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行业内,做新媒体的总会被人称为“小编”,本来没有人这么叫,叫得人多了自然就成真了。但是在我们公司,新媒体编辑,我都称之为“大帅”!因为,我一直提倡,做新媒体就要做帅才,不想做帅才的小编不是好小编!
提到帅才,不得不说下万科,提到万科,不得不说下《xxxx》,如果你做新媒体,不关注BOY,那就说明你太年轻了,至少是90后吧。
《xx周刊》被称之为万科的“黄埔军校”,历任主编后来都成了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
第一任主编郭均,历任天津万科总经理,万科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华远房地产董事总经理,北京华润置地董事总经理、执行董事,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公司总裁等职,一度成为房地产职业CEO第一人;
第二任主编林少洲,历任上海万科副总,北京万科总经理,北京太合地产董事长等职,2001年创建厚土机构;
第三任主编丁长峰,历任上海万科总经理,万科集团副总经理,北方区总经理等职;
第四任主编全忠,曾任成都万科副总经理,2001年创办成全机构,叱咤地产策划界于一时;
第五任主编姜宇,告别万科后销声匿迹若干年,目前在华润创业任职;
第六任主编单小海,前任上海万科销售总监,现任大连万科副总经理;
第七任主编王永飚,供职东莞万科助理总经理,现已升任东莞万科副总经理;
第八任主编缪川,北大才子,内刊4年后2005年底进入上海万科经理人团队;
现任主编韦业宁,是否重蹈前几任的“覆辙”,依然值得期待。
另外一个会写的新媒体“帅才”,那就是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曾经的南德内刊主编,从《南德xx》到《万通》、《xxx》、《xxx》,可以说,企业内刊见证了冯仑的传奇人生。
曾经的企业内刊,现在都已经被“企业公众号”取代,可见:做新媒体,写好文章,也有可能成为CEO;不是所有CEO都会写文章,但是会写文章的CEO一定都是好编辑。
具体而言,我梳理出新媒体帅才必备的十种“硬技能”,希望能让迷茫的人更加坚定、坚定的人更加勇猛!
第一,内容策划
内容策划是新媒体运营的基本手段,光内容,就占据了新媒体运营人的大半时间。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优质内容为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持续、稳定的内容策划和输出能力是我认为做新媒体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技能之一。
单拿微博微信来说,每天要更新,不论是原创,还是加工,首先你得有一个素材库,才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内容来源。
以前在企业分管新媒体,培训新员工时,我都会要求他们第一时间学会搭建一个知识体系银行。
有了内容,对内容的把控和包装也很关键。把控即对公众号的定位、调性、受众有充分理解,做出方向准确和高质量的内容产品,而包装,则是有效的标题党,网络有大量如何做标题党,如何写出十万+阅读量的文章。
做内容,离不开借势热点。借热点,的确可以博得眼球,快速增粉。包括我自己,和大部分运营人员一样,突然爆出个社会热点新闻,得第一时间,随时随地拿起电脑工作,就跟打仗一样,热点也就这么几天,不做,没啥,做了,肯定有好处。
要说案例,论新媒体抓热点,我只服杜蕾斯,如苹果新品发布会,他们总能巧妙结合,创意令人惊叹,时刻走在热点前沿,堪称新媒体抓热点的风向标。
有一点我非常认同杜蕾斯的做法,他们不是所有热点都可以抓,只抓能传达正确价值取向,符合品牌调性的热点,这是一只有调性有态度的新媒体精英团队。
第二,营销软文
新媒体,也是媒体,是发声的渠道,无论是企业品牌,还是个人自媒体,你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光有内容素材库,会抓热点是不够的,慢慢的,你会发现稳定的内容输出作用有限,它只能维系目前已有的用户群体。
要想快速增粉,吸引眼球,实现流量转化,必须另辟蹊径,学会写高水平的营销软文。
软文营销从来就是互联网上最划算的推广手段之一,包括谷歌和苹果在内的大公司都在使用它。因为在互联网上,只要你敢卖,就有人敢买。只要你敢写,就有人敢看!
如何才能写好软文,这里有四点经验:
足够勾引人的标题设计,让人一看就想打开,
有个性有情绪的文笔,能引发和影响人的情绪;
符合营销心理学的逻辑架构,让人一看就想看完,并采取行动;
有技巧的发布渠道。
好的软文,能让人喜欢,受到影响,自发传播,采取行动。
好的营销文章,具有生命力,10年后还有许多人能够看到,能源源不断的发挥着他们的营销效应。
好的营销软文,具有传播力,能让用户自动自发传播,这也是软文的最高境界。
第三,高端审美
关于排版,配图,这是任何新媒体人都绕不开的话题,相当于一个人的颜值。
这是个看脸的时代,颜值高能加分,赏心悦目的排版和配图,能提升形象,促进转化。
前天写的关于公众号排版的1个心法,三个技能,14项工具,这篇文章被热传,其实通篇就说了两个字:审美。
关于审美的提升,我的建议就是大量去见识美好的东西,去看画展,参加时装秀,看大师的作品,逛国际品牌。
只有真正见识了更多美好的东西,才能知道什么是美。
第四,渠道发布
好的内容写出来,只是完成了1,而渠道拓展,就是让文章最大限度的曝光和转化,它就是1后面的零。
有大师说,做网络营销就是写写写,发发发,发比写更重要,互动比发更重要,我赞同。
这和做新媒体营销是一样的,好的内容,要想有爆发式用户增长,必须大量发布,曝光,利用一切可以穷尽的渠道。
公众号的打开率已经不到百分之五,站内的朋友圈、微信群是直接打开渠道,互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要和产业上下游的大号合作。
其次,站外的平台,尤为重要,能最大限度的增加曝光,找到目标用户。
比如晓涵的文章,一般公众号发布完,助理会同步到简书、知乎、微博、三个博客、豆瓣、天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平台,好的内容,有时候能被百度搜录,直接达到霸屏效果。
第五,数据分析。
数据指平均条数、头条阅读数、次条阅读数、平均点赞数、次条点赞数等的平均权重的WCI指数。
公众号平台后台本身提供阅读数、转发分享数、新增粉丝数、净增粉数,这些数据目前都可自己算或用第三方平台导出。
数据就在那里,你看或者不看。数据背后的用户,才是关键。
数据分析能反应一个运营人员对于整体性的把控,如果只看表明数据,意义不大,它的主要目的是能帮助我们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和具体战略,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才是负责人的行为。
喜欢就关注,还有后五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