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高端品牌不断探索“诗与远方”:通过为品牌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在高端人群中不断放大品牌传播力与影响力,进而将品牌发展演化成一种现象级的文化符号和IP盛事。在信息泛滥和消费免疫能力逐渐增强的今天,艺术营销将以其独特的亲和力,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将是企业强化消费体系、建立客户信任的一把新的利剑。
在最近,一些不同的“艺术展”,他们由新兴的互联网品牌发起,展出的内容也不是一件件大牌的艺术作品,而是一件件充满创意和艺术概念的装置。
弹个车的线下的“小说展”
例如,在 8 月底代理商 W 曾在上海举办一场全新的商业艺术展,他们联合 33 个国际国内品牌设置展台,将品牌形象进行艺术解读翻译后呈现在野岛展上 。商业艺术展成功举行之后,W 又在 10 月为汽车金融平台弹个车打造了一个线下的“小说展”。
这个“小说展”位于上海的一个室内停车场,暗色调的空间被分隔成了不同的小说章节。一篇篇关于青春、爱情、职场话题的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在玻璃橱窗内展示,旁边的区域则是用简单的物品布置成了故事里的某一场景。W 介绍道,他们希望通过这个“艺术展”向消费者传递了“换”的概念,重塑人们对于“换车”的认知。
与快闪店不同,品牌的“艺术展”不受于空间的限制,在内容形式也更强调品牌概念的原生表达,通过某一场景或某一装置的承载,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新的理解。如果说快闪店影响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结果,那么“艺术展”改变的则是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过程。
以弹个车的这场“小说展”为例,其实一篇篇小说故事并不是在直接传达“弹个车是个 XXX 的品牌”,而是说“换车跟换恋人、换工作一样,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艺术展像是绕了一个弯,向消费者抛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他的“艺术”就在于,用艺术的原生形式对品牌进行全新的诠释。
小米的电血袋
小米联合今日美术馆,邀请全球30位顶尖艺术家创作,整个参观过程有些创意让人脑洞大开,很有意思。活动后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问我哪一个作品让你印象深刻?我不假思索的说:“电血袋!”
这样一个发人深省、令人惊艳的艺术作品,不论是放在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还是自己带一个“移动充电血袋”外出,眼球效应可想而知。
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这个“电血袋”不正是在做这样的诠释吗?
在2016年小米推出MIX就与法国著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合作,后来小米也推出了一个“小米艺术代言人”的活动,当然这是一场关于米开朗琪罗的展览,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小米从手机到“艺术代言人”,再到如今与今日美术馆推出深入的融合性科技艺术展览,这样的跨界值得借鉴。
就这个问题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表示,小米在做品牌跨界合作时,酷和好玩是最重要的,小米会把这个事情当作一个基因来做,这种艺术合作需要长期做,不能够有太强的功利心,是一个慢慢放水去养鱼的过程。简单的做一两个,想靠简单的合作了一两个艺术展就获得品牌爆发,不太可能。大家看小米的产品,通常会先想到性价比,其实前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品性——高品质,以后,艺术的调性,会成为产品的基因,也会是我们的品牌战略!本身我们有很强的工程师文化,以及设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