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被社交媒体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朋友聚会不晒个美食、合照,这个聚会就跟没聚一样;出去旅游不发个定位,发几张美照,钱就像白花了一样。就连育儿也逃不过社交媒体的魔爪。
当了父母后才发现育儿这件事也要承受来自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巨大压力。每天有那么多朋友、同事不停的晒娃,大家互相评论、点赞,每个人都极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企图让别人看到我的孩子有多棒,我的生活多完美,我幸福的不得了!虽然,大部分都是自夸。
“过度分享”怎样影响了父母?
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的孩子有什么影响?
午休时间,我像往常一样拿出手机开始刷朋友圈,欣赏着朋友们的孩子、狗狗和假期,然后我看到一个有点扎眼的东西:一张宝宝用的便携式便盆的特写图片。鲜艳的红色、塑料的,巧妙的摆放,满是得意洋洋的味道。
“第一次如厕成功!”妈妈带着骄傲的口吻配上这样的标题。底下有一大堆点赞和评论,“哇呜,宝宝太棒了!”“这么小就学会了。太厉害了!”大家都在庆祝这样的时刻,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喜欢。
如厕训练对宝宝来说是不小的壮举,我的朋友可能为此训练了孩子很长时间,这个过程中肯定也不少崩溃抓狂的时刻。然而,没有人关心她在想什么,她经历了什么,大家都只是看看罢了。
以前的家庭坚持的原则是——家里发生的事,要留在家里,不管是好是坏。前几代父母,尤其是母亲,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保持沉默,用微笑和“一切都好”来总结她们每天的挫折。
然而,现在的父母活在一个更新的世界里,每天有成千上百的人在社交媒体上传他们抚养孩子的细节,从亲密的朋友到同事,或者是我们只见过一两次的人,甚至是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
对于“过度分享”父母们感受不深。一项超过2000人的家长调查显示,79%的父母过度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分享,但只有32%的父母认为自己有过度分享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我们只是刚刚开始学习“过度分享”可能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对于诞生于社交媒体的第一代父母很难注意到3、4岁的孩子已经已经变得善于摆各种古怪的姿势,有些孩子甚至已经掌握了拍照套路:膝盖轻微弯曲,双手放在上面,定格微笑。甚至其他更专业的姿势,孩子们已经心领神会,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讨得父母的称赞和欢心,并且自豪的发布。
当然,不是每个父母都会要求孩子凹造型、摆pose,但“过度分享”无形中影响着你的生活,无论是发布者还是观看者。
超越带来的压力
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孩子放暑假了,你本来不打算给孩子报夏令营、学习班,想趁着假期带孩子出去旅游,或者送孩子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陪伴老人,顺便感受一下乡间愉快的童年时光。但是你刷着朋友圈就感觉压力重重,好像别人都给孩子做了很好的安排,别人家的孩子假期还在学习,而你的孩子却在傻玩,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不自觉的想要妥协,赶紧追上别人的步伐。来自社交媒体的压力,改变了你的一次选择,还可能改变很多次。
完美带来的焦虑
没有社交媒体的时候,我们对别人的生活知之甚少,但是社交媒体改变了这一切,总有人展示着近乎完美的生活。你在工作,别人晒出一家人在海滩散步的照片;你工作一天累成狗,回家连做晚饭的力气都没有,别人却晒出精心烹调的美食。久而久之,你开始焦虑,为什么别人的生活那么完美,而我的却一塌糊涂?
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圈子:别人的房子是最干净漂亮的;别人的孩子是最聪明可爱的,别人的衣服是最时尚精致的;别人的婚姻是最完美的。我希望在其他人眼中我们也是如此。但你永远不知道照片背后是什么,没有妈妈有完美的生活。
妈妈总是不想错过孩子的任何细节,但是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珍贵的细节是没办法用相机捕捉到的。当孩子第一次会爬、会坐、会走、会叫爸爸妈妈,这些都可能是偶然发生的,你不可能24小时举着相机,或者要求孩子再来一遍,那样的话孩子不就成了展示工具?
分享给别人不是最重要的,不要让手机破坏你和宝宝充分享受珍贵的亲子时光,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共享”:父母和孩子。朋友圈发多了你就会发现:你开心别人也不会真的替你开心,还可以酸一番;你难过也没有人真心的安慰你,发个表情用不了几秒。
真正关心你的人都不活在朋友圈。
欧美育儿经(omyp521)与你分享更多欧美爸妈育儿心得
发稿网(QQ:599515669)是全国领先的在线新闻稿发布平台,团队由资深互联网专家组成,服务内容类涵盖软文发布、软文发布、微信营销、微博营销、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