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这几年,互联网公司越来越热衷于在线下开设门店或者举办主题活动。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更是频繁在线下露面,不仅开设无人便利店,还创立生鲜品牌盒马鲜生。不仅如此,互联网品牌也将自己的线上优势渗透到线下,唱吧与麦颂合作,为日渐衰落的KTV行业引流。而墨迹天气拥有的天气大数据帮助许多实体企业提升了生产效率,知乎更是在几年连续举办线下活动,引来各方猜测。互联网企业纷纷露面街边,成为新经济环境下的常态。
线上流量已经成为红海
有人认为这是互联网红利正在消失的体现。的确,互联网已成一片红海,线上流量已基本挖掘到极致,线上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从电商渠道来看,目前电商平台通过整合竞争已呈巨头割据的局面,互联网品牌对平台依赖度越来越高,成本上升明显。
人口红利的浪潮已经逐步褪去,一些在市场机遇期中迅速发展的企业们,也开始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
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消退,加之流量巨头垄断后的疯狂收割,企业的获客成本越来越贵。从最初的几元钱,慢慢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站在十字路口的互联网企业们,仿佛正置身于竞争激烈的残酷“红海”,并慢慢陷入了获客成本飙升的怪圈。
另一方面,存量市场中,大量高频的资源已被充分挖掘,不挣钱反而倒贴钱的公司比比皆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跟不上估值,随之而来的是资本开始变冷,从追求用户存量到考核盈利能力,资本市场的估值模型也正在逐步转变。
近两年,很多互联网企业扑向线下,像阿里巴巴、小米等大公司以及阿芙精油等互联网品牌都在线下开设自己的门店,品牌推广扩展也深入到线下传统媒体,希望加大更多人群的覆盖,捕获更多线下用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转化率。
线下的用户体验还没完全满足
浪潮过后,大环境开始倒逼行业发展,互联网企业逐渐从集体狂欢到回归理性,各路玩家变得更加冷静与务实。面对压力,决策者们的工作重心开始从追求用户数量的增长,过渡到追求流量变现的能力提升,他们希望用户能够“活起来”,进而证明自身的商业价值。
唱吧App在2014年就与麦颂联手创立全新形态的互联网KTV实体连锁品牌唱吧麦颂KTV,唱吧麦颂强调消费者唱歌聚会和互动社交的核心体验。其中,唱吧的线上流量成为唱吧麦颂KTV与生俱来的直接客户来源。唱吧麦颂KTV分店则依托唱吧平台品牌和粉丝资源优势,通过平台宣传、线上预定、聚会组织等形式,吸引线上用户到店消费,营造线上线下共生的音乐社交圈。
而天气类平台墨迹天气则也通过自己在大数据方面的积累,加上在领域内的技术和经验,同生活服务厂商合作,开展O2O服务,为用户提供实时生活服务体验。墨迹天气曾携手雪碧、麦当劳开展“墨迹天气35℃计划”,上线全国2448家适用门店,吸引超过1000万用户参与,帮助用户在炎炎烈日下获得凉爽体验。
两年前,马云在战略投资苏宁的发布会上就表示,互联网公司的机会未来30年一定在线下,如果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不进入到线下,不和线下结合,不和线下融合,是不会有未来的。阿里的无人便利店陆续开业,京东等互联网品牌也纷纷入局,将自己在零售方面的经验布局线下门店。通过新零售等概念的洗礼,以及从互联网时代的洗牌特点和无人店的优势来看,无人店似乎很有可能会成为零售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缩短用户距离,提升品牌
除此之外,互联网企业下沉到线下对品牌的一次提升,相比虚拟经济,看得见摸得着的品牌能获得更高的可信度。
以知乎为例,已经不止一次在线下举办各种知识分享活动。知乎当下的品牌策略,正是要用场景化的方式,实现对于知识的重新定义。通过一系列创意营销活动,让知识得以跨界、生动、流行起来。今年九月份,知乎与饿了么、必胜客、口碑等诸多品牌联手,将“吃”有关的知识做场景化的内容输出,力求让“专业”的知识变得“有趣”,让“有趣”的话题展现“多元”。在帮助用户“发现更大的美食世界”的同时,也将自身“专业、有趣、多元”的知识平台形象植入人心,以实现“知识连接一切”的品牌使命。而十一月初又在北京三里屯举办“不知道”诊所,联合各行业品牌线下坐诊,专治网友的各种“不知道”。
拉拢新生代用户
“95后”,已经被营销专家和品牌商视为最有潜力的新消费群。在一份对15600位13岁到21岁的青少年进行的全球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大部分时间选择到线下购物,31%则表示“有时候会去”。线上购物在美国年轻人当中显得不那么流行,22%的人表示经常用浏览器购物,13%的人表示经常用App购物。
从新一代消费群体的行为特征和期望中,品牌需要聚焦特定消费者,以他们的生活方式为线索,以新零售为思路,未来实现场景集合、品牌/品类集合、功能集合的实体店将会是大热。
互联网公司从来就不遵循守旧,相比很多企业被迫变革,互联网品牌主动求生的欲望更加强烈。再说,互联网企业并不代表只能在线上发展,O2O的经营模式一直奏效,甚至通过品牌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在线下开设子品牌也是品牌资产的合理利用。
另外,全渠道的营销不仅能扩展业务范围,还能给消费者带来互联网品牌在线上养成的极致体验。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