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备案+网站制作+网站托管一年只需3000元

网站建设、行业建站案例

创业靠RP从网络炒作公关法律角度看网络维权的正确姿势

互联网圈又一对CEO和CTO打起来了,这两天还在朋友圈刷了屏。本来作为圈内人,我一般都是默默预判冷眼旁观的,但是这次不凑巧的是,我老公也是个创业公司的CTO,也是程序员出身,走的是实力派路线,同时也是个老实厚道人。前天看到帖子,我忍不住和他说:放心,你老婆有点文笔,懂运营,还懂营销炒作,且专业PR,比帖子里的CTO老婆专业太多了。话虽这样说,我对我家这个CTO也没那么担心,毕竟他专业互联网创业十多年了,汗,趟(受)过的坑(忽悠)无数了,再汗,实力和段位也算是“脱贫”了。不扯外絮了,从网络炒作、PR和法律的角度,说说正在风暴中心的CTO和CEO为啥这次完完全全是打了个瞎架吧。一、从网络炒作的角度说,这样的网络维权很容易火,因为自带火的基因。这样的职场维权确实很有看点,因为首先,职场人或多或少都在公司、领导那受过点气,人们普遍会自觉地以职场弱者的角色做情感代入,所以,这事拥有足够多的围观群众基数;另外,这几年创业成风,从苦哈哈起家到风光无限盈利,期间各种类型利益分配“事故”确实屡见不鲜了。所以导致了当今互联网圈创业靠RP(人品),维权靠PR(网络公关维权)的现状。小贴士:正确网络炒火的姿势是,发帖的话题词必须踩到最广大基数观众的G点上,管你是《色狼总编潜规则多位美女编辑,正房打上门反逼受害女下跪道歉》,还是《风投圈高管是渣男抛弃孕中老婆,小三小四合伙转移家庭财产》都行,带点角色反差,加点职场八卦,配上当事人聊天截图,把自己放在“我很努力,但是遇到大家都遇到过的坏蛋了”的受害者的角色上,最好让所有网民都不自觉做情感代入,情节比看知音小说还带劲,文章出来就成了一半。当然了,这种文章没点文笔不是专业的也写不出来。要是自己搞不定,务必请个能的人帮你。 二、从专业PR(公关)的角度来说,这场口水维权战,两方公关水平真的都不高,CTO两口子、CEO个人+公司+背后支持方两方团队都受伤。1.先说正方以CTO为代表的广大男程序员+女编辑组合的夫妻队。技术圈这几天有不少吐槽说,这位CTO的才能,确实和他的职位不太挂钩,技术我是外行,所以这个判断是引用,不代表我个人判断。但是圈内人还是能轻松做出判断:这位的实力可照之前一波维权热点中他的前辈丁香园前CTO冯大辉差得远,无论是技术、个人影响力,还是自身公关技巧,别的不说,冯个人在行业内的RP(人缘)和自带(PR)公关技巧就不一般。不管咋说,这位CTO的个人口碑因此必然受到影响,所以这场维权,最终还会以他尴尬走人告终,最多也就是几个offer和打赏。小贴士:奉劝网络维权发起方,没有周密专业的公关炒作策划和业务实力,不要打这种口水战。公关维权目的无非是钱、权、名。照例净身出户且“毁誉参半绝”绝不是当事人初衷,也不是好的结果。当然,啥后果都不在乎单纯想一吐为快想解气的,那就随意了,如果真这么做了,很容易把自己情商、能力有待提高的状况公之于众,其他精明的老板们也会对这种人退避三舍的。性格决定命运,今天的结果就是当年不成熟的代价,也是成长中经验,善良单纯一心钻研业务的程序员及他们的编辑出身的老婆们,真倒不如暗暗吃个教训,锤炼能力,平和心态,卧薪尝胆,重新再来。2.再先说反方以CEO为代表的广大公司和背后支持团队。有人说这次是为了公司上市炒作,显然不可能。拿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分歧和丑闻炒作,这是为公司和管理层形象抹黑呀,傻子都不会这么干,这么干的就是傻子,即使管理层不懂想这么干,精明的投资方也不会让这么干的。上市前的炒作是一个多方精心策划多步骤口径统一的团体战,绝不会在这种紧要时期自黑的。