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网民中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6.24亿,较2014年底增长了3632万,占网民总体的90.7%,在网络应用中位居第一。毋庸置疑,中国目前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关于趋势,正如华南理工大学段淳林教授所说,人们总是高估短期(2到3年)的影响,但往往低估5年后或更长期出现的新趋势对社会、媒体、文化甚至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智能硬件及移动APP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变革,引发了新一轮的发展趋势。
新趋势一:信息成为新的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形成信息流。
截至2014年4月份,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据IDC数据显示,IPhone在2015年出货量增至2.26亿部,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14.3亿部,移动终端的普及带动了整个移动互联产业链的发展,其中包括智能硬件、软件、云、大数据等等。据了解,亚洲是移动互联网最活跃的地区,净使用率约为18%。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例占个人信息量的81%,超过50%的手机端用户都会用到浏览器阅读相关内容;而在中国,腾讯公司的QQ和微信用户更是不容小觑,其中光微信月活跃用户就达5.4亿,覆盖国家达200多个。移动互联网不仅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广泛分享,而且也使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新的生活必需品。
新趋势二:移动互联网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形成消费者的“移动生活形态”,成为生活流。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0794.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6547亿元人民币。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企业进一步加速并逐步抢占智能终端市场。
我们每天的生活很好的应证了这一点,如今我们只要手握移动终端,包括购物、营销、搜索、游戏、阅读等都可以“一键搞定”,并且服务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便捷化,另外移动互联还可随时分享、随地连接,极大地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加之目前传统企业都意识到这点,积极向互联网靠拢,布局互联网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之后的移动互联市场将会更大、体制更健全、功能更完善、服务更精准。
移动互联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将个人的空余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各种支付APP、社交APP让人们在互联网中沟通畅通、消息传播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移动终端使得消费者的娱乐生活更加便捷,移动互联网和丰富的移动应用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络,并通过娱乐化游戏化的方式,将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统一起来,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网络娱乐自己、娱乐大众。不可否认,移动互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交方式、关系网络,随着移动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全面渗透,移动互联网将被应用到消费者现实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从而进入一个真正的全民“移动生活形态”的时代。
新趋势三:数字化与智能化媒体“新概念”,消解了媒体间的边界,形成媒体流。
中科院2013年报告中提到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及领域,智能化+已经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并逐渐成为当今文化形态的中心,呈现出新一轮的文化生态,如iPad打破了传统纸媒与数字媒体的界限;LeTV打破了传统电视与网络电视的界限,形成四屏互动、多屏合一的新的媒体流。
数字化与智能化媒体“新概念”如AR、APP、O2O、LBS等,使普通大众通过智能化媒体实现了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以在数字网络上发布信息的方式,提供与分享各类新闻事实形成了自媒体、消费者生成媒体(CGM)及包括个人自媒体、企业自媒体、组织机构自媒体等泛自媒体。“泛媒体化”使媒体的数量不断增多,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媒体类型,数字媒体的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也不断多样化。
新趋势四:基于大数据的云服务平台,构成社会发展的全新视角,形成数据流。
大数据分析可以从内容海量、类型多变的数据中快速抓取有价值信息,目前,大数据分析已然成为一种商业基础,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可以为企业创造丰厚利润。“大数据”同时为品牌传播活动带来了巨大结构性变革。从消费者洞察、创意到传播策略、效果评估的各个领域大数据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传统营销业。这些结构性的变革得益于大数据带来的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一方面数据统计与分析由关注随机样本数据逐渐走向关注整体数据,另一方面思维方式由局部走向整体,分析走向综合,大数据使得碎片化得以重聚并产生价值。
可以预见未来的大数据时代,品牌传播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获得精准的活动效果的评估,每一步都有精准的数据呈现,品牌主所有决策都会在精准数据支持下减少决策风险。因此,对企业而言,数据成为与企业技术、资金、品牌同等重要的资产,并以数据致胜,形成数据化决策。
新趋势五:互联网思维,无限协作与无边界聚合的外驱力发展。
大数据、云、智能硬件、AR、VR、3D打印等技术的背后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思维,包括碎片化思维、创新思维、非线性思维,实现碎片化的重聚等。
无边界聚合是突破行业与行业差异的联合体,实现了产品、业态、商业模式及用户体验的聚合。其提供的是跨行业、跨媒体、跨界经营的融合产品与服务,这种无边界的聚合所产生的能量成为各行业未来新的发展道路,它所爆发的能量是病毒式、裂变式的。无边界聚合被称之为“一场极度聚合的革命”。互联网思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思维,使碎片化走向重聚,其实任何人最不能忽视的是来自行业外的聚合力。
互联网思维重点在于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媒体思维、平台思维、创新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等等。其最终目的是尽可能抓住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打破行业边界、汲取他人经验、提高宣传能力、提升创新效率,加强品牌管理、形成数据决策、建立生态系统、实现共赢局面。
发稿网软文代写、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报纸广告、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