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关如何去维护媒体关系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网络媒体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和面积呈几何趋势的上涨,企业和社会名流一旦有负面消息爆出,会在短短几小时内使社会形象一落千丈,网络公关危机事件层出不穷让大家都意识到了声誉管理、网络公关危机处理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一位优秀的公关从业人员是如何维护好复杂的媒体关系的,如果有一张强大的关系网和不错的人脉资源,会使公关人员做起事来更加从容和得心应手,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知名网络公关智库公司——沃涛咨询,来看看公关人员去维护媒体关系要注意的有哪几点。

一、尊重专业

写稿是媒体的专业,对于选题、陈述都有自己的判断,资深媒体人还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在媒体出稿前“指手画脚”,不仅不是什么聪明做法,更是“禁区”。

公关可以在媒体写稿前提供一份通稿和包括企业以及产品的介绍资料,给媒体做参考文件。这个环节请不要偷懒,尽可能做到位,可以避免很多“马后炮”。如果有特殊情况或者敏感的部分,也要尽量在事前委婉地“打招呼”。

撰写完成后,每家媒体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与公关部的关系,决定给不给你看一下待会要发的稿件。如果媒体没有说要给你看,而你自己又想看稿,那就需要更谨慎处理,不轻易改动。你想想,稿子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凭什么让你改来改去。

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在向媒体要稿之前先说明:”我们只是看一下有没有错误的地方,其他不会改。”然后,做到!如果你先说不改,结果给回去的稿件改了个面目全非,媒体也是有处理办法的。那就是:照着原稿发。总之,准备好让媒体改你写好的,不要随便改媒体写的。

二、只说真话

沃涛咨询特别强调公关部是一个不能说谎的部门。在与媒体沟通前,要先琢磨媒体采访的目的和主题,正面的当然积极响应,负面的、有损公司形象以及涉及商业机密的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要说或者说的确不方便说。一旦开口,就得保证自己说的都是真的,而且是可以曝光在媒体与公众面前的那种真。

虽然对于报道事实进行核查是媒体的职责,但在实际操作中,媒体很难做到信息审核上完全精准,特别是在熟悉的企业提供一些参考数据之后,容易忽略进行调查和斟酌,但是这些信息一旦“失真”,就会让媒体报道“失实”,成为虚假报道。这事在媒体绝对是最严重的事情之一,会给媒体、编辑、记者带来一连串的麻烦。千万不要给媒体挖这种坑,有过一次这种事情,不仅前面累积的关系全毁,被媒体拉入“拒往来名单”,之后如果企业出了什么负面或者危机,补刀最快最狠的一定是以前被你坑过的媒体。

三、定向喂料

不要想着搞定通稿就是搞定一切。对于大型发布会或者事件,根据所处行业配置专业媒体、财经媒体、科技媒体、创业媒体等都是基本工作,每个大块媒体应该准备相应的基础稿件,让媒体有话题、有料,给他们想要的才是成功的公关。

另外,给媒体的内容也不要过硬,还是那句话,这是媒体沟通,不是卖广告。在传达企业诉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可读性,不能一味“逼”媒体,要有妥协,保持持续合作才能有持续效果,当媒体信任你之后,可以提供一些与通稿不同的角度、观点,使得整体传播更加丰富而有层次。

但是,千万不要为了给媒体创造特殊性,随便就说“独家采访”,真的是要能够安排得来再做承诺。“狼来了”的故事,在媒体那里只要发生一次后面就都不管用了。

四、不要挑事

媒体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明摆着的,所以应当尽量避免在公开情况下的厚此薄彼。部门内部对于媒体关系可以有轻重缓急的划分,决定哪些是重点维护的,哪些次之,但是请在他们共同出现场合时一视同仁。

另外,不管你们在部门内部是怎么吐槽媒体的,永远不要在一家媒体面前评价另外一家媒体。公关对于媒体的“区别对待”,应该体现在利用不同媒体的不同性质,为传播安排更顺畅的途径。平时少“搬话”,多了解每个媒体的侧重点,把时间花在研究哪家擅长短平快新闻,哪家擅长深度剖析,哪家适合给领导做专访,哪家的评测最地道。

企业和媒体不存在竞争,不要给自己找事儿。

五、要懂行情

不要一上来就问“发稿多少钱”,以门户网站为例,要是事件本身比较小,又没有什么新闻性的话,基本都不用去问,肯定发不了。媒体群里经常会有人吐槽那些新人,加完媒体的微信,第一句话就是“软文多少钱一篇?”这种问法,稍微资深一些的媒体人根本不会搭理你的,这毕竟不是买卖。

