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和做减法的边界在哪里?
企业的经营成果为什么是品牌而非产品?
品牌三大理论具体如何运用?
延伸品牌怕什么?
1
这个市场没人跟你竞争是好还是坏?
在定位体系里,“聚焦”简单点来说就是做减法,但是聚焦和做减法的边界在哪里?如何减,减什么?可以将聚焦拆成“认知聚焦”和“运营聚焦”两大块,各有侧重,分别对待,切不可混淆,否则对品牌和企业来说都是灾难。
一、认知聚焦:考虑顾客的心智特点,聚焦具体品类
认知聚焦应当聚焦具体品类,最好能优先选择强势的具体品类来创建品牌。这是一个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好机会。
比如糖果是一个抽象品类,这个抽象品类里有哪些强势品类?大家马上能想到的有巧克力、奶糖、口香糖等,所以现在这些品类大家都说得出代表品牌了。
而有些地方特色的小点心就属于弱势品类,打造大品牌就很难了。
很多企业在选择机会入口时,认为有块地没人跟我竞争多好啊,少了多少敌人和麻烦!所以往往就会选择非常弱势的品类。
选择弱势品类去打造品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在一个抽象品类里的强势品牌,适当往弱势品类里延伸一下,顾客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顾客也不愿意为了每一种糕点每一种零食每一种水果等去记一个品牌,这个记忆量太大,比如“都乐”延伸的除香蕉以外的食品我也愿意买。
因为它延伸的这些弱势品类,本来专家品牌也很难出来,这个延伸就是安全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透这些背后的东西——一切都来源于顾客的心智。
抽象品类和具体品类里面有太多很弱势,弱势品类又建立不了专家品牌。而延伸品牌怕什么?
怕专家品牌。弱势品类建立不了专家品牌,所以专家品牌就顺便就收割这些弱势品类了。理论不是机械的——不是每一个(弱势)品类都一定有一个独立的品牌。
不过这里有一些小窍门,当品牌做强势品类的时候,比如五芳斋粽子,这个粽子字体的大小要跟五芳斋一样大小,因为在顾客心智中,粽子就代表五芳斋,五芳斋就是粽子。要是出其它糕点,怎么办?
“五芳斋”三个字就要变小,把其它品类的字体变大。
顾客挑选一个品类时比如沙琪玛,市场上也没有代表品牌,所以看到“五芳斋”三个字时,会觉得“也可以,五芳斋这个牌子我知道。”
但是如果将“五芳斋”三个字变很大,久而久之,顾客就会有认知上的混淆:五芳斋到底是做粽子的还是沙琪玛的?
二、运营聚焦:考虑范围经济性,抽象品类
运营上是可以聚焦抽象品类的,这个考虑跟认知聚焦是不一样的,认知聚焦考虑的是顾客的心智特点,而运营聚焦更多是考虑以下特性和做法:
1?品类的经济特性:
比如季节性,卖粽子如果只聚焦卖粽子,那其它季节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2?认知的相关性:
顾客认为月饼能做好,其它糕点也可以做好,但是不能说你把洗发水做得好,凉茶也会做得很好。
3?配称的共用性:
为什么说运营聚焦跟跟认知聚焦不一样,主要就是考虑到范围经济性,比如季节性饮料的生产线是可以共用的。
4?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只要能达到范围经济就可以了,一旦延伸过度,物料、品控和研发等等的管控是非常难的。
5?卖而不推:
不要卖几样东西就非得推这几样东西,会违反认知聚集原则。
6?适时推出新品牌:
比如洽洽瓜子做得不错,是可以适当延伸其它炒货品类的,但是如果延伸到强势品类比如花生,长远来看,用新品牌更好。
三、品类分化:满足顾客的差异性需求
随着品类的成长,顾客越来越多,从原点顾客扩展到更广泛的顾客受众,大品类难以兼顾每个顾客的需求,众口难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当这些差异性的需求达到经济可行规模之后,就会有部分产品针对该需求进行优化,偏离主流产品,直到引导顾客产生了认知隔离,最终成为新品类。
2
挣了100亿的利润却没有创造价值?
品牌——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核心成果,它不是由企业说了算,不是由老板说了算,而是由消费者的心智说了算。
当消费者要买一件商品时,还没开始购买的动作,就已经确定了要买哪件,无论海淘代购还是彻夜排队,天涯海角只为那个它。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一、困扰德鲁克的问题,有了答案
德鲁克是众所周知的管理学大师,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存在于企业的外部,但是直到晚年的他还在在苦苦思索——到底在外部的什么地方?
