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0w+B2B公众号内容运营就是这么简单

B2B运营,尤其是垂直行业B2B的内容运营,受限于行业用户定位,内容做的辛苦,看的人不多,转发更少,更别提增粉,不掉粉就不错咯,说多了都是泪。

和2C内容运营动辄百万阅读,十万用户的数量级相比,B2B的企业公众号,有1000的专业用户已经算ok的,上万用户的就已经是大号了。B2B著名媒体托比网的公众号尚为十万级的用户数,B2B垂直行业用户人数特性可见一斑。

一篇垂直B2B微信公众号的10万+,是大大的提升士气,鼓舞信心的!下面接着奥凯大宗奥先生的这篇内容,来给大家做个全流程分析复盘。

咋,这就10万+啦?

朋友们可以先来看奥凯大宗的 这篇内容

看完以后是不是很纳闷,就这么一篇说环保的小破文,略显粗糙,没啥亮点啊,咋就10万+了呢?

嘿,且别说你纳闷,就连奥凯大宗的奥先生自己开始都是懵x的。

不过,经过认真复盘,奥先生总结了不少值得认真思考的点,希望可以给做B2B内容运营的小伙伴们带来一些启发。

过程复盘

以下是与奥先生的复盘交流:

在发这篇文章之前,写内容的小朋友把稿件给到奥先生,奥先生看了看,觉得少点什么,于是跟小朋友说:“你能把环保部长放进去吗?”

奥先生当时的逻辑是:环保相关的文章发过几次了,反响一般,这次换个角度,从环保部长想要立功的角度切入,这样就把落脚点放在执法上了,容易引发用户的情绪。(奥先生果然不愧为胆大心肥的狠角色,这样的创sou意zhu点yi也敢想敢做。)

小朋友就写好了这篇文章后,内容也经过了当地很多塑料企业主的核实,奥先生琢磨了一下标题,就发了出去。(核实信息真实性是必须要做的,不能发未经核实的虚假消息,不然后患无穷。)

没想到第二天阅读居然就达到了1.8W!

一早上,奥先生看到后台吓了一跳,仔细看了很多留言,发现很多人情绪激昂,有很多话想说。这个时候奥先生意识到:卧槽,这篇文章有成为爆款的潜质!(及时跟进非常重要!)

于是,奥先生和同事做了这样几件事情:第一,后台的每条留言都一一回复。口气有强势,也有同情,有时候还抖机灵。总之,各种语言风格都有。同时,找了个态度比较端正的留言置了顶。(留言一定要认真回复啊,同志们!)

这个用户回复有500多个赞

第二,群推广。奥先生立刻开始联系可以联系到的微信群,应该是从20个群左右开始发酵的。奥先生转了文,然后配上一句话:“吗的,这文章看的人火大!”(转发内容要配合内容相适应的解说,丢一篇内容进群不说话,打开率起码低一半。)

意料之中的,有的群里面有同行人就开始讨论了。奥先生当时的心态还是想推平台,所以顺势给奥凯大宗打了广告。现在想想,不应该这么着急,还是应该加强用户的互动。(引发讨论,引发出话题点,是内容发酵的最佳方式。)

第三,其实真正爆发阅读的是第三天。那时候就几乎没有什么推广了。奥先生所做的就是认真回复每一条留言。然后让小朋友开始和客户聊业务的时候,转这篇文章给他们看,以关心现状的方式切入聊天。(发酵完了,就可以借势推广,并引申到后续的转化上)

聊着聊着很多客户开始讲述他们遇到的问题。而他们反映的问题,搜集了大量能够写后续文章提供实际案例依据。(

第二篇内容的素材就这么来的)

引爆点“愤怒”

这次10W+爆发的有意外的成分,落脚到人性上,其实是利用了人性的“愤怒”。大家现实被压抑的情绪,被文章中点出的那个“李干部”引燃了。(引爆情绪是内容运营常见的套路,无论是马斯洛需求理论,还是七宗罪心理,都是强调勾起用户的同理心和代入感,不过能真正的找到并诱发出用户的那个G点,则非常不容易。)

有关“李干部”不便多说,不过这一点是这篇文章之所以被引爆的核心焦点所在。治理环境是好的出发点,执行过程中搞一代切,搞不公正对待,难道xx们不需要复盘么?

