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了天了吃鸡手游里的营销案例大写的服

现在同学朋友聚在一块少不了玩两把“吃鸡游戏”,如果不会玩就觉得自个儿巨傻无比,简直就是不合群,就连哥几个说的话都听不懂啊,什么“大吉大利,晚上吃鸡”?有同感的举个爪~~~

听身边不少朋友说游戏挺好玩的,但是今天我们要唠的重点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游戏里的广告植入,看到这些奇葩广告要比这豫章的冷空气来的和善多了,感觉倍儿亲切。

因为关注了小黄车ofo的公众号,前两天推送的一条消息点进去一看大吃一惊,发现在吃鸡游戏里有了ofo小黄车道具,天啦噜,好奇心贼重就又去网上搜了一下,呵!吃鸡游戏里的植入还真不少:ofo、网易、京东、五菱宏光,百度外卖等等!通过评论可以猜测网民对这些广告植入还是比较接受的,这就有意思了!

原来“吃鸡”并不特指哪一款游戏,其实它是韩国一款端游《绝地求生:大逃杀》的微缩版本,就目前已经有3家公司研发的5款,分别是:

只有你想不到的,游戏里到处都是广告位,网易的游戏,人家自家品牌肯定是要上去露个脸的,什么网易云音乐、网易未央、网易考拉、网易严选一个都没缺席,大锅烩!

除了网易自家品牌,还得有人当广告主爸爸!京东自然少不了他引以为傲的“灰机”,还有装备箱,里面可是有高级装备,绝对配得上他那句广告词——多快好省。

这吃鸡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活下来就能吃鸡,活下来肯定是要吃的,所以百度外卖就来了,费那么大劲活下来,你得补充能量吧?

衣食住行一个都不能少,网易必须得照顾到啊,所以还拉来了小黄车给你解决中短途问题,这个就厉害了,很符合自己的定位,而且玩家对这玩意儿也不排斥,倒觉得挺好玩!

当然,想想共享单车在生活中已经争破头了,在游戏里自然也得挣个你死我活,一边是ofo植入了《终结者2》,另一边摩拜也跑到到腾讯的《CF手游-大逃杀》里了,毕竟现在共享单车里的两个巨头啊,现在也就他俩能掰掰手腕喽,看看之前那么多资本涌入共享单车行列,现在倒闭的公司还真是不少,这昙花一现,实在令人唏嘘!

我们会想这些植入品牌怎么就瞄准了这吃鸡游戏:

首先肯定是达到曝光品牌的目的

一定程度上,游戏相当于是一个虚拟的社会。所以只要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的商品,都可以植入,而且不会显得很突兀,甚至可以让游戏场景更加真实,也更容易让玩家沉浸其中。另外,游戏又是社会的微缩版,所以品牌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

其次玩家易接收

目前这款游戏刚刚发展,大量玩家有热情,对其有新鲜感,所以即使现在游戏中有广告植入,玩家都会选择原谅,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然后是受众定位精准

游戏的玩家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这就很容易吸引上述的品牌,也迎合了品牌方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这就是不谋而合,广告主爸爸给钱,游戏方给人头!

那这款游戏让广告主爸爸看好的巨大流量是怎么来的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娱乐为王

现在大家都忙,游戏确实是一个解压的方式。没有什么打一盘游戏解决不了的,实在不行就打两盘。现如今电竞慢慢走向职业化,只要打的好就能挣钱,并且现在自媒体高速发展,凭着开直播就能养活自己的人也不在少数。

借自媒体的“东风”:直播、软文免费曝光

估计不少人知道”吃鸡“是也因为直播,虽然不玩,但是也知道有这款游戏。对于喜欢玩游戏的资深玩家自然会亲身体验一把。还有就是现在做自媒体的越来越多,自媒体人对于热点的东西会井喷式曝光,当然也是为了自身的流量,这其实也是帮游戏本身打了免费的广告。

游戏本身

国内的吃鸡手游基本照搬韩国黑洞公司的《绝地求生:大逃杀》,厉害的是摆脱了一些弊端,用手机来玩,而且随时随地。

还有就是游戏的规则简单,见到人就开杀,活到最后就算赢,可以说是很容易上手了。目前没有充值入口,每个人都是靠自己的实力赢,不用怕人民币玩家的秒杀,很公平吧?

所以这就保证了吃鸡游戏的巨大流量。

游戏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如果所有品牌一拥而上,成了“深夜食堂”式植入,那用户体验度会直线下降。所以说在游戏中插入广告的这个钱,赚的也不太容易。玩家在开黑的时候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这样就不能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弹出这啊那啊的,那对于游戏和品牌来说都是一种负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