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广告的设计并不是单纯将广告形式变成和产品信息流中内容一致就可以的。如果在一个母婴类产品信息流内容中加入的都是汽车类广告,可想而知无论对于用户来说还是对于广告主来说,这种效果都是不好的。
信息流广告设计原则以实现三个指标为目标:广告接受度、广告记忆度、广告互动度。
1、广告接受度
广告接受度就像上面举的例子意义,合适的广告一定要出现在合适的信息流当中,广告也是产品,只有针对目标用户群受众才能发挥广告最大的效果。所以在信息流广告设计上,广告内容与产品或受众用户间一定要具有相关性。
以产品内容为相关的广告设计,在信息流中加入的广告内容要与产品信息流中内容相关。对于汽车内容类产品来说,为用户提供汽车优惠,小额借贷类的广告;对于旅游内容类产品来说,为用户提供折扣机票、住宿类的广告。以受众用户为相关的广告设计,在信息流中加入的广告要符合受众用户的需求,目前较为成功的是新闻资讯类产品及社交类产品,根据用户行为习惯通过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这样的广告可以做到千人千面,让每一个用户发现符合自己诉求有感兴趣的广告是设计的理想目标。
2、广告记忆度
一般来说,广告根据目的分成两大类: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品牌广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品牌曝光度,让更多人记住。效果广告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广告刺激用户行为,提升转化率。
那么对与品牌广告来说,提升用户对于广告的记忆度是有很大意义的。也许在用户看到广告的那一刻用户并没有相关的需求,但是当用户产生需求后会从记忆中寻常相关信息,这时广告记忆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如果一个广告给用户的印象深刻,用户就会对产生行为转化。
提升广告记忆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广告的创意设计,创意设计方式很多,如文案设计,富媒体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流广告的展现形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了,而是引入了更多动画、视频等富媒体的展现形式。
另一种则是场景化设计,广告的内容与广告受众场景产生关联,如在618、双11等电商购物节,推送各种优惠信息流广告。
3、广告互动度
广告互动是源于社交类产品中信息流广告的出现,如在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场景中,一方面用户可以接收到基于个性化推荐的信息流广告,另一方面用户对广告的互动行为是对社交链好友可见的。好友间可以看到对方对广告的互动行为,如点赞、喜欢、转发等等,用户间可以通过互动行为使广告产生更多的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