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川区大观镇乐翠蓝莓基地里
一串串已经发红变蓝的果子
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诱人的光泽
让人垂涎欲滴
果园里满是尝鲜的游客
他们边采摘边品尝
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味道
乐翠蓝莓基地于2009年开始种植,从最初的不到100亩,发展到现380亩,从单一的只负责种植到现在集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
这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们主要是唱好了‘三部曲’
乐翠蓝莓负责人王光剑说
有机种植提品质
“这里蓝莓保证没打农药,采下来不洗,只管放心吃。”
王光剑
信心满满地说,乐翠基地的蓝莓采取有机模式种植,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既不喷农药,也不施化肥,果子达到绿色有机标准。
王光剑指着新鲜蓝莓果上覆盖的一层“白霜”说,这层
果霜的花青素含量高,也最有营养价值,对延缓衰老、保护视力都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这层果霜还是蓝莓新鲜的标志之一,蓝莓品质越好,果霜相对就越多。因此,游客们买回家不要用力搓洗,用盐水泡一泡,清水冲一下即可。
为保证品质,基地全部施用农家肥猪粪,而且猪粪需经过两个月以上发酵,待有害成分、细菌等挥发后才用来浇果树。除草也全部用人工或机器锄草,不能用除草剂,否则果子口感很差。
“
不喷农药,长虫咋办
?”笔者问。
王光剑介绍说
,蓝莓叶子含有蜡质,有自然防虫和免疫功能,很少长虫和生病。如雨水多,蓝莓容易长红蜘蛛,他们就采用高科技杀虫灯和人工捉虫代替传统农药,有效确保了蓝莓的高营养价值。
“果子品质好是最根本的,后面才可能进入超市和吸引游客采摘。”他说。
办采摘节吸人气
据了解,乐翠基地算得上是南川最早种植蓝莓的地方,当时这种小浆果还不被大多数人认识和接受,加上价格较贵,2014年的采摘价就达到140元/斤,很多人望而却步。
为打开销路,从2014年开始,乐翠蓝莓就开始自办采摘节,如今一直坚持了下来。
“第一次办采摘节时,没想到很多主城以及周边区县游客都被吸引来了。当时蓝莓还不够采,只得每人限购半斤。”王光剑说,通过办节会,不但果子卖出去了,还大大提高了乐翠蓝莓的知名度,“看来好酒还要会吆喝。”
本月初,乐翠基地第4次举办采摘节,当天就吸引了上千人前来,卖出蓝莓上千斤,还带动了周边玫瑰花园、香草园等乡村旅游点及农家乐的生意,周边村民将自家土特产背到基地旁销售,自发形成了一个土货市场。
离基地不到100米的农家乐老板告诉笔者,蓝莓采摘季节,平时三三两两的游客应接不暇,周末前来采摘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他家的收入至少翻了一番。
深加工拓销路
据了解,经过几年发展,
乐翠蓝莓园的种植面积达750多亩
,
其中巴南分部近400亩,是目前南川蓝莓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
。他们种植了10多个优质品种,主要有蓝丰、兔眼、奥尼尔等,今年预计产量将达70至100吨。
“这么多蓝莓,全靠游客进园采摘根本不可能,必须走深加工之路。”王光剑说。
在往年酿制蓝莓酒的基础上,他们还与西南大学等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发出蓝莓酱、蓝莓干(果脯)、蓝莓面等系列产品。
王光剑说,比如有个叫“兔眼”的蓝莓品种,它成熟期晚,8月上旬才成熟,而且口感较酸,非常适合做果酒,这样既解决了销路问题,又提高蓝莓的附加值。
考虑蓝莓做成果酒、蓝莓酱等产品后,成本较高,他们采用100克、180克等多种小规格包装,并将系列产品“拼装”成礼盒,给予顾客最大优惠。
目前,乐翠蓝莓采取鲜果采摘和深加工“两条腿”走路,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也解决了销路难题
END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通讯员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