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备案+网站制作+网站托管一年只需3000元

网站建设、行业建站案例

影视公号TOP20《三声》自媒体会成为大媒体机构的工具入口

《三声》:自媒体会成为大媒体机构的工具入口

文/张帆

在运营微信号的从业人员上来看,有一部分是从传统媒体转型做新媒体的职业媒体人,当他们坚定的走出传统媒体,全身心投入新媒体大潮。他们放弃光环,为了阅读量绞尽脑汁,探索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这些人显然会促进传媒个行业的多元。让更多人把我想变成我行。《三声》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由四位资深媒体人组建的团队,也是传统媒体人转型新媒体的典型。

蒲草(化名)是《三声》创始人之一,圈里待久了,难免认识的同行会大呼“哦,原来三声是你做的啊!”他们也在想要不要考虑宣传。但是四位都不喜抛头露面,所以对于《三声》要不要公开自己的身份去宣传还是很纠结。

采访时看到蒲草的手里捧着《乔布斯》,他说看书是学习最好的来源。《三声》也一直在鼓励记者去多看国外的报道和书籍。你多看看别人怎么写,你就会写了。

发声

三声没有落实的时候他们还在商业周刊,跑着发布会,采访行业的老大。当他们开始想做微信号的时候,也为名字讨论一番,蒲草说一开始也没有很明确的要报道娱乐这个口,那时候关注比较大的就是第三产业,所以就叫三声了。正如《孙膑兵法·十阵》里“三声既全,五彩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他们就是要简单,要有识别度。

选择了娱乐号,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声音。蒲草说当时觉得没有一个很好的从商业角度去看娱乐的号,有一些号他们认为是有空间去提高的。一群商业记者也只能从商业的角度去看娱乐圈了。这就成了《三声》的风格,也是他们的初衷。

娱乐行业的迭代的速度要比蒲草之前做汽车、航空等商业更快。娱乐更贴近C端的特性,也让只跟企业大佬对接的蒲草看到了更大的空间。蒲草说“我还跟别人做过汽车的公众号,但是太枯燥了。慢慢的就变淡了。”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声》是由四位创始人共同创办的,蒲草是其中之一。他直言是四人中资历最浅的。入行时候他做地产、航空、汽车的记者。所以三声给人感觉好像就不是娱乐记者做的。因为他们都不是娱乐记者,这四个人从不同的条件出来,思路也完全不同。蒲草说“如果俩个很同质的人来做一个自媒体的话,结果会越来越同质。我们的思路之所以能被打开就是我们都欣赏对方的闪光点。”

虽然四人互相“爱慕”,但运营一个微信号是团队的事情,现在的《三声》很多是在培养自己的记者人才,这需要时间。他们对自己的记者要求很高,也会鼓励记者有自己的性格。但是行文逻辑、新闻常识以及对行业的判断都是他们要追求的。蒲草说“你要带一个新记者出来就是他熬夜你就要陪着他熬夜,没事就要跟他聊聊这个行业的事。”

娱乐≠肤浅

这是个娱乐至上的年代,网红层出不穷,大家都想看看明星在干吗,这个行业也渐渐失去了标准。蒲草说我们不愿意写的很虚浮,一看就是很假很low的,就像营销号一样也没有什么采访。当时蒲草采访的很多资料都用不到杂志上,但是这些资料也很有价值。他们就把大量的采访资料贴在微信号上。就这样《三声》开始慢慢的找自己的模式。

跨界思维在娱乐圈做的不多,很多号也是做纯爆料的。一些报道在《三声》看来是日报做法,简单分析,倾向于爆料,以至于很多娱乐号的内容是不足以支撑观点的。

蒲草他们虽然做微信号,但是保留了传统媒体的工作流程。“我们每天8点要开选题会,这个选题会要有一到俩个小时,这个选题会就是你想到什么都可以说,其实媒体就是一个一定要言论自由的。一定要鼓励自己的记者说。”每天会讨论自己要写什么,分析别的号优点,反观自己要怎么做,下午要经过大量的改稿,这是他们工作的日常。蒲草认为这个是非常好的过程,他经常跟记者说,不要以为被人叫你们老师你们就真的是老师了。其实你们差的很多的。他们也不怕人才流失,市场就是流通的,不吝啬的给记者机会也是他们的观点。

