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跨界营销策划 为什么他们就能玩的这么6

跨界营销是新鲜事儿吗?当然……不是了!

但可以说是营销策划的“妙药”

如果处于上坡状态,跨界有可能可以圈住横向维度的人群,

处于下坡状态可以借助他人力量再次绽放

同行不同类跨界也许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这是在理想的情况下。

那本君就跟大家分享几个跨界营销小案例吧

品牌+IP 突破次元的碰撞

肯德基和恋与制作人联名套餐

主角之一的肯德基在线下拥有众多的实体店,曝光度和影响力都是很高的。通过此次合作,恋与制作人利用肯德基为自己做推广召回老玩家也吸引新玩家,肯德基则可以吸引喜欢制作人的二次元群体增加销量。

ofo 和小黄人的合作

当时共享单车市场火爆,但同时也出现了众多的竞争者,ofo 虽说行业是元老,但是在众多的竞争下失去部分关注和受众。

与此同时《神偷奶爸3》正上映,小黄人 IP 正热。首先,ofo 给大家的印象是黄色,这个与小黄人这个形象是契合的;其次双方都处于行业的风口中,当时ofo 小黄车是使用率频率较高共享单车平台并且有独立的受众群体,而小黄人是环球影业旗下最强品牌 IP 。强强联合造就了这次出色合作,为双方赚取了关注。

所以品牌和 IP 并不是随意配对合作的。而是充分了解各自的需求,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对象合作,才能产生 1+1>2 的效果。

品牌+品牌 强强联合

品牌和品牌合作的频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

Superme+LV ,年初合作LV出了联名款。Superme 和 LV 都是服饰类品牌,但是两个品牌的受众群是不一样的。LV 是奢侈品,受众是高端人群;而 Supeme 是潮牌,面向的是潮人、喜欢街头文化的人群。

这两个品牌的合作,对于 LV 来说是一次设计的突破,吸引了更多喜欢街头文化的年轻人;对于 Surpeme 来说此次合作将张扬个性和经典奢华的结合,展现了与平时不一样的形象,同时也可以吸引高端人群对潮牌的关注。

再比如 Surpeme 与 Lacoste 的联名合作。Lacoste 是一个法国高级服装品牌,创立于 1933 年,品牌以“轻松高雅”为设计理念。Surpeme 联名 Lacoste 将简单的经典款上升至一个新的层次,简单的将街头文化与传统时装相融合。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很好曝光,并能够吸引新的群体。

一旦遇上品味相投的品牌,会选择长久的合作。比如 Surpeme 与 Nike 的合作从 2002 年开始,已经有了长达 16 年的联名合作。所以品牌与品牌之间之间的合作是相互共赢的成就的。

品牌+名人 合作共赢

品牌和有名气有影响力的人一起合作出联名款。比如 PUMA 与英国视觉艺术家 Shantell Martin 推出联名系列。阿玛尼 (Armani) 旗下分支品牌 Prive 联合韩国偶像EXO边伯贤出相关联名等等。

品牌和名人合作,这里不是说邀请名人成为代言人,而是一起参与品牌成品的设计。

自从 2011 年起,PUMA 的全年销售额就基本上停滞不前了。但是,自从邀请蕾哈娜成为 PUMA 女子系列创意总监兼全球形象大使(Rihanna)后,近两年彪马集团销售额猛增 17% ,全年销售额整体上涨 14% ,这一数据创造了 PUMA 的历史新高。同时,这对于明星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曝光机会,其次也在向外界展现自己不一样的才能,吸引该品牌的顾客对自身的关注。

如果明星自身拥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那么品牌就会选择长期的邀请该明星一起出联名设计款。比如蕾哈娜女士自 2015 年和 Puma 开始合作,现在合作仍然继续。

品牌和知名设计师艺术家的合作那更是好上加好了。知名设计师、艺术家本身就是品质的保障。品牌借助设计师的名气再次推广和提升品牌,而对设计师来说,与知名的品牌合作这也是对个人品牌和形象的一个推广曝光。

香港艺术家 Michael Lau和PUMA合作出 Michael Lau x PUMA Suede,这也是两位的第二次合作。Michael Lau 将潮流文化融入PUMA的鞋中展现了不一样的PUMA,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曝光。

品牌的合作、联名时数不胜数,但只有恰到好处的联名合作才能吸引大家眼光。此处就不得不再提PUMA,自从选择了蕾哈娜女士,鞋子颜值和知名度都上去了,最重要的是销售量也翻了一番。

所以,最终还是高质量的联名作品才能达到吸引大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