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常碰见对自媒体人的好奇或是质疑的人,事实上,这份工作就是极端高压下生出稿件的过程(所以我们常比喻成生孩子),有人觉得编辑不过就是把已经有的素材重新炒过一遍罢了;有人觉得不过就是把外国的蚯蚓字翻成可以念的简体中文就好了;
但真相是,我目前完全没有翻译背景,
现阶段,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实非常简单:
1.上午决定当天要编译的稿件主题,更精确的说是在每天9:30-10点以前决定。
这等于是说,你必须在上午9:30,脑袋还没有全开,讨论早餐吃什么之前,就已经翻看过所有熟悉的外国平台,媒体,杂志,而且是可以相信的平台,同时也要包括中国比较火的事件,并借此将外国与粉丝会有兴趣的话题扣连在一块。选稿准则,其实就是除了国际大事外,还要拉入其他有趣、好看、好懂又不落俗套的文章。
2.每日至少要翻译两篇以上外电。
过去是4篇的数量,但其实那是极度高压且伤身的做法,后续渐渐放宽,倒不如真的全面一点写出好文章。
3.选好译稿,只代表你决定好主题,接下来要把其他相似关联的报导拉2-3篇进来。
换句话说,编写一篇译文要看3-4篇的相关文章。
4.选出每一家外电的亮点,打散重组,写成好看好懂的报导。
终于看完一篇主题的外电,可能这个时候你回神已经是接近中午12点,然后接着就要把每一家平台的重点描述,经过,专家评论,正反双方看法通通丢到你爆量到快吐的草稿档中,接着就是自己排序,编译。
5.文中有我们不熟悉的名词/知识/习俗,彻底搜查。
把稿子翻译编写好,还没有结束,文中任何可能会引发不懂/好奇的名词,都要查出来附注在内文中,尽可能用网友看得懂的方式写。
6.终于完成初稿,开始选图。
听起来好像点击进去某个神奇的世界就能看到所有「备好备满」的图片等我们使用,最常发生的状况是,花了2,3小时写好稿结果没有图可用,那真的是吐血了。你很可能为了找图上找一小时。
7.终于把文字和图片结合在一块上稿到编辑后台,但不要忘了最后一关大魔王:标题。
这时候就可以把写了3小时左右的文章丢到后台。
8.终于把文章上线了,以为可以休息了吗?NONO。
吐血把一篇文章完成上线,不代表可以休息了,因为你还有其他篇文章要写,也就是再把前面1234567全部重来一遍,而且这些步骤,是在没有其他事情介入的情况下能顺利进行,产出每一篇文就好像在跑长程马拉松,突然打断就很像被迫停止跑步,再跑起来(继续写稿)会需要时间重整情绪。
9.一天文章都完成了,终于没事了吧.NO。
这时候好不容易生出孩子的你,发现没有推荐量,没有被推荐量,没有被推荐量,此处省略一万回。
10.反复着查看平台上其他同类型的文章。
发现没有推荐量后就需要大量的查看其他的文章,在同类型下为什么其他作者有很大的推荐量,首先开通原创作者后不管文书否精彩甚至有个别明显看到抄袭也一样有很大的推荐量,这点感觉非常不公平,其次就是不断的学习这些大神们的一些技巧,谁叫咱们来的晚呢。
10点看下来,我也不清楚进入自媒体是对是错,我们真的很努力就是了(握拳)。
比较爱自己的人,喜欢动起来的朋友们这心不适合做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