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在当前所处的21世纪,拥有教育机构品牌的并不是学校营销者自身,相反地,教育机构品牌最终是通过学习者的眼睛来定义的。在体验某个教育机构品牌时,我们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个教育机构品牌,并且形成与教育机构品牌的私人联系。类似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机构品牌也能形成自身的个性。因此,即使学校营销者们总是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机构品牌具有差异性,他们同时也需要就自身教育体系与客户的体验性关系进行管理。
教育机构品牌个性化
斯坦福大学的市场营销学教授珍妮弗?阿克尔通过研究发现,品牌的个性能够通过一些基本的文化特点来展现。例如,在美国,品牌的个性特点是纯真(可口可乐、天美时、贺曼)、 刺激(维珍、苹果、音乐电视网)、可靠(通用、IBM、CNN)、 教养(梅赛德斯-奔驰、蒂芙尼、香奈儿)、强壮(万宝路、李维斯、耐克)。在日本,品牌个性中的强壮将会被平和所取代。 在西班牙,除了强壮将被平和的个性特点所取替,热情也将取代可靠的个性。在中国,喜悦将取代强壮,传统将取代纯真,此外,还会萌生时髦这个新个性。
教育机构品牌个性,就像人的个性一样,通过其个性树立起自身的教育机构品牌形象、建立预期,学习者通过与预期的对比来衡量教育机构品牌的表现。就好比你有个朋友,非常爱迟到,但是有一次约会,她提前到了,这会让你感到很高兴。教育机构品牌的表现也正是通过其已经建立的预期而为学习者所检验。
当学习者将这些人类语言跟教育机构品牌联系在一起,则说明他们与这些教育机构品牌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学校营销者们需要监测学习者对教育机构品牌的整个体验过程,从入学决策的做出到教育体系被使用、被体验,甚至是被废弃的整个流程。学习者对于教育机构品牌的体验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对于教育机构品牌的评价,也是在理性的基础上,融合了情感的因素。
所有的教育机构品牌都能为学习者提供某种体验,但并非所有的体验都让人感到愉悦。如果教育机构品牌能够对其用户体验进行持续管理、不断创新,能与学习者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其整体的教育机构品牌定位增值。
情感、行为和社会因素
对于学校营销者来说,实施体验型的教育机构品牌定位策略需要考虑学习者的情感反应、行为反应和社会反应等多种因素。为什么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呢?因为教育机构品牌体验与学习者是相互影响的,是与学习者共同创造的。最终,教育机构品牌的定位不仅仅取决于学校营销者提供的信息、广告,或者网络推广策略,也取决于学习者在学习中对于该教育机构品牌的体验。
因此,对于任何教育机构品牌来说,不仅需要传递教育机构品牌价值,同时也需要将教育机构品牌弱点最小化。学校营销者们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体验, 对于任何负面的看法都要特别注意,即使有些不好的体验是因为学习者对教育体系学习不当而造成的。体验性教育机构品牌定位将学习者带上了一段旅程,在这个旅途中,需要对每一个阶段进行管理。多种体验、多种记忆形成了学习者与教育机构品牌的联系。
现如今,大的教育品牌,它们需要传递的不仅仅是关于教育体系的体验,还需要对文化以及社会责任进行传承。以新东方和好未来为例,如果新东方、好未来存在违法用工行为或者应该退的费用却不退的行为,教育机构品牌的价值则会受到损害,因为当下的学习者希望教育机构品牌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因此,在21世纪,要想成为强势教育机构品牌,就不能仅仅关注所招生的教育体系或者提供的服务为学习者带来的使用价值,还应该将视角放到教育体系的使用价值之外,对教育机构品牌的管理需要延伸到学习者与教育机构品牌能够有所接触的任何一点。对教育机构品牌的管理应该结合体验场景、文化环境和社会群体来综合考虑。教育机构品牌的定位需要能够与学习者产生共鸣,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与学习者的生活方式相关,处于全国性竞争的市场环境里,想做到上述几点,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要想实施体验性的教育机构品牌定位策略,则要对学习者与教育机构品牌之间存在的多感知性、情感联系和社会责任关系进行持续管理。通过实施整体性的教育机构品牌体验策略,可以塑造坚实的教育机构品牌,并建立起强有力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