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中国用她独到的美,拥抱着八方来客。为了使得中国的“美”能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年国家,以及各省市,都会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目的地推广和营销。尤其是对那些有着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的目的地的,入境旅游收入成为了当地财政很重要的一部分。基于这块,围绕目的地宣传,推广的活动也许会产生很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在过往的年份里,以视频作为推广载体的模式基本上成为了目的地营销的“标配”。很多乐于此道的PR公司会协助目的地拍摄一些城市宣传片,或是风光片,然后对接给国外的电视媒体同行或是其他媒体。 很多当地政府都认为:能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播一播就是目的地营销推广的最高境界了。但是,当我们沉下来,静静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每年来目的地的外国游客和我这个广告有多大内在关联时,大家都沉默了,因为我们根本说不出这里面的关联点。与此同时,我们的地接社也没有可能知道自己每年的“新增”业务,究竟是不是和政府的推广活动挂上钩呢?换句话说,就是政府推广的“红利”,是不是享受到了。通常,我们还遇到最令人捧腹的事,就是当这些对中国饶有兴趣的“老外”们,被我们的一些宣传片“打动”时,他们发现不知道去哪里预定这个片子里所宣传的目的地产品,于是乎,他们还是去到了Tripadvisor, Viator, Expedia西方的预定平台,正如中国人所说的那句话:“为别人做了嫁衣”。我们花重金打造的视频宣传片,“免费”地为西方的预定平台做了宣传,这个买卖做得真“值”啊。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以及在西方围绕和社交媒体意见派领袖合作做目的地营销推广模式的成熟,作为创业公司的果汁旅行似乎觅得了里面的就会。首先,它们认为,DT正将影响整个世界,目的地营销也会在整个时代下被重新定义。政府现在很难追踪到目的地营销花费和围绕特定目的地营销社交媒体的状态,以及目的地游客预定之间的关系的。而果汁旅行现在所做的意见派领袖数据库和追踪系统,就可以帮助政府追踪到目的地营销活动花费和转化率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实时“透明地“调阅和观看围绕该次活动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例如点赞,交互和评论等等。
在前期,我们已经围绕粉丝总数超10万的意见派领袖近百万量级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晰地得到一个社交媒体发送对应不同“行为反馈”的衰减图。可以说,这将对未来社交媒体行为作出一种近乎于实际行为的“预测”,这也是果汁旅行特有的一个价值。
第二, 基于这种“预测”的功能,我们可以在每次营销活动发生前,根据营销的预算,为政府“多维度地”“智能地”匹配数据库中的意见派领袖。我们也通过前期的案例和意见派领袖提供的过往活动,并且调研了谷歌,Facebook以及其他国外数据网站,精确地得到了围绕每一种社交媒体所产生的动作及其所对应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围绕在老数据上建模,形成平台,积累新数据,使产生出的新数据不断地进行修,最终使系统更精准地接近“实事”。正如马云说的,数据和衣服不一样。衣服大家都喜欢新的,而数据则是越用越有价值。
第三,果汁旅行团队有着深厚的旅行社运营背景。“闭环”思维永远是必要的。换句话说,每次营销活动意见派领袖走过的路,玩过的东西,参观过的路线,都可以形成一条路线,一个产品,并且通过分享链接整个模式,非常自然地通过社交媒体多平台分享出去。如果他们的粉丝点击了整个链接,就可以看到这会关联到果汁旅行的合作伙伴平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清晰地知道这个转换率了。打个比方,一个20万美元的推广活动,通过社交媒体的发送,意见派领袖的粉丝们点击看到了这条标价为1000美元的产品路线,有500个人实现了最终的交易,这就意味着,这次活动为目的地带来了50万美元的回报。
意见派领袖是一个目的地营销的特殊群体。他们不是没有温度的电视或是杂志,他们是真真实实的人。他们的粉丝对他们有着无法比拟的忠诚度,粉丝对他们的一言一行深信不疑。也许这就是西方社会中所说的“口碑”吧。通常,这些粉丝们好多年一直在关注这个领袖,领袖去哪粉丝们去哪,粉丝们会去尝试所有他们推荐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通过意见派领袖来做目的地营销回报率通常比较高的缘由吧。在西方,这已经成为了精准营销的一个途径。
目前而言,果汁旅行通过和北京旅游委,携程网的紧密合作积攒了经验和业务背书,并且通过自身的优势,逐渐地和行业内做媒体,营销和目的地的公司建立了合作。“果汁旅行很小,就像一个电脑的U盘插件,可以对接很多有需要的旅游局,PR公司和媒体公司。”以上这段话来自于这个点子的创始人—David,并且David还说:“这是一个对接社交媒体和有向社交媒体投放广告需求的公司的平台,在这个上面,我们完全有能力对接到全球关乎到和营销沾边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