自媒体也有创刊词

很难想象一个微信号会有创刊词,《三声》就有,“很多人不明白,地球上多它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不少,但它还是满脸倔强地从胚胎里长了出来。它叫做『三声』”。可能是一直在传统媒体缘故,即使做微信号,他们还是会要求有一个象征意义。

商业周刊的工作经历,给他们留下了一个高大上的资源基础,《三声》成立之初的粉丝几乎都是企业高管,通过企业高管再到相关公司的工作人员和从业者。

直到现在《三声》也不是出爆款的微信号,不怎么出10万加的作品,这似乎也是他们的问题。他们很多的内容很多是直上而下的,不太讨粉丝的欢心,也是他们的短板。造成了普罗大众关注的相对少,行业工作人员关注的多的粉丝构成。

有钱任性

与靠广告和软文挣钱的微信号不同,《三声》拿到了一笔很可观的投资资金。相对于多数白手起家的大号来说,他们能好受点。也就没有必要去让出他们的广告价值。蒲草也说《三声》是最拒绝软文合作的。“虽然我们价格没有其他家高,但是我们会很有意识的去控制这个位置和接受度。我们每天只会发一条。”

《三声》的团队扩张很快,他们在大肆招人,但他们控制软文的力度却很大。与其说写软文会废掉一个记者,不如说一些传统媒体的风气被《三声》保留的很完整。每次写软文会给记者“补贴费”,还得求着说“哥,写个软文被。”都不见得被应下来。

蒲草认为传统媒体不会死。即使他现在不做传统媒体,但是他觉这个行业最好的内容生产者依然在传统媒体。

PK

说到《三声》就不由自主的想到《娱乐资本论》,他们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当初《叶问3》出事之后,《三声》出了一个特稿,里有大量的数据型信息,他们基于报表和严谨的换算,算出了《叶问3》的资金上线和下线。当时一个资深的老记者就说,《三声》的这篇文章是他近阶段看到的最好的文章之一,《三声》最擅长的是角度。

《娱乐资本论》运作的时间要比《三声》早很多。《三声》也会分析他们的优秀的文章。蒲草觉得他们唯一不同就是可能《三声》更商业,更国际。因为跨界思维,在他们眼里有些东西在业内虽然看起来是常识。但是这些常识没有被写好。《三声》的创始人都是拿到了天使轮后才离职,他们不是那种拼命创业型。

虽然在做自媒体,但是我不看好

蒲草一开始做微信的时候,杂志社的老同事会问他“你做这个干吗,有意思吗?有价值吗?”。就连他自己也觉得自媒体的是千军万马的走独木桥,他对自媒体有一定的担心和忧虑。

对于自媒体的将来,蒲草说“自媒体不会活的很快乐的,即使像三声这样的在商业模式上把握很好的,也是会感觉到很有压力的。自媒体未来的出入很多的都会被大机构化,你就成为他工具化的入口,那你的立场就会收到影响,这也是做自媒体比较尴尬的问题。一个媒体最重要的就是公信力,如果公信力丧失的话就会迷失掉,死掉。所以真正的在这个行业中形成自己的一套东西最多不会超过3家。”

回到《三声》,他们也希望把它打造的更白领化,是中产阶级性质的,让不同行业的人看到后会有启发。因为商业模式是互通的,即使做地产、汽车等其他行业,娱乐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是可以借鉴,互相这是《三声》一直要追求的。

发稿网(QQ:599515669)是全国领先的在线新闻稿发布平台,团队由资深互联网专家组成,服务内容类涵盖软文发布、软文发布、微信营销、微博营销、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