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spa全球总部办公室
【本文来自钛媒体特色栏目「快公司」,项目由钛媒体TMTBASE数据库推荐】
在大众注意力最集中的移动端,APP开发和经营者最看重自然是App带来的流量,毕竟流量与广告投入、开发者变现以及公司变现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掌握着广告分发的互联网广告平台就成为了这些有“大数据量变现”需求公司的座上客,其中不乏人尽皆知的Google,也有靠着infeed原生广告大热的Facebook。
在移动广告分发这条生态上,有大量中小公司在享受着广告需求的红利,钛媒体和一家同样主打infeed原生广告的创业公司Glispa聊了聊,他们如何理解移动广告的投放逻辑?靠什么来抓住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
不一样的付费模式
Glispa成立于2008年,一直致力于移动应用推广业务。业务延伸至中国、美国、以色列、巴西、新加坡等全世界各个地区。2012年这家公司的业务来到中国,是中国最早一批外资移动网络平台。最初,公司的重点是帮助中国的广告主将产品推广到海外,去年开始发力本土投放业务,而移动游戏广告又在其中占据了60%左右的规模。
“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帮助中国的一些广告主,特别是游戏的广告主‘出海’。大概在一两年前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广告主在国内的业务,”Glispa大中华区总经理曾晨介绍道。
“要说我们的优势和机会,那就是Glispa是一个以效果为导向的一个广告平台。所以我们更多地是做一些类似于应用下载类的广告,而且我们的广告主是按照激活(CPE,ClickperEngagement)来计费的。而在此之前市面上大多数广告平台还是按照CPC或者CPM来计费的。”
过去,Glispa的主要客户是游戏厂商。用游戏来举例,CPE计费就是更关心游戏后续的注册、创建角色、付费次数等等这些事件。现在Glispa的客户已经扩展到了电商、直播,甚至是最近比较热门的共享单车。
当然,不同的广告主有不同的诉求,“比如摩拜单车就更侧重于宣传;而ofo可能更侧重于在用户获取方面的一些推广,因为它到了需要增长用户的阶段。”曾晨告诉钛媒体。基于不同的需求,在推广过程中,Glispa会针对用户人群做画像,不同的区域和职业人群所接受到的广告信息是不同的;同时,ofo也会对一些城市有偏好,目前Glispa定向投放了20多个城市,也会选择投放的时间段,比方说上下班高峰时间。
Glispa采取了不同的广告投放形式,包括Banner、信息流广告,再或者插屏、开屏等。
两年前,Glispa就建立了自己的数据管理平台,当时Glispa已经积累了几千万的用户,主要是他们在做效果类广告的时候积累的用户。在收购兼并了另一个产品聚合(SDK)平台Ampiri后,Glispa清空并重建了的数据管理平台,目前他们积累了大约5000万左右用户的流量。
原生广告和转化率
无论是广告主还是平台方,广告投放都追求精准度,这决定了转化率高低。
Glispa会针对人群做画像,这些画像都是基于过去的广告投放数据得出来的。比如,为一个游戏投放广告,有一类的媒体或者某些特定区域的投放效果会比较好一些,Glispa刚开始的时候会定向的去投放这些区域。
另外,用户画像可能只是一部分,广告投放比较困难的地方是,谁也没法去判断这个用户的行为。
作为一个潜在的用户,看到广告之后,最后点不点这个广告,这个是用户来决定的。所以在Glispa看来,“用户画像是一个方面,但并非完全决定实现转化的依据”,他们还会建议广告主“不停地尝试新的流量”。
微信朋友圈广告
除了精准投放之外,另一个提高广告转化率的方法就是“原生广告”。在移动平台上,具体特点在于其本身与App的无缝衔接。在早期有很多中国的开发者,他们需要投放很多广告,但不想在失去获得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去植入更多地广告,原生广告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原生广告它不是侵入式的,而是建立在不影响用户体验基础上的。
比较常见的原生广告如微信朋友圈里推广页面,它可能是图片,也可能是视频。这些原生广告除了可以出现在我们平常浏览的社交应用信息流里之外,还能出现在应用的启动页面。
“原生广告的颜色与风格都要与应用程序的配色和展现形式相一致,它可以在任何场景下被触发,却不影响应用的使用体验。比如机票搜索引擎,在搜索前,或者在搜索结果页都可以出现相应的广告。”Glispa媒体运营副总裁RobertWildner告诉钛媒体记者。
Glispa媒体运营副总裁RobertWildner
更有效的帮助开发者
除了品牌推广之外,Glispa的另一项主要业务是帮助开发者变现。而这部分开发者,他们的广告形式是以原生广告和视频广告为主,目前Glispa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AdX,对接了全球70个DSP(Demand-SidePlatform)还有另一个就是Ampiri,是一个聚合广告平台,它除了聚合Facebook,AdMob等,还支持一些像游戏类比如Xbox平台、视频类平台等。
不同广告平台,其表现都不会一直稳定。如果开发者想要追求稳定的变现,或者增加变现,他们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之间切换。而很多开发者使用聚合或者SSP工具时,更多地是通过人工手动地去优化,“比如看一下昨天的数据,然后调整一下优先级”,但在Glispa看来,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开发者只有能力管理2~3个平台。
Google旗下的AdMob其实在几年前已经做这方面的工作了,也是在市场上做的比较好的平台,但他们的劣势在于它需要很多人工的参与。最近一两年facebook的管理平台开始发展起来,效果也很好,但它却不允许有任何人工的干预。
GoogleAdMobBanner
Glispa的Ampiri最大优势就是它的灵活性,可以帮助那些中型的这种开发者,不用更多地去关注怎么样去调优化,怎么样变现这块,而是花更多地精力在它产品怎么研发上,开发自己的产品。比如一个中型的开发者有五十个人,那么过去可能有三到四个人专门去做这方面的优化。Ampiri方案默认是自动调节的,不过,如果开发者跟某个合作商有单独的合作关系,开发者可以人工地干预它,把它的优先级提前。
“我们建议开发者尽可能地去跟一些SSP(Sell-SidePlatform)或者聚合平台合作,而不是把所有的流量都压在一个平台上面。”当钛媒体记者问到给开发者建议之时,曾晨如此回答道,“不同的广告在不同的展示位,甚至国家的表现都不一样,这需要时间和精力去优化。”
开发者确实需要有效的工具去同时管理更多的广告平台,以及实现广告位的分区域优化。在这一点上,Glispa的优势在于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适合的广告来源”。
吃中国“大蛋糕”,难度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Glispa在进入中国的几年中,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行业数据。对于这样一家瞄准跨国市场的创业公司,中国市场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Glispa表示,随着亚太地区移动市场的发展,未来会将发展的重心挪到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一方面是中国的手机用户在不断地增长,另一方面曾晨表示,中国的广告主也在往东南亚方向“出海”,其实也提供了的契机。
如今的东南亚市场,其实在复制曾经的中国市场——大量的人口红利、经济发展有了充分的变现需求。
毫无疑问,中国是除了美国外,全球中另外的一块“大蛋糕”。中国市场的机会特别多,但是,开发这一市场的难度却不小,因为中国广告主对于质量和数据的敏感度要远超过海外其他市场;此外,迭代也特别的快,“可能去年上半年的时候还是跨境电商特别热门,后来变成美团、糯米,再后来变成了比如直播,映客、花椒,再到现在的共享单车。”曾晨说。
中国市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上一轮游戏推广的红火期教育出来的;而对于Glispa而言,从游戏跳到电商,就是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行业,他们的挑战在于,未来还要花大量时间去调整和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唐植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