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3月8日女神节,《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小规模的茶叙会上,宣布《罗辑思维》周播视频停止更新,同时退出其它音视频平台(编注:优酷,喜马拉雅)。从2012年12月开创以来,罗辑思维的视频发放平台优酷,和音频发放平台喜马拉雅,累积了超过10亿流量。
《罗辑思维》罗振宇
1.从流量思维到产品思维
一周一次视频停播,到旗下内容付费平台得到独家更新,用罗胖的话说,从流量思维转为产品思维、从大量的时间占用改为拥抱破碎时间,以及回到“本来面目”。根据最新3月5日数据,得到APP总用户558万,日活跃用户45万。可以预见的是,罗辑思维退出其他平台,得到独家发布,凭借其过往的影响力,会带动更多用户涌往得到APP。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
2.不满足于卖书—从粉丝社群到知识经济
在过去四年里,罗辑思维吸引了很高的关注量,公众号早1月13日粉丝关注突破千万,在商业化上做出了很多尝试,早期的通过社群收费,到社群卖货,而伴随知识付费型的产品增多,罗辑思维团队也开始往知识经济领域投索。在开发出知识经济型的产品得到APP,罗辑思维CEO脱不花,还曾专程拜访擅长互联网运营的黄有璨,探讯产品运营的方法。很显然,在过去尝试社群卖货,到知识生产卖书的方向,罗辑思维一直在提高自身的商业价值,在当下的环境里,知识经济是更好的选择。
3.退出其他平台到自有平台,本质上是竖立自身品牌的必然结果
虽然,罗辑思维节目的关注量很高,可以看到的是,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为节目提供了内容分发平台,罗辑思维无需负担高昂的技术成本:服务器,带宽,开发等,自媒体的理念—人人都是自媒体,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罗辑思维与分发平台是互利的关系。
而如今,罗辑思维为什么退出其他平台,到自家得到呢?节目深入人心,已经沉淀了知名度的罗辑思维,在其他平台无法利用这些流量,进一步实现其商业化,继续的意义可能只是个优秀的节目。罗辑思维的知名度和关注度,能够将内容、流量、用户等移植到得到APP平台。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8年淘宝屏蔽百度收录,搜索引擎是当时电商流量的重要来源,而淘宝选择屏蔽百度,虽然会牺牲很大的流量来源,而这最终会沉淀出淘宝平台自身的运营价值,一个独立的电商品牌,而非倚立搜索引擎而生的电商平台。
品牌价值与企业的战略方向是一致的,罗辑思维退出其他平台,到自家得到,会给得到带来大量的原有用户,提高的是自家品牌价值,得到定位一款”知识付费“型产品,相比更全民的产品,优酷和喜马拉雅,用户到得到APP平台,是有搬迁成本的,会导致一部分流失,而得到APP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样平衡免费用户与知识付费用户的关系,毕竟在此前,用户收听罗辑思维都是免费的。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