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没死 搜索永生

新电商兵法

微信号:dianshang811

新鲜丨深度丨案例

关注

昨天一篇题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刷屏了,这篇文章逻辑如下:

  1. 百度搜索中有大量的百家号内容;
  2. 百家号是一个以营销号为主体的内容平台,质量堪忧;
  3. 百度成为百家号站内搜索引擎,再也不能帮网民找到答案;
  4. 百度作为一个搜索引擎已死;
  5. 偌大的中文互联网连一个搜索引擎都没有,即中文搜索引擎已死。

文章称:

最近半年使用过百度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你在第一页看到的搜索结果,基本上有一半以上会指向百度自家产品,尤其频繁出现的是“百家号”。

这位作者说:

看上去很带感,朋友圈不少人都义愤填膺,甚至认为百度是在自掘坟墓,不乏很多科技行业人士和专业媒体人。在中国骂百度从来都是政治正确,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让人意外,有人甚至还将昨晚百度股价下跌与这篇文章直接挂钩,却忽视了中概股普跌的事实。投资美股的人都应该清楚,这样的文章不可能对百度股价构成任何直接影响,毕竟不算什么大事件。

百家号是百度的自媒体平台,刚推出的时候曾经主打过优质作者和高品质内容,后来几经调整,现在成了一个以营销号为主体的内容平台——内容包罗万象,数量很大,质量堪忧。

一定会有人先入为主地认为我在“洗地”,但我依然要说:说“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并不尊重事实。百度为什么会让搜索结果中出现更多百家号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对搜索引擎乃至中文互联网行业而言,是更加值得探讨的话题。

? 百度没有成为百家号站内搜索引擎

正如这位作者所列举的,在百度搜索关键词,依然可以看到大量的不是百家号的内容,比如百度经验、百度知道等,也有来自第三方网站的内容。

这位作者列举的case有9个。

前5个都是新闻属性的关键词,如“中国2019年GDP”,“英国脱欧”等,其余4个是技能、名词类,如“怎么买高铁票”,结果显示,百家号内容只有一个,百度经验内容较多,然而百度经验内容多年前就已大量出现在“技能”类搜索结果中的,这跟一年前没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再找更多的case,比如商品名称、比如人物名称,都会发现百度会呈现截然不同的搜索结果,而且都不是百家号为主,这正好说明百度将中文搜索做得越来越个性,针对不同类型的搜索词给予不同结果。

2018年一大变化是,新闻类搜索结果中百家号内容多了,百家号作为一个跟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类似的内容创作平台,大多数内容具有时效性,因此更多出现在新闻类搜索结果中,新闻搜索结果中的百家号,很多都是自于传统新闻媒体,百度去年取消了新闻源,因为很多媒体现在都已拥抱内容平台,去开办各种号,如微信、微博、头条等,将内容送到互联网上的用户,本质上这跟他们过去将报纸送到街头小巷没区别。

因此我们很容易发现,因为百度新闻搜索类结果中有一些百家号内容,就断定百度成为百家号站内搜索引擎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对此百度方面回应表示:

百家号是提升百度App内容生态体验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优化用户使用百度App搜索时遇到的页面访问速度慢、排版差异大等浏览体验问题。现有的190万百家号创作者,覆盖了全部的权威媒体和资讯机构。

对于外界对百家号的质疑,百度副总裁沈抖今天表示:“好多人问我,我昨晚睡的好吗?我还真睡得挺好的,问心无愧。”

他同时表示,在PC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无障碍地访问任何内容,但移动互联网时代,App都是独立的个体,相互连接非常困难,比较割裂。因此百度才提出了百家号和小程序等行业解决方案扭转局面,希望和头部媒体合作,和内容创作者合作,把更多内容带给受众。

百度股价大跌6% 作者发声与文章无关

就在22日晚上述文章发布并刷屏后,美股周二收跌,道指下挫逾300点,中国主要科技股普跌,其中百度跌6.40%,京东跌6.79%,微博跌13.63%。有报道称百度市值目前仅剩560亿美元左右。

有人将股价与文章联系起来,对此今天上午,《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作者方可成称,二者没有因果联系:

同时,今天中午,该文作者又在微博上对网络上的一些评论做了回应:

这篇文章的传播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家都有类似的使用体验,只不过终于有人写出来了。

有人针对我的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最典型的说法是:百度是商业公司,怎么排序都是它的自由,现在中国哪家互联网公司不是把用户圈在自己的地盘里面?为什么百度不能这么做?

对于这种说法,我的回应如下:

  1. 百度是搜索引擎,不是头条那样的资讯平台,也不是微信这样的社交工具。人们在使用百度时的期待是通过它找到互联网上的有用信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搜索引擎了。
  2. 商业产品也是有公共性的,搜索引擎尤其如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够接触到怎样的信息,决定了在社会上流传的是假新闻还是真消息,是优质信息还是劣质内容。因为搜索引擎等科技平台的公共性,所以它们需要负起社会责任——在美国,在欧洲,都是这样。友人A说:假如谷歌干一样的事,CEO估计又要去趟国会接受质问了。友人B说,谷歌在搜索结果里面稍微推了下自己的shopping service就被欧盟罚了二十多亿。百度这样的做法,是欧美公司无法想象的。
  3. 即便是单纯谈商业,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好的商业决策。用户体验下降之后,用户会用脚投票的,这不是什么长久的商业策略。

