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句几乎将百度和搜索划上等号的广告语,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
4月13日下午,百度总裁李彦宏发布一封内部邮件,宣布对百度进行架构调整,将搜索业务群组(SSG)、移动服务事业群组(MSG)组建为新的百度搜索公司。原百度大搜掌门人、高级副总裁向海龙担任百度搜索公司总裁,下辖搜索业务群组(SSG)、移动服务事业群组(MSG)、糯米事业部。公司副总裁,MSG总经理李明远转向海龙汇报,副总裁曾良继续担任糯米事业部总经理,向海龙汇报。海龙向Robin汇报。
这封邮件,意味着李彦宏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式的调整,将搜索、移动服务、O2O等相对成熟的业务,合并到这家叫做“百度搜索”的公司。而除了这些之外的业务,将获得更多的战略倾斜。李彦宏表示,他本人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互联网金融、无人车、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上,同时更多的从战略层面关注内容生态、服务生态、金融生态的布局和建设。
成也搜索败也搜索?
百度这几年经过多次转型之后,早已不单纯是一家搜索公司。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搜索带来的广告收入,始终是百度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在整个2015年,百度获得336.64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5.1%。其中搜索广告功不可没。
由于搜索广告尤其是医疗广告具有丰厚的收入和利润,势必会有虹吸效应,影响其他创新业务和孵化业务等团队的积极性。此外,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和医疗广告,以及移动端的“全家桶”,今年年初爆发的“血友吧”事件,甚至O2O及外卖带来的各种业界调侃,都严重损坏了百度的品牌形象。
可见,过于容易赚钱的模式,反倒让百度失去了狼性,失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勇气。作为一家技术公司,百度远远被谷歌甩在了身后,作为一家商业公司,百度远远不及腾讯、阿里近年来的纵横布局,关于百度掉队、BAT变成bAT的媒体和业界声音尘嚣日上。
破釜沉舟能否帮助百度扭转颓势
百度将成熟业务和创新业务,逐渐分离出来,其实是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了。去年底,百度重组公司架构,释放了“金融业务将被再度加码”的信号。百度任命原负责品牌市场的副总裁朱光,担任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总经理,新组建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由消费金融业务、钱包支付业务、互联网证券业务组成,,并发起设立百信银行和百安保险。
今年,百度在无人车、人工智能等方面,也是布局频频,在市场上频繁发声,和去年持续发力O2O、外卖等业务,有了极大的转变。
由此可见,李彦宏单独成立百度搜索公司,颇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让商业的归商业,让梦想的归梦想。”互联网金融、无人车、人工智能等,这些创业业务,承载着李彦宏未来对百度的期望和定位。
李彦宏希望除了搜索之外的百度,能够有更多的极客精神,而非商业铜臭,这一点初衷无疑是好的。然而,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往往是深入到公司上下每个员工的血液和骨髓中的,此次架构调整,能否带领百度走出定位不清晰、品牌形象江河日下的迷局,让我们拭目以待。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