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传统行业生存难
对于很多传统行业来讲,他们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渐萎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行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越来越强, 他们的生存也越来越来。要改变这种困境,必须适时转型,掌握线上的渠道。
早几年已经有不少企业有了这种意识,但是最终因为不懂,敢尝试的大多被骗了,不敢尝试的大多被淘汰了。左右都是个死,很多人就想着搏一把。但是实际上,这个“搏一把”也不能蛮干,因为你不了解互联网的原理,再怎么搏也没有把握。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传统行业要杀入互联网营销的重围,需要注意些什么东西。
要做互联网,先做品牌
对于品牌的打造,很多传统行业出身的企业家一掷千金,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在哪里呢?主要是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思路。当然,如果一个创业企业连最基本的品牌意识都没有,那成功转型互联网更是无从说起。
以下列举品牌打造的总体思路:
1.市场炒作爆炸式营销
就好像做微商,如果每天只有一个人讲A产品多好多好,讲一百年都没人注意你。如果突然有一天,你朋友圈里有十几个人都说这个产品多好,那就会有很多人去关注。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从众规则,也是市场最常用的炒作模式。这种模式追求短时间内的流量爆发和整体市场的同步认知。
2.用老字号带动新品牌
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就是再创业,再创业就是完全抛弃以前的东西,东山再起。这样想就完全错了。传统行业进军互联网,的确相当于再创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传承和借力的优势。首先我们不能放着眼前的优势不用,而去做没有目的的摸索。比如格力冰箱,它旗下的几个新品牌就是通过董明珠代言火起来的。而董明珠就是在格力的市场公关下打造的一个互联网资源,是一个互联网IP。新品牌很好地借用这种资源,就能迅速成长起来。
3.做法不一定要新,但是思路一定要新
一开始人们觉得B2C是一个很新的东西,现在都已经不新鲜了,转而S2C这些名词又上来了。包括乐淘网的垂直电商,只卖单一领域的产品。这种思路很多情况下是活不下去的,实际上乐淘网现在也不仅仅只卖皮鞋这种垂直的产品,也卖其他的。但是正如当当网一样,他卖图书出身,别人都觉得他是卖书的,即使他后来成了卖百货的,现在别人一说起当当,还是说“他是卖书的”。这就是一种品牌印象。而他们的做法其实千篇一律,最终为了生存都是做最原始的模式。而他们一开始提出的新模式虽然没什么卵用,却让他们走出了市场。
做互联网思路要清晰
首选确定你卖的是什么,不要去被品牌文化/品牌内涵这些专业术语吓住,一切品牌都是以产品为主,你所要做的就是确定你是卖什么,并且你要将它卖给谁。
这里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将他们分成两种特质(理性/感性),也就是我们常说我们需要突出我们的利益点(理性)并且宣扬我们的品牌文化(感性)。
当然,用户为什么买你的东西,很多时候只在一念之间,特别是快速消费品。理性的客户更加注重性价比,或者更想买便宜的东西。而感性客户就是互联网粘性很强的那种客户,几乎就是凭着情怀去购买,就好像当初的小米用户,就是一个极致的样本。
总体来说,尽可能多的将精力放在产品本身与消费者身上,只有扎实的基础才可以塑造一个强而有力的品牌,中国当下的品牌发展之路总是欲速,并且演变成一种对于品牌力量的无限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