我们结合德鲁克理论和定位理论的成果,可以确认这个经营成果在企业外部,更进一步,是在顾客的心智中,左右顾客的选择——它就是品牌。
如果可口可乐的工厂被一把火烧掉,三个月时间就可以重新建立,当然这个没办法去验证,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中国就有这样一个奇迹,就是王老吉和加多宝之战。
王老吉把商标拿回来,没有工厂没有供应商,什么也没有的情况下迅速就夺回了市场。
二、多数企业都在毁灭价值
有利润不一定创造价值,如果一个企业有100亿的利润,但它是用1万亿的资产来产生的,那其实就是在毁灭价值。
比如很多央企,看起来利润很丰厚,但实际没有创造出多少价值。
中国移动如果把它的牌照放在市场上拍卖,能拍卖出几万亿,这样一算它并没有创造价值。
2015年,苹果占有了智能手机行业91%的利润份额,三星由原来的40%下降到14%。下图显示从2013年开始,这两家加起来的利润已经超过百分之百,这什么意思呢?代表其它品牌都在亏钱。
大部分行业都在毁灭价值,尤其是高科技行业,巴菲特说过:“高科技是投资者的噩梦,消费者的福音。”现在百分之二十的企业在挣百分之八十的利润。
三、企业的经营成果为什么是品牌而非产品?
著名的可乐盲测试验,试验者宣称盲测时可口可乐口味排名第三,其实可乐贴上标签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可口可乐最好喝。
也就是说品牌不仅创造利润,甚至可以影响真实的味觉,产生一种预期。
品牌如何创造顾客?最根本的是在心智中创造预售,他还没有走到超市没走到货架前,就想到要买这个牌子,就算摆在角落也没关系。
反之没有实现预售的品牌就是一个商标,消费者不会优先选择你。
除非你的货架铺排特别显眼,但这(渠道)其实也是由品牌决定的,主要看你能不能带来客流。
如果你真的创造了顾客,比如老干妈,开一个便利店,如果连老干妈都没有就不叫便利店了,所以老干妈和渠道关系硬,先款后货。
还有外婆家,商场会对它进行反向保底,它成本更低,就可以定价更低,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四、钻石和斧头你选哪一个?
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
产品价值包括内在价值(比如斧头可以劈材)和外在价值(因为外界的看法而拥有的价值,比如钻石、锦衣),产品价值最多帮你挣回资本的投入,因为很容易同质化。
真正获得高回报的是品牌价值,也包括两个部分:
保障价值:购买时发生作用的,比如都乐的香蕉,回去你就会把标答撕掉,但买的时候没有就不一样。
彰显价值:
当众消费时产生的价值,比如LV的包包,大家需要这个品牌的效应,同样的质量,没有logo,可能价格就只有它的百分之十。定位通常是在打造保障价值。
3
品牌三大理论
1、usp理论
主张每则广告都应该向同一个顾客提出同一个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不能或者不曾提出并且能够打动消费者的。
但是如果这个理论不是基于专用的配称,也是非常容易同质化的,比如你说你27层净化,另一商家还说我29层净化。
2、品牌形象论
所以后来就主张广告应该赋予品牌更多的情感,这些理论在中国都有实践的,比如“唯唯豆奶,欢乐开怀”。
有一个洗发水品牌叫“奥妮”,它早期定位强调黑发作用的,后来它请了广告公司,做了市场调查,认为消费者最希望头发飘逸,于是改变策略,花重金打造“爽洁自然”飞瀑流泄的品牌形象。
开展“买奥妮,游黄果树瀑布”活动,试图强化其“飞瀑流泄,爽洁自然”的品牌形象,没有效果。最后逼急了还打出“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的广告,这下销量下滑更严重,因为不说不知道,消费者原以为它是进口产品。
这场声势浩大的形象运动使奥妮品牌走向了没落。
夏士莲却发现了机会,于是发起了“夏士莲黑芝麻,真正黑头发”的推广活动。因为没有遇到奥妮的狙击,夏士莲大获成功,而失去了“黑发”定位的奥妮再也没有翻身。
品牌形象论的缺点是其美好形象是通用的且流于言词,动嘴很容易,却容易华而不实。
品牌形象论里还有一个分支叫“品牌性格论”,通常是基于极有魅力的创始人/领导人,比如乔布斯,雷军等。但这类成功是不可复制的,难以成为打造品牌的一般方法。
我们打造品牌要基于科学的、可以重建的科学方法论,如果有这样魅力的领导人,这是幸运,当然很好,没有的话就不应该强求。
3、品牌定位理论
以行为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杰克·特劳特是代表人物。我作为一个科学主义者,相信定位理论,把信任状投给定位理论,是因为我看到其背后很强很硬的科学基础,有源源不断的内力输送。
定位理论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有很多实践者。
比如农夫山泉早期是形象论,现在就是定位理论,“不生产水,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怕上火喝王老吉”等等。
2017年6月26日店长素食店长管理班
【开班缘起】
当前素食行业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想要做素食餐厅或者正在经营一家素食餐厅的经营管理者们面临着如下几大问题:
1、想筹备一家素食餐厅而不知从何下手?
