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共享单车内两大巨头ofo与摩拜的公关口水战从未停歇,上周,摩拜纸诉讼指出知乎平台上“贪腐爆料”贴子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实际上是对ofo发起的新一轮反击,心疼知乎3秒,躺枪成为这场舆论攻防战的牺牲品。
摩拜ofo同陷贪腐风波 竟是精心策划的黑公关?
这场共享单车界的狗血大戏始于脉脉的爆料,一位自称是ofo前员工的网友称ofo内部存在大量贪腐行为,爆料截图迅速传播,引发热议。而就距ofo“贪腐”曝出不到24小时时间内,某自称内部人士在知乎称摩拜三大创始人存在严重贪污现象,数额甚至上亿。
脉脉和知乎等平台先后匿名爆料摩拜和ofo存在严重贪腐事件,摩拜和ofo这对宿敌几乎同时中枪本身已经足够戏剧性,而神转折来自于另一家共享单车平台永安行却是被人实名举报,正在进行的IPO只能被迫暂缓。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还有更“惊喜”的:摩拜一则诉讼再次引发舆论哗然,被告人是一家名为比达咨询的企业,诉讼指责比达咨询创始人陈礼明、黄顺芳(两人为夫妻)涉嫌名誉侵权,以明码标价向企业收取费用的方式,按照企业要求炮制各项数据、撰写和发布所谓“市场研究报告”,再通过两个小网站发布“黑稿”,污蔑诽谤拒绝向其付费的企业,而且暗示ofo就是这家公司的背后金主。
所以,关于舆论认为这是场共享单车“黑公关”大戏主要在几个疑点,炒作君来梳理一下:
1.时间疑点: 不到24小时时间,行业内两大巨头同时中枪卷入“贪腐”丑闻,外加一家被实名举报
2.证据疑点:两家所有爆料都是匿名,且都以主观陈述为主,并未展示决定性事实证据,事件传播也都是网络媒体,开始并没有哪家权威媒体以及平面媒体发出报道。
3.传播疑点:实际上,互联网很多平台网友匿名发布一些企业的负面爆料和评论并不少见,很多因为是个人言论也没有实际是证据看看也就完了,而这次仅凭一两个网友的评论回复,就引发了大面积的网络媒体传播,确有蹊跷。
所谓“黑公关”也早已是业界不能公开的秘密
最新消息是,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调查,相信不久之后共享单车领域贪腐事件的真相应该会浮出水面,只不过这次事件却又牵出业内一个不可描述的关键词“黑公关”,如果说“白公关”主要是帮客户进行正面包装、宣传、发软文,那么在这次事件中的黑公关就是“为了打压竞争对手,雇佣黑公关造谣、制造假新闻””等,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比如王老吉“降价门”就是一场有人导演的“黑公关”:2013年年初,王老吉降价的消息不绝于耳,随后关于其资金链出问题等信息屡见报道。甚至,王老吉的供销商还收到了要求其“自保”的短信,宣称,王老吉经销权要被台湾统一集团接收。
对此,王老吉官方对此表示完全是无稽之谈,而媒体也跟进报道走访各大超市也未发现王老吉有降价促销措施。
随即,有消息人士透露,这是竞争对手恶意竞争手段——竞争对手串通部分商超,让这些商超以2.5元/罐出售,然后再给予相应价格补偿。与此同时,借助舆论大肆传播王老吉产品价格降半大甩卖假象,欲以假象引发王老吉产品商超、卖场误以为真降价,结果被动降价,以扰乱王老吉凉茶终端价格体系,让王老吉乃至经销商和商超都蒙受损失,活脱脱一场“阴谋”大战……
有人会说,黑公关的存在就是有需求就会有买卖,虽然摆不上台面,但是“存在即合理”,不过炒作君还是认为,这样的“黑色”产业总体来说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不良之风,而且经常游走于法律边界,总有一天也容易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