的,能卖的时候多卖,早点转型做新的。

作为内容生产者,一定要抓住自己有红利的时期,尽量商业化。因为商业化会帮助完成自己产品的升级,同时能孵化下一代产品。

总结一下 PGC 商业升级的建议。第一是不忘初心,内容生产一定要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在自己垂直领域里把自己做到最有价值。

第二是商务升级。第三抱团取暖。现在面临的对手已经是平台自制的腰部内容,他们比单个 PGC 内容更加规范化、商业化,且流量更加稳定。所以我们在争取品牌商比较大的份额或者比较大笔的广告预算时,需要不同节目之间的组合抱团取暖。

第四个就是产品迭代,虽然说大家在聚焦自己最核心的价值、最核心节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节目在半年或一年后是不是像现在一样被资本、被粉丝、被广告主们热捧。

最后我真诚的希望各位品牌主做内容营销的时候,能够真正放下身段,和内容方玩在一起,以后再也不要叫金主爸爸了,我们改口叫父亲吧。

谢谢大家,我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