最后说说这位至今不露面的CEO。昨天几篇侧面的“反转”发声,不得不说,操刀团队的水平,真是差点意思。从传出来的我看到的两篇为该CEO“伸张正义”的文章来看,《知情人爆尿:那个说自己老公一毛钱股份没拿到还觉得他最牛逼的谁我真是大写加粗的呵呵哒了》、《作为除当事人外最有权利发言的人,谈谈〈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有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公关操刀痕迹明显,细节有三。 1)从文章内容看,这是反方进行公关反击的常见套路。如果反方实在自身错误太明显,又找不到一拳打到对方的把柄,采用正面不回应,侧面让“明真相的群众”发声,搞八卦、毁名誉、拆人台的做法,也算是常见套路了。招数虽然既不磊落,也不高明,但好歹能转移或误导一下网民的注意力,让话题稍微分散点,也能避免自己啥也不说或被当面对峙,甚至越吵越凶的被动、尴尬、失控。但是稍微多想点就明白了,一般网民不可能这么“义愤填膺”,也不可能了解剧情这么细致;勤奋的自媒体们赶时效还来不及,顶多发发评论,压根没耐心调查事实八卦这么清楚。再说,一般这么敏感的时刻,当事公司都会控制内部对外发声,有员工也不敢对外说什么。谁能了解这么多“内情”,操刀立场这么“鲜明”的反转文,不言自明。当然了,这两篇文章无论是文笔还是洗脑技巧欠点火候,甚至让人连看完的耐心都没有。看看两篇标题、正文和行文风格真是神同步呢,就连文章主角都不约而同的用的大写字母代替。差评哦,即使是只用了一个撰稿人,换个写风格是不是也更好些呢。不过换位思考,做公关真的很不容易:领导吩咐下来,猪一样的队友,再加上秃子头上的这坨大臭粑粑,屎擦成这样也是忍住了万千恶心了。 2)从公关工具来看,发文的这俩微信号用的,真是太不走心了。先看注册时间:都是只发了这一篇内容的新注册的号,不过也可以理解,这种文章给钱也不是所有自媒体大号都愿意接。再看文章数据,即阅读量和点赞数:当天发的文章,半天阅读量2w多,运营多年的大号故意蹭热点到这个效果都费劲,新注册小号半天能出这数据,冲出地球是拦不住了,难道要逼勤勉的微信运营小编们去死吗?【捎带讲个辨识水军和营销号的小技巧】有经验的人判断一篇微信数据效果是否真实,一般简单扫一眼内容和排版,然后迅速拉到最后看数据就能下结论。比如,有一种是阅读量1w多或者2w,点赞数200多或者300多,没有评论和打赏,之前很少发内容,即使发了也前后内容差异太大、风格不统一、有广告软文,那这个数据就都是刷的,这个号就是专马甲小号。想知道真实数据?如果是2w,建议至少先把万上的数字去掉……(这次发反转文的小号,24号也就是今天再看的时候,23号发的第一篇10w+了——真舍得花钱啊——24号又发了个声明,截止下午4:30阅读量900,看官们自行判断真相吧)【再分享个技术刷量小规律,网络投票也适用哦】机器刷阅读量,一般都是1000的倍数刷,如果刷1w-2w的阅读量,会赠送100-300的点赞数哦亲;刷量可以设置时间和频率,但是毕竟是机器,所以都是有规律的。经常有那种多快好省的以为大家没看见一次性刷个1-2w阅读量的。所以,看上文发帖时间23号,这么短时间就到这么敏感常规的数量,那你就可以发挥想像力了。先发帖的一方虽然也经验不足,各种欠考虑,至少发帖还用个正经号。应该更大力呼过去给自己辩解的另一方,却上的是俩小马甲号,真的,你说你到底还想让群众信不信…… 三、从法律上来说,很多过来人和前辈们也推荐过了,股权这种有专业壁垒事,建议咨询一下专业律师吧。 恰好有个律师朋友就是做人力和企业风控方向的,就特意问来造福一下创业中的广大程序员及家属朋友。 