另外,对于前面百度的回应,他认为:如果能给出第一页的结果占比会更有说服力……

与搜索体验下滑相对的是百度在用户规模和收入上的大幅增长。

在用户和商业化层面,百度和今日头条的竞争非常激烈,百度把搜索结果更多指向自家平台的意图也很明显。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亦指出,百度已经不打算好好做一个搜索引擎了,它只想做一个营销号平台,把希望来搜索内容的人全都变为自家的流量,然后变现。

截至2018年11月,百度App的日活达到1.6亿、日均搜索响应次数60亿、日均信息流推荐量达到150亿。百度2018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百度核心”(Baidu Core,即搜索服务与交易服务的组合)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16亿元(约合3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百度CEO李彦宏近日发内部信透露,百度2018年的总营收突破千亿元。

为什么新闻搜索结果中有更多百家号内容?

核心原因是:

新媒体浪潮中,中文互联网的内容创作、分发和变现体系都变了。

这些年各种“号”涌现,改变了网站-搜索引擎的单一内容体系,转而走向共享式创作者-个性化分发与传统内容体系结合的新体系。做内容的不再是建一个网站去做SEO获取流量,而是将内容发布到有读者的平台,再通过分成、电商、赞赏、IP等模式变现。这些“号”不只是百家号,还有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企鹅号、网易号、搜狐号、一点号、凤凰号、大鱼号等等。

现在在这些平台上做内容的人,相当一部分是传统媒体人,也有一些是传统网站站长。随着门槛的降低,也确实有很多新新人群涌入,形成了今天鱼龙混杂的局面。然而这在传统网站时代也是一样的,我丝毫不觉得传统网站的整体内容质量会比今天各个平台的好到哪里去。

网站内容同样参差不齐,还缺乏原创保护、广告分成、内容赞赏这样的机制。内容平台将内容型的网站变为平台号,实现了共享式创作和个性化分发,也实现了阅读体验的相对统一,是进步,而不是退步。

搜索引擎内容是否有价值是用户说了算

如果不谈一些人对百度的主观偏见,我认为担忧“搜索引擎百度已死”是一些人的杞人忧天。

百度能不能给用户找到答案?能不能帮助用户找到所求?通过几个case来判断没什么意义,毕竟每天搜索引擎都要响应数十亿次搜索,百度App日活超过1.6亿这个数据显然更有说服力:如果百度搜索没价值,大众用户就会逃离,在谷歌外他们也有很多选择,中文搜索引擎不是作者说的那样只有百度,搜狗、360、神马等竞争对手一直都在。只不过,这些搜索引擎也都在结果中放入了信息流,上线了各自的“XX号”且融入到搜索结果中——百度最先做,却不是唯一这样做的。

去年百度提出了有事搜一搜,没事看一看的口号,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直接改变了搜索引擎的模式:从主动检索到主动搜索与被动推荐结合。百度的变化,本质是搜索引擎的进化:搜索引擎不是只能有一个搜索框,也不能只检索站外内容。

我们看到这些年搜索引擎一直在变化,从当初单纯地检索网页,到后面的结构化信息,再到移动时代的语音助理、以图搜图、垂直搜索引擎,以及现在的信息流+搜索的双引擎模式,搜索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加速信息流通,给用户找到答案,让人们平等地获取信息,才是搜索引擎的终极目的,我认为现在百度在百家号上的探索,并未背离这一目的。

对了,谷歌2017年也在搜索结果中融入信息流了。

? 百度被列入“30天负面触发观察”

近日,百家号发消息称,近一周,平台累计查处了1558个严重违反《百家号平台服务协议》和《百度联盟会员注册协议》相关规定的账号,对查实存在违规行为的账号进行永久关闭账号的处理。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文章发出后,百度周二股价下跌6.4%,报160.39美元。花旗23日发布投资研究报告,将百度目标股价从262美元调低至205美元,继续维持其股票“买入”评级。

不过在报告中,花旗分析师艾丽西亚·雅普(Alicia Yap)将百度列入“30天负面触发观察”。

? 网友:百度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百度了

昨日一大早,有关百度的话题就登上微博热搜:

不少人都认为,百度做的确实有些过分:

@Hachikkoo : 手机搜一个问题,百度知道不显示完整,还要我下载app才能看

@Roger_CSC:首页一半广告一半自家货,这也是醉了

@鱼生四井_赤月夜行:经常百度的人,一般直接跳个三五页的

@yu中qle:百度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百度了,走偏了

@沈怀朔呐:做过百家号,标题党阅读量高,很多文章甚至很多还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

也有人觉得不只是百度存在问题:

@我系神经病:不要人云亦云,我信赖百度

@风-水-张-玄尘福州:广告的搜索项不是都备注了是广告吗?你不点击就好了呗!

@倾尽一生空余欢:大众人群更喜欢使用的还是百度吧

@江子鸭:现在自媒体真的门槛太低,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只要标题好,流量亦万千。

@一把黄紫白三色洋牡丹:何止百度,某些浏览器自带新闻,打开首页那新闻花式得像是当看客都白痴,不敢相信现在啥都能编完往网上当新闻放。

*编辑 :电商君 来源:艾瑞网、现代快报、百度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电商兵法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END-

转发分享截图后台回艾特电商君,可获得精美礼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