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一波百度推广的恶意代码查询开始了,看来恶意代码的事情,惊动了百度官方,这次是要彻底的进行下去了。
恶意代码有哪些源头呢?
1、恶意代码跳转问题
2、恶意代码链接
3、恶意代码——弹窗类
4、恶意代码——抓取工具(QQ号、手机号抓取等)
5、欺骗性链接
6、非法网站,非法诈骗
官方文件如下:网页是否包含可疑的网页是否包含可疑的javascript; 近期是否通过添加javasxript代码的方式使用了新的站长工具;网页是否会自动跳转到其他模式网站。
是否因为此次事件,百度升级检查系统进行严查“百度恶意代码”等待官方回应。各地代理商给用户的回应是: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所有关键词,创意和推广页面中,不得含有恶意代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窃取信息,破坏,篡改正常广告数据传输等),百度调查出违反上述规定的恶意代码,将对违规账户进行下线等处罚措施,被下账户不可恢复使用且关联账户禁止新增。
按照所发通知要求,百度对推广物料存在代码的处罚近期逐步实施,毫无手软。许多客户回复“误杀”关于此次“百度恶意代码”开眼营销给予您统一答复:
1、目前被巡查下线的账户是经过多次反复确认的,总部甚至发现有部分客户之前整改行径恶劣,屡次尝试隐藏恶意代码或对抗技术识别,因此这样的账户此次下线是惩罚性的。
2、恶意代码的判断标准和整改标准暂时不会给出,不会给违规方钻漏洞的机会。
3、根据前期下发的名单,涉及通过恶意代码窃取网民个人信息的账户中医疗行业占相当比例,因此医疗账户批量被拒是在预料之内。
4、被巡查下线的账户并不限于前期下发名单,检测策略在升级。
5、短期内百度总部会持续严格调查并监控篡改结果。视情况在恢复调整。
6、处罚期内,请客户积极自查,不要报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