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期我们讲到的奢侈品牌中的一匹黑马Prada,认识了脾气火爆的CEO帕特里奇奥。(有兴趣的可以到我的主页上阅读)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与他撕逼火爆的女设计师——Jil Sander吉尔·桑达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成年女性开始进入社会,并渐渐变得强势起来。
原本被局限在家庭中的女性步入职场,职业女性的时代到来了。
这也使女性服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们转而挑选专为职业女性量身打造的正装,而不是纯女性化的衣服。
这时有个品牌受到女士们的疯追捧,它就是吉尔·桑达!
而且身为创始人的吉尔·桑达本身也是一名职业女性。
吉尔·桑达出生于德国汉堡,就读于克雷菲尔德的纺织工科学校。
毕业后,她作为交换生赴美国洛杉矶大学进修了两年。
学成回国后,在德国著名女性杂志《Petra》担任编辑一职。
1967年,24岁的吉尔·桑达回到故乡汉堡,在那里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时装专卖店。
刚开始,她把自己和别人设计的衣服放在一起出售。
1973年她在巴黎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场时装展示会,但反响平平,甚至可以说以惨败收场。
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就出在当时的流行趋势上。那时流行的是布料花哨、配饰繁多、注重细节表现的华丽时装。
吉尔·桑达展示的款式却完全与之背道而驰。
巴黎人对吉尔·桑达的衣服不予理会。她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说实话设计师真的都是犟脾气。)
吉尔·桑达的设计风格始于简单有富于魅力的服装线条。
再加上昂贵的高档面料和精工缝制,可以说产品的品质是无可挑剔。
没有强烈的色彩和鲜艳的印花,不必要的装饰也统统去掉,真正体现了极简主义的精髓。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让她有了各种各样的名号:“极简主义教主”“节制女王”“时尚还原主义者”
另外易于搭配是她的服装的又一特征。
设计之初,吉尔·桑达已经提前考虑到了搭配穿着所能达到的完美效果。
因为可以像洋葱皮那样层层叠穿,又被称为:“onion look”。
尽管吉尔·桑达的衣服品质优良、价格不菲,但却最能满足职业女性们的需求。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非常实用和百搭,端庄但不平庸。
身为职场女性的吉尔·桑达非常清楚她们的诉求,并以此设计出许多无可挑剔的职业女装。
70~80年代都还只是个仅受少数人喜爱的小众品牌。
而到了90年代,随着极简主义的流行,吉尔·桑达开始得到人们的狂热支持。
吉尔·桑达的事业如日中天,业务范围扩张到了亚洲和北美地区。
1997年,男士们也能穿到吉尔·桑达的高档正装了。
男装同样是用高档面料完美裁剪制作而成,因而广受好评。
1998年与美国运动品牌彪马(Puma)合作推出的吉尔·桑达胶鞋,上市后即成为胶鞋控们的大爱单品。
吉尔·桑达是个出了名的完美主义者,她总亲自对业务进行严格管理。
从设计到选择面料、质量检验、凡是都要她亲力亲为。
她对店面装修、开店细节、甚至店员站的位置等所有环节都得一一过问才肯善罢甘休的脾气,时尚界人尽皆知。
就连对外发布的照片也难逃她的法眼,他就是这样一个把一切牢牢抓在手里才能安心的人。
尽管个性强势又倔强,站在众人面前却让她十分难为情。
由于谈话和采访时总是避开私生活话题,有时也会被看成是神秘人物。
21世纪前夕的吉尔·桑达再也不是那个势力单薄的小公司。
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司越做越大,一个人很难应付得来,于是在1999年,普拉达集团买下了吉尔·桑达75%的股份。
普拉达集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作为设计师,他开始埋头于产品的设计创意。
可是,决定和普拉达合并时有件事情是她始料未及的,那就是普拉达CEO帕特里奇奥·贝利泰利的性格!
帕特里奇奥是个性格火爆的意大利人,吉尔·桑达也不是一般的牛脾气。
身为商人的帕特里奇奥与设计师吉尔·桑达的理念不同,他更想要适当降低一些面料成本赢取更多利润。
两个倔脾气争执得无休无止,合并6个月之后,以吉尔·桑达离开自己创立的公司告终!
出乎意料的是,她并没有因此陷入绝望。
反而对于业务繁忙,每天疲于奔命的吉尔·桑达来说,这是她有生以来头一次从工作中解脱出来,尽享闲暇时光。
她享受假期的时候,吉尔·桑达品牌变得怎么样了呢?
多数顾客表示觉得没有吉尔·桑达的公司就是没有了灵魂,相对于品牌,多数消费者更信任吉尔·桑达设计师本人。
帕特里奇奥也意识到公司绝对少不了她这个理所当然的事实。
2003年春天,在离开吉尔·桑达公司三年后她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岗位。
全世界媒体都对吉尔·桑达的回归表示热烈欢迎。
在人们的祝贺声中拉开帷幕的2004年春夏季成衣发布会上,除代表作之外,还展示了一些更为女性化的欣品服装。
发布会非常成功,吉尔·桑达品牌也因此完美复活。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世上最难的莫过于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帕特里奇奥和吉尔·桑达两个人争端再起。
2004年11月,她再一次抛出一纸辞呈。
离开吉尔·桑达的女皇这次并没有重新回到品牌,2005品牌交到了比利时第二代前卫时装设计师Raf Simons手里。
2009年,她结束了在故乡德国的长期修养重回阔别以久的时尚界。
这次是为与日本著名休闲品牌优衣库携手合作。
她带来了用自己名字缩写命名的优衣库“+J”系列,将其特有的简洁大气服装推向普通大众,从此开拓出一条全新的设计道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