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的芈振华律师:通常我们认为,股东通过出资认缴股份的方式取得了公司的控制权,因此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而董事、监事、总经理等等,只能算是股东为确保财产收益而聘请的专业人士,待遇再高始终还是外来户。由于股东将财产投入了公司账户内,为确保权益的稳定性,公司以股份的形式回馈出资人,而法律也规定需要通过备案的方式在行政机构备案实际出资人姓名。而这一切,都写在了公司在创立之初的《公司章程》之内,所以,要判断你是不是公司股东,最直白的方式就是问一下自己:《公司章程》上你签名了没?股东名册上有你的名字没?以及你是以什么方式作为出资认购公司股份的?买股份就要花钱,那么除了钱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认缴出资呢?其实你只要知道什么不可以就好了,因为坑主要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股东的出资方式应当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但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所以,当老大哥拍着肩膀告诉你,现在你少拿的那份工资会在将来折算成股份补给你的时候,还是赶紧绝交吧!要给股份早就给了,这样的创业合伙人就不要留着过年了。关于发起人觉得创业之初股权太分散会影响公司重大决策这件事情。我第一次听见可以用这个理由不分配股份的时候,内心是崩溃的,难道真的没有人知道一致行动人和一致行动协议这件事吗?所以,这个借口也可以狗带了!因此,关于股份代持这件事,如果你一开始就没签《公司章程》没上股东名册更没有用任何方式认缴股份的话,那纯粹就是个借口而已,而且还很拙劣。那么,如果老大哥说现在不给你先存在公司可不可以呢?恭喜你,这个套路更深一些。因为,非因特殊事项公司不得持有自身股份,而先帮你存着显然不是特殊事项。所以,股东们通过出资认缴方式取得了预设公司的股份,为明确份额会有相应的《公司章程》加以载明。想给你的时候必然会经历如此的步骤,而等待或者忍耐是换不来初创公司股权的。 四、创业靠RP,维权靠PR,无论是RP还是PR,都得有足够的实力,掌握一定的技巧,有备无患。 过来人都知道,创业公司做成之后,两种情况都比较常见,一是早期有功之人能力难以跟上其公司职位发展要求,另一种公司做大之后对早期创业伙伴依赖度降低,大股东反悔不愿兑现。无论是CEO,还是CTO,都有被踢出局的可能。这种经济和法律风险,外行永远也拼不过有心思的内行。 创业者,能做的就是在自身能力上,让自己的发展至少跟上其他合伙人的水平,做到能力和职务匹配,不可取代;同时树立行业口碑,即使有一天真的遇人不淑,挪个窝也不愁饭吃。如果真的要维权,做到以小搏大一定要做足功课才能少受算计。 有心思的内行,把能力不匹配的人踢出局太正常不过,中国有古代帝王更替,国外还有扎克伯格前辈嘛,这也是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除了提高自己解决麻烦的技巧,也该看得更宽更远些,让下属、投资人、合作伙伴乃至于用户安心。这块技巧鄙人资历不够,就不露怯了。 得人心者得天下。 创业圈子很小,无论是人还是产品,都绕不开“口碑”二字。大家都还年轻,唯有好的RP(人品)才能保障基业长青,不让PR(公关)找上门。 那这个事咋收场?既然是互相伤害两不讨好,那就都别说话了,反正明早醒来不一定又有啥网络热点转移了网民的正义感和同情心,话题淡淡也就和雾霾一样随风消散了,你们都懂的。(苏某某 苏某某说)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