第二篇的遗憾

推出第一篇后隔了几天,又推出了一篇有关环保的内容,点这里 查阅

这篇文章明显内容很长,素材丰富了很多,虽然也取得了六千多的阅读,但和第一篇比却差了效果。(太长的文章,用户不爱看,结果虽然仍挺好,但比第一篇效果差了个数量级。)

所以,这里要提一点就是,内容不能讲的太多,讲到用户看完“嗯。。。点个头,没事了”,这样不好。一篇文章不需要讲的面面俱到,得给用户留下发挥的空间,这也是奥先生总结的反思!(内容太多太长,像本文一样,用户就不想说话了,但看本文的都是高素质专业粉丝,都喜欢留言,对不对?…

B2C2F

这里的F是friend,F是C的朋友,有朋友才有传播,才有生意;F也是factory,要服务终端,为终端用户说话。

我们做B2B运营,终归还是要连接到用户。总结为:B2C2F,运营要引起朋友关心的话题,商业模式上要落到工厂。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面对客户在说话,而是要让他的朋友加入话题;如果立足在这一点的话,最直观的反应就是:用户更爱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了,这篇10w+成为了用户和他朋友联系的一个话题!

我们可以看到这篇10w+,朋友圈阅读几乎占到了全部阅读的四分之三,谁说朋友圈没人看的,给我站出来。 加上好友转发,几乎所有的阅读都是用户二次转发而来!

为用户说话,帮用户争取更多的利益,给用户一个表达观点的场景,用户将给你更多回馈。

2B和2C的内容运营虽有很大不同,但从方式方法上看,还是有很多互通之处。由于互联网B2B运营本就是个新行当,不断的总结才能越做越专业。

对奥先生的相关总结就到此为止,看热闹的朋友可以点返回了。对B2B内容运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继续看下去。

此篇10W+,获得了新增五百关注用户,从第一目标成果上看是很不错的。但这并不是内容运营的终点,有了流量以后,后续又该如何呢?先来看看B2B内容运营的几个战线。

B2B内容运营渠道

我个人认为从重要性讲,B2B内容运营渠道 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大鱼号>微博。

虽然基于B2B用户的特性,微信公众号仍然是绝大部分B2B内容运营的根据地。客观的说,微信公众号如果再不做更多变革,将难以带来以往的用户活跃度。

通常的公众号文章打开率低于5%,也就是说公众号有1万粉丝,只有不超过500个粉丝会打开推送的文章。这表示公众号沉淀的人数再多,没有活跃度,何来进一步的转化呢?

内容传播渠道中,朋友圈转发和群转发其实是最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另外不能忽视QQ群的传播,虽然很多人不用QQ,但其实还是有大量的用户在用QQ,这一点不能忽视。

有精力的内容运营,还是可以把头条号,大鱼号和微博都一起做了,多一些社会化传播渠道,何乐而不为呢?从重要性看,头条号是仅此于微信公众号的B2B第二战场。

B2B内容运营7大目的

我们来看看B2B内容运营的这些目的,一定要想清楚,为何要做内容运营?下一步才是如何做。

品牌建设

企业取信于用户,没有品牌建设是不行的。微信公众号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长期的活儿。只有持续产生高质量,符合行业特点的内容,才能打造出优质的企业品牌形象。

流量获取

公众号内容的传播还是可以带来比较多流量的,这些流量既可以直接去做转化,又可以做进一步的流量分发。做运营一定要多交流,互信补足,互相导流。

奥先生这两篇内容,就引起了不少运营小伙伴的关注,大家互相复盘总结,互相导流,何乐而不为呢?

内容沉淀

其实大家经常发现,信息越来越碎片化,没法有效形成可以沉淀的体系。微信内容运营就是一个有效沉淀行业信息,行业观点,行业分析的好工具。你想了解一家公司,看看他的公众号,大致就能理解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粉丝积累

附着于公众号的用户,即使打开率再低,也多了一个给用户主动提供信息的渠道。如果行业内的用户都关注你了,有价值的内容还是会有更多机会得到点开机会的。

二次传播

结合上文说的,内容的传播性是公众号运营核心所在。选好恰当的话题,做好基础发酵,找到用户的共同话题,给用户表达的空间,善加引导,认真回复用户留言,你也想要10w+么?

产品载体

微信公众号可以作为企业产品的载体,无论是m版的网站功能,还是微信强推的小程序,都是非常值得认真挖掘的产品。尤其随着小程序的功能逐渐开放,找到适合的产品方向,结合公众号一起运营,是一举两得的事儿。

交易转化(产品转化)

我们做运营,最终要的还是交易和产品的转化。内容做的再好,也只是基础,流量做的再大,毕竟大部分B2B不是以媒体为公司业务模式的。

还是要落实到让用户成交,或者让用户使用公司产品、公司服务上来。必须时刻牢记最终转化的目标,各种套路终究还是要套路到目标上。

一步一脚印

B2B运营就如同这标题,真就是得靠一步一脚印的摸索过来,没有任何捷径。不断揣摩用户心理,持续的去试错,去复盘,才能在工作中总结出最有效的方法。

再借用个二次传播的套路,你觉得B2B内容运营应该怎么做,有哪些心得,发给你的朋友们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