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打破多项华语票房纪录的《战狼2》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8月8日下午,《战狼2》票房已突破35亿元。关于《战狼2》到底能赚多少钱,成了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下一个悬念。
那么,没有流量明星、也没有大IP的《战狼2》为何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成为国产片的“爆款”呢? 也许这5个方面值得所有公关营销从业者学习。
1、巧妙定位:从功夫界的万年老二,变身直男悍警第一
定位之父特劳特曾说,要想定位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成为第一。而成为第一的关键就是找到新的边界,用二分法将自己与别人形成区隔。
作为功夫界的万年老二,甚至算不上老二,吴京一直活在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的影子里。失去了成为“一代宗师”的先机。
不过,在给众多功夫明星跑龙套之后,吴京看到了军警硬汉这个空白领域,将自己的定位从功夫小子,开始向“军警硬汉”的形象转变。终于找准符合他霸道直男的定位,成为“军警硬汉”第一。
2、巧妙预热:直播片场小细节,通过故事营造事件营销
从《战狼2》开机以来,吴京就以微博为阵地,不定时发回片场报道。尤其是片场的一些亮点事件,或者说故事性话题。
比如,“爆破戏”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尤其是《战狼2》“爆破戏”的激烈程度,为了增加媒体关注度,于是吴京用爆破戏现场蹲着吃盒饭的图文进行了微博直播,这可谓是一箭双雕。发出没多久,“吴京片场变民工”成了很多新闻的标题。
此外,非洲、贫民窑被抢、草原、雄狮,分分钟激起人的观影欲。比如,《战狼2》剧组要在非洲的狮子园拍戏,吴京把公文体的“注意事项”写出了剧本的赶脚,成功吸引11万多人点赞,近两万人转发,底下的评论纷纷表示要去看《战狼2》。
3、巧蹭热点:发现达康书记,以《人民的名义》蹭流量
不管是营销人,还是运营人,追热点蹭热度都是必备技能之一。
而“达康书记”和“东来局长”在继《人民的名义》大火之后,把荧幕首秀献给了吴京。有记者问吴京是否在蹭热度,吴京则大方承认:“我就是要蹭他们的流量”。
除了人物热度,《战狼2》的上映日期,也是典型的抱时间的大腿。建军节,朱日和大阅兵,暑期档,国产保护月,《战狼2》占据了所有的好时机。而中印边境冲突就是“上帝站在我们这边了!”
4、制造话题:策划一场“吐槽大会”,全员制造话题
如何制造话题?《战狼2》借着余温策划了一场“吐槽发布会”。听到传说中“撕逼对象”张翰的埋怨,吴文案落到了演员要靠作品说话。有话题要上,没有话题制造话题也要上。用“相互吐槽”的方式,《战狼2》套路也是real深。
除此之外,吴京作为整个《战狼2》的主角,在宣传中借助媒体巧设议题,引导舆论。
比如,议题1:《战狼2》是一部男人味十足的电影;议题2:《战狼2》是用命拍的;议题3:《战狼2》选演员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议题4:我吴京不能被资本强奸。
这些议题一下子就把《战狼2》推到当今大众电影的对立面,《战狼2》才是掌握真理的“少数”。
5、打造金句:吴京激烈的打斗为主,台词不多句句金。
在《战狼2》里,激烈的打斗、紧张的节奏几乎占据了影片的大部分时间。整部影片的台词不多,中文台词则更少,但只要吴京一开口必须是金句: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伤我国人者,皆为我敌。”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你已经不是军人了,你在为谁而战?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
“中国护照不能带你去很多地方,但它能从任何地方把你接回家。”
这些台词自带燃点,不仅点燃了每一个观众的民族自豪感,还被吴京用到了各个形式的宣发。海报、短片,这些宣传素材里除了炮火和主演,台词就是最大亮点。
当然,电影宣传过程中,媒体的宣传力度和舆论导向至关重要。《战狼2》上映前后,面对媒体的长枪短跑,“吴文案”充分体现了一个金牌文案的素养:不但没被扰乱阵脚,还化被动为主动,抛出观点,设置议题,甚至承包了很多媒体的标题。
一人担下影片的实时传播、热点制造、话题设置、热点制造、舆论引导乃至为媒体起标题工作的吴京,绝对是电影界的“金牌文案”。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