2、身边有众多资源,不知如何整合,转化为生产力?
3、缺乏人才,不知如何培养现有人力资源?
4、员工向心力不足,不知如何激励员工并进行团队建设?
5、遭遇经营与发展的瓶颈,不知该何去何从?
6、素食餐厅持续亏损,心急如焚却一筹莫展?
【课程时间】2017年6月26日-7月1日(六天,全日制)
【上课地点】中国·广州·长洲岛·广州素食学校
【授课方式】讲师分享+师生研讨+游学
【招生对象】
1.适合意向投资运营素食餐厅的负责人
2.已开店素食餐厅的店长经理相关管理者
3.其他预备从事素食行业工作者
【培养目标】
培养有一定战略发展规划能力、素食行业清晰定位分析能力、并具行业共同平台资源的素餐厅策划投资者,培养具优秀素店管理能力并掌握成功开店养店经验方法的素食职业管理型人才。
【课程大纲】
一、从事素食投资经营管理前必须要问自己的问题
二.成功素食餐厅开店前必须要有哪些筹划与准备工作?
三、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素食餐厅经营管理者?
四、如何进行素食餐厅的营销推广?
五、素食餐厅的资金使用、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
六、如何经营可持续盈利与发展的素餐厅?
七、素食餐厅游学与店长管理实战经验交流分享课
八、结业考核
【课程安排】
一、从事素食投资经营管理前必须要问自己的问题
1.为什么做素食比怎么做素食更重要
2.当前素食行业的现状是怎样的,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3.什么是素食?葱蒜等五辛是不是素食?蛋奶是不是素食?蜂蜜、燕窝、虫草等是不是素食?
4.素食与传统餐饮究竟有哪些不同?
二.成功素食餐厅开店前必须要有哪些筹划与准备工作?
1.如何精准把握素食餐厅的定位?
2.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客户定位、菜品定位、价格定位?
3.不同定位的素食餐厅对选址有哪些要求?
4. 素食餐厅的选址与装修易犯哪些致命错误?
5.如何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素食餐厅如何招人、用人、育人、留人?
6.投资者如何科学、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
三、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素食餐厅经营管理者?
1.如何正确处理素食投资者、餐厅经营管理者、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
2.素食餐厅经营管理者如何正确自我定位?
3.为什么素餐店长一定要懂菜品?
4.如何高效培养人才和进行团队建设?
5.如何应对素食餐厅突发事件和应急事项的处理?
四、如何进行素食餐厅的营销推广?
1.如何科学规划一家素食餐厅的经营目标?
2.如何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营销与推广?
3.如何进行素餐厅菜品营销?
4.针对试营业、节假日、佛教节日、周年庆的营销技巧?
5.素餐厅如何进行“无中生有”的事件营销?
6.素食客户群体的开发与维护技巧?
五、素食餐厅的资金使用、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
1.如何科学规划资金的使用与建设发展?
2.食材采购应注意哪些细节?
3.如何科学节约成本和控制成本?
4.素食餐厅财务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4.如何建立合理的员工薪酬计划?
5.如何科学激励员工?
六、如何经营可持续盈利与发展的素餐厅?
1.素食餐厅盈利模式与传统盈利模式的异同?
2.素餐厅特色盈利点的开发与设计
3.如何规划和建设素餐厅的品牌?
4.如何进行素餐厅的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七.素食餐厅游学与店长管理实战经验交流分享课
广州代表性素餐厅游学与实地考察,与素食餐厅经营管理者,交流探讨素食餐厅的定位、装修设计、出品、服务与文化建设等实战经验。
八:结业考核
口试+笔试
扩展阅读:
1、2、3、
4、5、6、7、8、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