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报告中提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报告再次强调了网络舆论工作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方面的重要性。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当下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舆论格局中,互联网成为影响广泛的新兴媒体,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生成地,是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一跃成为与传统平媒比肩的重要的舆论阵地。因此,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是顺应我国媒体格局、舆论格局发展变化的战略抉择。
正面积极的网络舆论在加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自信心与幸福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错误消极的网络舆论也会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严峻挑战。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应树立三个意识。首先应树立阵地意识:在互联网这个新兴舆论阵地上,我们应主动发声、抢先发声,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广泛倡导社会公德。其次应树立创新意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实处理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关系。敢于在方式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第三应树立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精神,切实把网上舆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政策和投入上切实保障,使工作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同时还应不断完善和细化网络立法,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为互联网内容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不断加强技术升级,加快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为有效过滤和控制各类有害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网民的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对网民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增强其文明上网的自我约束能力,为营造清朗网络环境提供源头上的保障。(文/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