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是集合培养音乐审美,进行音乐德育并结合小学生年龄段进行教唱歌曲的音乐初级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升人文艺术素养,促进学生身心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主角,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教师起到教学引导和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往往是教师根据教材曲目进行弹唱,学生进行模仿跟唱,这种教学模式在当下互联网时代显得老套和落伍。特别是现在小学生多位00后、10后,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从小有着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设备伴随成长,对互联网新奇事物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如何利用好小学生对互联网的好奇和依赖的特点,将小学音乐教学与互联网融合,是每个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思考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庆幸的是,目前互联网教学技术已经在中学、大学、职业技能培训等教学中广泛应用,比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网校等,已经对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我们应该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小学音乐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探索互联网和小学音乐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结合对互联网教学和小学音乐教学的经历,本文从课前教学准备、课堂导入、创新授课模式、课后延伸拓展四个方面探讨互联网和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的模式:
一、利用互联网做好课前准备,用互联网理念设计教学
好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依靠的是好的教学设计,在当前互联网时代,闭门造车只会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学音乐教学不同于科学研究,深入无人区,需要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的学习借鉴优质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和学习教学技术。当前越来越多的课堂上已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学会结合先进的电子设备,来完成素材整理、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课前准备工作,结合教学对象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断为教学提供先进、有效的设计理念。比如在新学期开始之前,笔者会主动学习互联网中优质的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学习教学名师的教学方法;查阅知网、万方等文献网站下载阅读相关的小学音乐教学文献、期刊等,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知识储备;通过互联网学习最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术,让课件更加生动、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教育时代,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互联网完成的教学准备工作实在是太多了。笔者认为,互联网教学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是需要在教学全过程中贯彻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推动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合,很多工作需要在平时形成积累,不断学习互联网教研理论,提升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力,把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成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利用互联网理念设计教学。
二、利用互联网导入教学,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
新奇而又有特色的课堂导入有助于快速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音乐课堂中来。目前,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经典曲目,在互联网中有着丰富的背景资料以及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因此,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课前通过利用互联网收集好相关的教学资源,通过PPT、视频放映等方式来营造形象、生动、充满趣味的音乐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对课堂学习内容有理解和准备,便于更好地进行后续课程教学。比如,小学二年级上册进行《快乐的节日》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在歌唱时更容易理解歌词,唱出节日的愉快轻松的感觉。我通过互联网进行百度歌词中“花园”、“草地”、“花朵”、“小鸟飞翔”、“白杨树林”等关键词,搜索这些词对应的图片以及小鸟、树林风声等音频文件,结合图片和学生讲解唤起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感性认识。向学生提问:大家有没有去过“花园”、“树林”看过“花朵”、“小鸟”呢?然后给他们放映图片和对应的声音,结合生活实际和他们的想象就可以在唱歌之前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出直观的画面。接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歌词,问他们“如果这些事物都出现在歌曲中,你们会怎么唱呢?”,停顿观察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到底怎么唱的,好不好?”,进而播放在互联网搜集的真人演唱视频,让同学们结合歌词学习欣赏……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导入,学生这堂课的学习兴趣浓厚;配合互联网素材可以很快的联想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又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认识;通过观摩真人演唱,学习了歌曲的正确唱法。这样的课堂导入,为后面教学提供了很好的铺垫准备。
三、利用互联网创新授课模式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老师一对多教学时,需要配合教材进行曲目演唱,学生模仿跟唱,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学习能力不一样,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掉队,不能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这时,教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需要完成课程进度就难以对掉队学生进行一一的提醒,补上他们学习进度。这些学生久而久之就无法跟上音乐教学节奏,从而失去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我相信不少小学音乐老师都会遇到这种头疼的难题。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一对一”的小学音乐教学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在这种课程模式下,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学习电脑”来作为他们的“电子小黑板”,教师通过将制作好的课件投放到电脑中,电脑中的课件和教师的讲解通过播放,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歌曲的听、唱、练等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信息会及时反映到教师的主机上,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较少时老师会单独给时间让他们重新完成任务,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学生过多,教师可以及时收到反馈,对该任务进行细致的讲解,这个过程只需要点击电脑“重复听课”即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同步学习同时,也可以进行人机一对一单独辅导学习薄弱环节,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这种利用人机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只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形式,可见借助这种创新可以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也可以很方便的帮学生回顾和完成教学任务,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
四、利用互联网做好教学延伸
好的音乐教学绝不会仅仅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而是“随风潜入夜”式地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时间。从这方面来看,互联网实在有着这样的强大的无形力量,它的便捷性、实时性、丰富性、生动性能够很好地胜任音乐艺术教育课堂和课外的融合,达到真正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音乐素养的美育要求。例如:笔者就将小学音乐中的曲目赏析和音乐背景、唱法讲解介绍、音乐知识,通过录制微课的形式发布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上,学生在学习完当天课程后,回到家中只需进入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完成自主拓展学习,并且可以随时留言和老师提问,老师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和学生形成很好的互动,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提高音乐学习水平。
本文从课前教学准备、课堂导入、创新授课模式、课后延伸拓展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体会探析了互联网和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问题。当然,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将互联网和小学音乐教学更好融合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本文提到融合方式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互联网的便捷性、丰富性以及生动性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还有很多值得开发研究的领域,我相信在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上互联网大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 孟宇. 预见方能遇见——“互联网+”时代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索[J]. 新教育:海南, 2016(4):20-21.
[2] 唐萍. 依托互联网在我国城镇中小学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0):47-47.
[3] 许希. “互联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18(20):177-177.
[4] 张英俊.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互联网+”小学音乐课堂[J].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8(6).
[5] 王丹. “互联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9):180-180.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