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
新媒体内容运营,标题设计,鲜为人知的9大原则原则四、要卖关子露大腿,不露底裤为什要这样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知道了关键消息,就不会点进来看了,尤其是在这个碎片化信息爆炸式的时代!不对,是我们直接告诉你结果,你就没有求知的欲望了。
举个例子:原标题:《王兴:互联网会根本改变所有行业,但不一定发生在最底层》说实话,如果这不是王兴说的,打死我都不会点进去看,琢磨一番后,我们把标题改为:《王兴:我最近正在读1本书,思考3个问题》(1天,阅读1000+)这就是更好地切入了读书这个点,离生活场景更近,有些小伙伴可能也想知道,王兴想啥呢?也就顺手点开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把书名放上来呢?这就是露大腿,标题里点出一个大家会关注的内容,引发好奇心,然后具体答案在文中呈现。这个用好了就是骗流量利器,但是用不好就容易沦为标题党。作为一个有节操的小编,我在言论上都是反对标题党的。原则五、分清二度高清楚知名度与识别度这一对概念,是我们同行之间经常讨论的概念。什么是知名度?就是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人或事物。比如阿里巴巴,比如马云。什么是识别度?就是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有很强烈的标签印象,比如逻辑思维,比如罗胖子。在我们的判断里,识别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就是标题里要有鲜明的标签,个性化的内容,而不是泛泛的使用名人效应。比如联想集团甚至不如中国最长寿、最大的民营企业,更有冲击力。比如逻辑思维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不如350万粉丝的公众号更有特点。
举个例子:拉里-佩奇,作为谷歌创始人,足够大佬吧,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谷歌创始人,显然比其名字更有识别度,所以标题里根本不需要提及具体名字。同理,张幼仪就不如徐志摩前妻更有识别度。谷歌创始人“公开羞辱”员工后的第二天(1天,阅读1000+)徐志摩前妻:身为备胎,却活出女神范儿(2天,阅读6000+)原则六、感同身受共鸣,让用户身临其境,觉得这就是在说自己用户越来越喜欢跟自己有关的内容,或者说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对比的内容,所以我们说感同身受可能是好内容的基本标准。举个例子:1.我还年轻,让我再穷一会……贫穷但闪光,几乎是所有青春的共同特征,所以这个标题,像是一种自嘲,但慰藉心灵。2.你有没有玩命地爱过一个姑娘?这是一个提问,我相信每个男生看到之后,都会戳中曾经美好的回忆与过去。3.马云:我每天都坚持这五个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马云每天坚持这五个习惯,你呢?下篇,精彩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