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营销杜蕾斯可以绝味鸭脖为什么不行

今年的双十一真的是好不热闹!

先是有吴亦凡、章子怡等一众明星到场压阵,后是有马云、李连杰及功守道的压轴,甚至就连女神妮可·基德曼也来捧场。

当然,作为主角的各大品牌商家,也都没闲着。纷纷进行了相应的营销宣传活动。

有些商家的营销活动,创意满满,让人拍手叫绝;但些商家的营销活动,却让人直呼“伤不起”,甚至还遭到广大消费者们的疯狂抵制。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没错,就是绝味鸭脖。

就在双十一前的11月1日,绝味鸭脖在其天猫旗舰店上推出了一张双十一的预热海报。这张海报画面内容低俗不堪,还充斥着性暗示意味,被指公然开黄腔、色情营销,同时涉嫌侮辱和消费女性。

海报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大网友,尤其是女性网友的愤怒与抵制。有的网友表示“消费女性太低俗了”、“告别绝味鸭脖,太低俗了,企业形象是这样的吗?”

这张海报上线不到2小时就被撤下。次日绝味鸭脖的官方微博也发表了道歉声明。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1月3号,绝味鸭脖的微信公众号又推送了一篇刷新公众底线文章《我不搞预售,我就是玉兽》。

这篇文章用一些充满性暗示的对话,继续进行着低俗、色情营销。

客观来讲,在热点事件前提升关注度,以求品牌的突围成功是营销人员常用的策略。但是,玩色情擦边球,用挑逗的性暗示,开黄腔、消费女性,这样的低俗营销真的是一个好策略?

诚然,绝味鸭脖的低俗营销确实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与关注度。截止发稿日,相关的报道已达736篇,微博1813条,那条微信推送阅读量也已达到10万+。

但是,这些数据上的成功就是品牌的成功吗?当然不是。

巨大关注度的背后,其实是其品牌美誉度,品牌形象的一落千丈。网友关注,媒体评论,更多的是批评和抵制,而不是赞美和支持。

中国最新修订的《广告法》中也有规定:

广告不得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情形,不得含有淫秽、色情、性别歧视等内容。

而绝味鸭脖的一系列营销,已经不仅限于性暗示,而是大张旗鼓地“明示”,这显然不合乎法律法规。

这种低俗营销的手法,势必会造成品牌的形象崩塌,导致消费者在提及品牌时会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还会影响其企业的销售及业绩,更严重的,则会直接造成品牌的死亡和淹没。

据新浪的民调显示,高达76.1%的网友表示不会再购买绝味鸭脖产品,有73.3%的网友认为绝味鸭脖的此次营销将会损失部分客户。

由此可见,绝味鸭脖的这次低俗营销无疑是自掘坟墓

事实上,在众多的商家中,玩性暗示的品牌不止绝味一家,但绝味却是玩的最差的一家。

综合尺度的把握和文案的设计,杜蕾斯的广告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

每有热点事件,都少不了杜蕾斯的借势,而且其内涵段子式的文案和设计,让他的广告瞬间从低俗上升到了性感,而这种半保守式的传播方式,也恰恰符合了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

比如双十一期间杜蕾斯的海报▼

万圣节期间杜蕾斯的海报▼

杜蕾斯的蹭热点海报▼

这样的海报,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为其创意拍手叫好!形象、吸人眼球、与产品结合度高,文案也恰到好处,杜蕾斯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什么叫“污出了新高度”。

甚至有许多广告营销的老总,会专门安排营销新手研究杜蕾斯的营销方式。

比较杜蕾斯和绝味鸭脖的海报,你就会发现明显的差距。杜蕾斯很好的把握了性暗示、色情营销的界限,很“接地气”也很幽默,而绝味鸭脖却太“赤裸裸”,偏向于低俗、无节操,效果不佳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色情营销,杜蕾斯可以,而绝味鸭脖却不行的原因你也就明白了吧?

其实,性暗示、性感营销、色情经济就像是一支玫瑰花,运用得好了,可以“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让品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而运用的不好,则会“扎破手指”,不仅美感全无,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口诛笔伐。

归根结底,性暗示、色情营销都是有界限的。对于绝味鸭脖来说,杜蕾斯的精髓,你可学不来~

· End ·

发稿网软文代写、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报纸广告、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