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投学院\东升优投创业营 Lesson 9 杨九功 品牌运营及社会化营销

杨九功导师简介:和君集团业务合伙人,9年品牌营销,社群营销专家。曾任:北京88众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曾任:北京高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合伙人 ,北京三人行培训公司,总经理,首席团队建设导师,行业内丰富的运营经验及培训经验,多家企业的终身营销顾问,畅销书《风口》作者,50万册。

今天的我们主要讲一下如何做好品牌运营和社会化营销,在进入主题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享几个案例:佬乡翁,以烤红薯为主业,在各大shopping mall 直营开店,目标客户以18到30岁的女生为主。发展初期,佬乡翁在西安市有6家实体店,单店单日销售额800-1500元,融资完成了天使轮百万量级;后来佬乡翁启动了社群,构架了薯小美社群,启动薯小美社群运营,由四位联合创始人共同维护;同时启动薯小美身份识别及认证,启动进行病毒传播,开始社群裂变;基于人群进行新产品测试和投放,实现商业成功,开店数量达到18家,启动成都,北京等市场,资本市场目前估值2亿,进入B轮投资。

启发

分析佬乡翁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1、消费在升级,快消品在品牌和营销上要调整的更加切合客户的喜好;2、让消费者成为你的忠实粉丝是最大的成功;3、社群型的企业产品开发和其它企业开发是有一些区别的。

大工业时代营销逻辑发生不可逆转变,在大工业时代,企业的竞争力由单点竞争变为供应链竞争,企业必须高度占据零售终端,需要借助定位理念,在消费者的认知中确定品类认知和概念化认知,然后借助大传播理念和大传播方式形成有效的消费者注意力和认知力。大力发展经销商体系,为了最终能够看的着消费者,会有中间多层次经销商。说法是以顾客为中心,但并不能有效的发生关系,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的概念被打破,不以顾客为中心的做法会遭到遗弃。

新时代营销竞争和商业竞争的变化

? 新形势1:技术壁垒不高产品高度同质化(都说有特色,其它替代品千千万)

? 新形势2:竞争(多卖一我品,就少卖一竞品)畅销品秒变红海;

? 新形势3:价格高点就卖不动-消费趋理性“高价=高端”成本上升;

? 新形势4:主消费力年轻化(80/90/00后,增65%,总53%)不再买老品牌,消费断层;

? 新形势5:传统媒体广告效果越来越差(亿万广告0销售)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打造品牌无力;

? 新形势6:电商流量费用激增,销售效果极其不理想;最终沦为给阿里巴巴打工;

? 新形势7:毛利思维在互联网时代深入人心,企业没有忠诚客户就没有利润,没有未来;

进入社群营销时代的唯一出路是,快速拥抱消费者,快速拥抱时代的变化。

如何认识社群营销的产品小闭环,主要体现在聚集同好,用户因为好的产品 / 内容 / 工具而聚合,通过社群来沉淀,因为参与式的互动,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形成社群而留存,最后有了深度联结的用户,定制化 C2B,用交易来满足需求。内容是媒体属性,用来做流量的入口;社群是关系属性,用来沉淀流量;商业是交易属性,用来变现流量价值。

社群品牌需要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品牌名称要互联网化; 品牌精神,必须体现,情感强需; 产品要拳头化,极致化;客户以理解为原点,找好入口;传播应做到多级传播。品牌命名在洞察的情况下关键要好记,同时具有传播性强,识别度高,比如说酷—苹果;极致—小米;认真—锤子;维珍航空—反叛。

原点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与用户和粉丝互动的精神根源,是用户购买的深层次的非显性理由,是用户对外宣传的核心语言,调性是对外的性格,精神是对内的性格。拳头产品,企业价值创造的致高点,根据STP战略,找出最早,最强的可以产生尖叫效应的产品。是企业品牌下系列产品的“火车头”。拳头产品背后的理论是定位理论,在大部分情况下,客户是先从你的产品(人)开始,然后决定你的品牌是否值得交往;有时候产品=品牌 。超预期,可感知,强记忆,相亲时你永远没有机会第二次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做品牌的时候也是。

林登约翰逊是美国36任总统,1964年参加总统竞选,其中一个态度是严格控制核能,不能推广核能;竞选对手的观点是开发核能,让核能价值最大化;一位叫施瓦茨担任约翰逊的顾问,设计了一个20s广告: 一个小女孩,满脸雀斑,天真无邪。正在低着头数着花瓣,纯洁无暇的眼神里全是幸福,一声巨响,镜头一转,一颗核弹爆炸了,蘑菇云冲天而起。。 镜头再一次拉回到小女孩的脸上,笑容没有了,取而代之的事一脸的惊恐……最后一行字:11月3日 选举林登 约翰逊。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传播的精髓以结果为导向的思考和传播,着眼于如何让对方采取你想要的行动,然后利用他的思维定势来传播。你要让客户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强行灌输给他。

社群营销的运营五步法

第一步找同好,它决定了社群的成立。社群的初建立可以基于不同的点,比如说基于某一产品:如小米手机、锤子手机… ,基于某一行为: 如运动、旅友、读书… ,基于某一标签: 如90后、独身族…,基于某一空间: 如某小区、某地区,基于某一情感: 如老乡、同学、同事…,基于某一类三观: 如有趣好玩的罗友…。

第二步定结构,组织同好成员加入社群。最初的成员就是社群的基础流量,也是社群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有了基础人员之后,就需要建立一个平台供其进行交流,如微信群。一个群的维持需要秩序,所以群就需要有人管理者和不断更新群规,有了元老成员之后,群内人员就会越来越多,进群就需要筛选规则来建立门槛。

第三步产输出,输出决定了社群的价值。群在建立之初都有一定的活跃度,但如不能经常提供有效的价值输出,群的活跃度就会降低,用户可能推出群或者成为群僵尸,造成群的死亡。 所以输出是需要持续的,而且要让全员参与进来,全面开花,群的活跃度才能有保障。

第四步巧运营,运营决定了社群的寿命。仪式感,比如加入要通过申请、入群要接受群规、行为要接受奖惩等,以此保证社群规范;参与感,比如通过有组织的讨论、分享等,以此保证群内有话说、有事做、有收获的社群质量;组织感,比如通过对某主题事物的分工、协作、执行等,以此保证社群战斗力;归属感,比如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助、活动等、以此保证社群凝聚力。

第五步能复制,复制决定了社群的规模。由于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那么社群过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在做决定之前,需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是否已经构建好自组织?是否已经组建了核心群?是否已经形成了亚文化?

最后总结一下,社群营销的5步法是找同好、定结构、产输出、巧运营、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