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聚焦中国品牌日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必须改变观念,从原来传统的,封闭的创品牌的思路,变成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网络化的时代的一个创品牌的思路。
孙为民 苏宁易购副董事长
消费的升级,还需要新的产品和服务,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开放,引进
就是引导企业,用心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品质,打造品牌,是我们这个将来越来越多的品牌能够在中国市场,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提品质 促营销 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提起回力,这双白面红标的胶鞋启蒙了70、80后对流行和时尚的最初感知,一度炙手可热,但它也曾落魄,在国外市场兜转一圈之后借着国货热潮,又重新在国内焕发生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回力年销售额一度高达8亿元,进入90年代后,众多国外运动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竞争加剧,2000年2月,上海回力鞋业总厂宣告破产,不过“回力”系列商标随后转至上海华谊集团得以保全。2000年5月,新的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重新组建,2008年,挺过艰难时期的回力再次谋求转型,试行品牌授权的经营方式,从大批发转向终端专卖模式。
从2010年到2015年,回力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幅。
2016年,企业在上海启动品牌升级战略,在营销模式上,试行“终端直供平台+电商平台”的双轮驱动。
到2016年年底,回力鞋的平均零售价上升67%,经典的红白球鞋WB-1销售单价翻了一倍。2016年回力产品销量突破6000万双,总销售额达到35亿元。
时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享誉世界,在国际市场上,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
1月底,摩拜单车在德国柏林投入运营,这是摩拜在全球12个国家的第200个城市运营,每天提供3000多万次骑行,《财富》杂志将其评为“2017年改变世界的50家公司”之一 。
不仅是摩拜单车,近年来,一大批中国品牌闪耀国际舞台,在印度,小米2017年手机销量排名第一;华为的网络业务已在英国推进了一段时间,最近,这家公司又成了智能手机方面强有力的竞争者。
华为公司英国公关部主任 温斯顿?伊维斯 :
就英国的市场份额而言,我们发展得十分迅速,在法国、德国,我想我们是第二。
中国中车的产品覆盖10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83%有铁路的国家和地区都用到了中车产品,中车占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在30%以上,海尔的产品遍布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达到43%。
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中国品牌崛起将迎来更多的新机遇。
消费升级新时代,企业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锻造中国品牌怎样更好服务百姓生活?今晚21:15《央视财经评论》,敬请关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张 影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 戈
ID:cctv2pinglun
微博二维码
加关注
多元观点 智慧碰撞
央评声音 换个视角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