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好久没写行业文章,生怕你们忘记我是干啥的了。
岁末年初,要么盘点,要么预测,总要干点啥。为防喷子显灵,预先把文末slogan提到前头来:爱看看,不看滚,别耽误老子飞升。
公关和广告,传统和social之间的差别将更加模糊
近百年来,出于商业考量,我们一直试图用泰罗制来规范创意产业。
我们把所有的作业流程细分,分割成不同工段,在每个工段上制订严格的KPI,用流水线来提升工作效率,把每个人都变成整个传播大机器上的单个环节。然后,我们以为这就叫专业了。
而真正的专业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
在今天,过于碎片化的机构设置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成为了问题本身。一个稍有规模的企业,它至少需要面对一家品牌供应商,两三家公关供应商,和几家能随时约来比稿的social供应商。
企业内部也分几坨人来分头管理,各领一笔预算,彼此之间互不通气,猪朝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道理,相互看着都觉得对方才是傻逼。
而事实上,传播永远不过是将一个定位,一个战略,一个品牌故事,一个big idea在不同时段,于不同媒介形式上的以不同的创意方式呈现出来而已。
奥美的BeOne就是基于这一思路之下的产物,虽然预计执行起来很困难,但经没写错。今天,大家都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待这一切问题。
在行业外,埃森哲收购WPP的传言也绝非空穴来风。稍有规模的行业公司都在琢磨着重组产业链条,整合上下游产业,形成微笑曲线。黄奇帆主政重庆时提出的产业思路现在正在传播及相关联行业里被一一实现。
收购只是手段,背后隐藏着的意图才是需要被重视的。
下一个13亿人的大市场眼看很难出现了,蛋糕也就这么点大了,该抢的已经抢完了,下一波要去抢做面粉的种麦子的了,所有的生意可能都在我这一个篮子里头来完成好了。
从业人员专业职能之间的区分将更加模糊
过去,社会分工把人变成零件,专业技能日趋精细化。你文案写得好,设计做得棒,能拍照,会卖萌,都有可能在行业里头混口饭吃。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一专多能是基本需求,未来可能需要多专全能。
做个公号还需要运营、排版、文案、插画四个人吗?太奢侈了,用3个人的钱请1个人行不行?未来只会单一技能的选手,除非你在这个技能上能做到登峰造极让人跪拜的地步,否则,日子难过。现在都在讲斜杠人生,你需要努力寻求自己在工作中都更多可能性,才有可能避免悲剧。
一方面是甲方需求开始变得综合与多元,另一方面是乙方自身业务的拓展整合。创意行业里将更很快需要一大批能把这一切串联起来的,具备深层次思考能力和整合能力的全能型选手。
不见得样样都精通,但说到啥起码得立马知道是怎么回事,更得知道怎样利用现有的知识和资源去解决问题。
从作业模式看,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分工将更加模糊
近年来甲方孜孜不倦地从传播行业里挖人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双方在相同语境下对话,至少能达成对brief的基本共识。当然,这是蜜月期,接下来也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也差不多了。
看过《解放的姜戈》么,翻身掌握了权力的黑人管家欺压黑奴起来反而更起劲。对于今天的甲方来说,乙方你说的我都懂,你们的套路我都明白,但是我说的你们不见得懂。
你对于我们的市场、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人群、我们的竞争态势、我们需要承担的KPI永远都处在一个稀里糊涂的状态,因而你们的出品永远是在隔靴搔痒,永远让我觉得没有get到我的point啊。
和过去甲方下完brief就可以当甩手掌柜等着提案的状态不同,现在甲方越来越深度地参与到策划创作中来,并有更多意愿去掌握主导权。作为乙方,要么你能持续不断地给我惊喜,要么你就会沦为执行公司,吃下游的残羹冷炙。
在未来,in house和甲方自组团队将慢慢成为主流,反正现在广告公司的吸引力比起互联网公司差得多了去了。虽说996确实很辛苦,可股票、期权、上升通路哪一样都比传播行业来得要有诱惑力得多了。
在17年,我们看到BAT乃至网易这样的巨头在传播上都有还不错的表现。在今天,一个好的传播产出已不仅只是传播上的事了,它更应该来自于产品和品牌自身的力量而非传播本身。
所以它需要整合研发、产品、运营、市场、公关等内部多方资源的通力协作,这样的事,显然甲方自己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企业对于用户增长的需求将变得尖锐
可口可乐撤销了自1993年以来就有的CMO职位,改由CGO(首席增长官)代替,主管广告营销、商业客户及策略三大板块,主要职责是实现用户增长。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和资本红利相继褪色之后,如何实现用户增长,成为摆在所有企业面前最为严峻的问题。
当初各种红利在时,企业日子好过,市场或公关团队随便造造钱造了也就造了,现下可不成了。如果不能带来用户增长,那我花这钱是图啥?未来企业内部的花钱部门,慢慢将会接到史上最严苛的KPI,要么拉新增量,要么提频存量。
我钱就是砸水里,也得听个响不是?
当然,从可口可乐传回国内的企业,怎么着也还得有个一两年的时间缓冲,不急。但是趋势将在18年里逐渐显现。未来凡是可能跟用户有直接接触的部门,都将被捏合在一堆,便于信息互通,快速反应和修正。
罗胖跨年演讲说从流量思维转向超级用户思维,本质上也是希望通过对存量用户的运营寻找增量机会。
今天市场部的小朋友们还能气定神闲地跟你聊品牌,侃创意,说情怀,一撒手随随便便就投出去大几千万。要不了多久,就得一脑门子包地跟你哭诉麻痹今天也喊拉新,明天也喊拉新,冷了兄弟们的心啊。
传统企业对于销售的网络变现需求将更加尖锐
如果说互联网企业对于拉新有着天然诉求的话,那么传统企业对于销售,特别是对于销售的互联网化,在18年里将摆到一个突出的位置。
电商的发达,手机支付的便捷,物流系统的快速,使得传统的三级分销体系越来越举步维艰了。而电商品牌还纷纷在线下开店,挤占着传统企业原本就不多的市场份额。互联网+喊了这么多年,总归要落到实处了。
京东、天猫、小红书、唯品会、APP、微商城……要以战略的姿态,拿出10年20年前建立线下销售渠道的劲头来建立网络销售渠道,并做好运营维护。
至于怎么跟经销商伙伴交代,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是想被他们拖着几年后一起淹死呢,还是偷着现在先学会游泳再说,自个权衡呗。
当然,幸运的是尽管电商运营已存在这么多年,但这个行业却一直在低位运行,牛逼的人不想干,不牛逼的又冲不出来,以至于今天我们在电商平台上能看到的营销玩法还是相对原始的。
有空间,那就还有机会。
三个模糊,两个尖锐,今儿也算是干货满满了。
身处变革之中,自然不觉其厉,恐怕要很多年后回头看,才会惊呼:卧槽,当年简直是一声霹雳啊!
完
版权声明:
本文不负责安置你的肉体及灵魂,爱看看,不看滚,别打扰老子飞升。另本公号所有文章版权均归属徐微个人所有,要转载务必请带号,举不举报你看我心情。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