媒体发稿确实有一些“隐性价格”,但是价格不是影响发稿的第一要素。但是,比一上来就谈钱更让媒体反感的是你还要跟她讲价,当你选择某个媒体合作,就说明对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度都是认可的。对于比较有经验的公关从业者,都是事前知道“行价”的,不要在选题角度都聊好,媒体答应给你出刊机会之后,再试图去砍价,否则真的不能保证发出来的文章会是什么样子。

六、重视执行

媒体维护不要只做高层维护,不注重记者,要知道,写稿子的人可都是记者,媒体高层很多时候都不会管那么细的东西,维护高层,通常时候只有在面对重大危机公关或者广告投放时能用到。有的公关喜欢说认识多少多少主编,分分钟就能去打招呼。首先,其实日常在干活儿的都是编辑、记者,他们更了解企业和企业诉求,招呼打到主编她一样是要安排相应条线的人跟进,所以,与对接的媒体人员打好交道依然重要,因为他们有直接的撰稿和制作权,不要因为有上层关系就有恃无恐。

一般情况下,你不可能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去动用媒体高层,但是记者很多时候的一些描写细节,一些些有意无意的倾向,很可能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效果或者造成很多的麻烦。建立起记者的关系圈,并且能够影响到他们至关重要。

其次,直接走上层关系,万一老大都拒绝了,下面的人即使觉得再好也不方便跟你合作。但反过来就不一样了,如果你先找直接对口记者,有问题的话再一层一层往上找,就算前面被拒绝了,后面还有可能得到肯定答复,这样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多。

与媒体打交道,最后的综合评分应该就是“好感度”。媒体在企业进行第一次接触之后,就对企业有了一个主观的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媒体报道的内容以及质量,并且延续到后来的每一次报道

看了在与媒体人维护关系时需要注意的六点后,沃涛咨询给你支招:如何与媒体人打好交道?

和媒体人接触跟和VC接触一样,媒体属性不同,规模不同,不能定量分析。我们要从媒体人的角度,从媒体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从媒体人的角度

一切以公平价值为依归。把媒体人作为自己的客户,首先确定自己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有公关需求时,找到“核心的用户”媒体。

媒体人有年龄资历差别,媒体联系时要找对人,确定他们事业可持续性。10年左右的媒体人(垂直与科技领域的大多都去做公关了)这类人可以直接交代问题,5~8年的媒体人要简单介绍公司,入行2~3年的媒体人需要做许多功课,而且年轻媒体人会有傲娇心态。

B、从媒体角度

需要公关活动时,要清楚什么样的媒体对自己有好处,找对媒体。

媒体差别:每个阶段的媒体人都很重要,每层3个左右。这3个核心媒体的报道会让很多媒体跟踪报道。

对于B2C的创业团队,在初期时CEO应直接和媒体人打交道,媒体人和创业团队是平等的,相互帮忙,提高调性和逼格。

学会搭顺风车,为自己产品或公司设置参照物和对比,可以帮助突出自身特点,帮助用户识别记忆,尽量避免以BAT为参照物,可以尝试选择以下站队:

(1)中型企业:类似去哪、携程;(2)新兴公司:已经有一些的可识别度; (3)已经被公众认识为传统行业的的公司。

与媒体人沟通

(1)在与媒体人沟通中,最好提前把相关信息进行传递,尽量避免在出稿后再提过多要求,对于创始人背景、相关资料最好在沟通中就有意识的传递一下。

(2)尽力争取看稿子的机会,如不方便可通过降低要求等方式尽力争取管住嘴巴、控制欲望。

(1)确定两三家重点的联系媒体,保持好沟通关系,对于独家新闻未发布之前最好控制扩散;对于数字、重点信息要想好是否应该纰漏。

(2)尽量避免直接对个人或其他产品进行言论批评。

(3)参加公众活动等要慎重,考虑活动的直接用户是否和自己相关,不要在不属于自己的地盘里太火,不然死的蛮惨。

C、从人性角度——做好关系的前提是学会做人

对待媒体人诚恳和纯粹好过奢华和浮夸,保持良好的沟通频率,对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行业可以多给媒体人提供相关信息。不在很紧急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强行或直接要求媒体做事,尽量避免使用其他手段,尊重媒体人。

最后强调一点:“不作恶”是做公关的基础

不要尝试去恶意抹黑竞争对手,因为所有的公关事件都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如果是刻意的编造,最后只能是被对手所利用,最终实现华丽反击,而自己只能打自己的脸。

要想做好公关工作,除了日常的工作,还得维护好和媒体的关系,媒体关系也是公关人员的人脉和能力体现的一部分,互联网时代,网络危机公关、舆论危机、声誉危机、层出不穷,口碑管理、声誉管理、口碑营销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北京沃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新媒体形势下声誉管理和数字营销服务的顾问机构,也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系统综合服务提供商,专注提供优质产业资讯与深度思考,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沃涛咨询,或登录官方网站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注:文章部分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作为国内知名智业机构,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交流相关事宜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